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红妆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21(1 / 2)

“大哥,我想和你在一起,我要保护你,你不能有事,你若是有事了,我们家就……”杨锦堂又哭了。

“胡说”,杨锦程训斥道,可是语气里却没有怒意,“我若是没有了,还有祖父,还有三叔父和六叔父。”

“不”,杨锦堂摇着脑袋,“祖父年纪大了,他也会像父亲和五叔父那样走的,三叔父和六叔父不喜欢我们,他们……”

“闭嘴,休得多言,以后这种话不许再提,你快些回去,父亲的灵柩还在府里,需要你做的事情太多了,去给父亲上支烟,然后就去睡吧,你还小,夜里不用你来守灵。”杨锦程说道。

杨锦堂吸溜着鼻涕,依依不舍地走了。

望着他纤细的背影,杨锦程叹了一口气。

他问身边的随从:“九少爷的那位西席是姓骆吧,什么出身?”

随从道:“骆先生中过举人,后来摔断了腿,走路有些跛,断了科举之路。他来府里之前,曾在白鹿书院教书十年,在北直隶小有名气。”

杨锦程点点头,对那随从道:“给九少爷挑两个聪明伶俐的书僮,挑好后带他们来见我。”

九弟什么时候变得这般会说话了,分明是那位骆先生教的,担心自己会因为他搬去祖母院子的事而苛责,便来先卖卖可怜。

不过,眼下护国公人才凋零,别说杨锦堂还是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弟弟,即使他只是养子,也要拉拢到自己身边来。

杨锦程想通了这些事,便不再耽搁,抬步进宫去了。

宫里,等待杨锦程的不仅是杨皇后,还有老护国公杨锋、吏部尚书毛元玖。

他们得知杨锦程活着回来时,全都放下心来。

尤其是杨皇后,高兴得眼泪都流下来了。

没有人比她更需要杨锦程了,她和小皇帝,都要让杨锦程来拿主意。

祖父虽然亲厚,可是有些事情上,祖父太过死板,反倒不如哥哥能够变通。

几人见面后,自是一番寒暄,但是很快便引入正题。

杨锦程神色凝重地对杨锋说道:“祖父,您有否想过让陛下提前登基呢?”

此话一出,屋里静了下来,落针可闻。

小皇帝的生母是毛贵妃,毛贵妃是吏部尚书毛元玖的女儿,同时她又是杨锋的外孙女,杨锦程的亲表妹。

屋子里的这几个人,上至皇后,下至杨锦程,全都是亲戚,而且还是至亲的亲戚。

提前登基这四个字,即使杨锦程没有提起,他们也全都想过。

但也只是想想而已。

杨锋叹了口气,道:“大行皇帝殡天时,陛下还……自是不能在热孝里登基,可按规矩,热孝里没有登基,那就只能在来年清明之后登基了,即使我们想让他提前登基,满朝文武和宗室们也不会善罢甘休,势必会引章据典,给陛下扣上一个不孝的名头。”

听到这里,杨锦程笑了,他道:“那么他们要依的是什么规矩呢。每朝至今为止也只有过两代君王,继位登基的只有大行皇帝一人,那些人口中的规矩又是从何而来,无论是太祖皇帝还是大行皇帝,可都没有制定过这种规矩。”

这是事实,大齐朝迄今为止,也只有过两位君王,并没有这些条条框框的规矩。

其实杨锦程能想到的,当初杨锋和杨敏,以及太皇太后便已经想过了。

以太皇太后和杨家的强势,加之杨皇后和毛贵妃两个女人搬出大行皇帝哭上一哭,想要让小皇帝提前登基并非不可能。

只是小皇帝来路不正,他们难免会做贼心虚,也会担心那些别有用心之人会趁机深挖,因此,既然那些朝臣们说要来年清明后正式登基,他们也没有反驳。

越是来历不明,就越要循规蹈矩。

可是现在,太皇太后刚死,杨锦程却提出来要让小皇帝提前登基了。

杨皇后是最赞成的,她看一眼吏部尚书毛元玖,幽幽地说道:“本宫觉得贵妃妹妹定然也是会赞成的。”

毛贵妃是小皇帝生母,她巴不得小皇帝一落地就登基了。

见杨锋依然不语,杨锦程看向毛元玖,道:“姑夫,那日在魁星楼,所谓的先帝显现,他颁下的那道圣旨只有您和安昌侯亲眼看到了,不知姑夫可能言之?”

其实不用逼问毛元玖,杨锦程也早就知道那道圣旨的内容了。

大行皇帝生称自己尚在人世,而龙椅上的小皇帝是假的,并非龙子凤孙。

第528章 议定

那天在魁星楼发生的事,整个京城,或者说大半个大齐都知道。

本应躺在煤青山寿皇殿的梓宫内等待明年入土为安的大行皇帝,突然显灵了。

其实大行皇帝不是第一次显灵了,但是之前那几次都是发生在煤青山,看到的也都是太监宫女或羽林军。虽然民间也有耳闻,但是毕竟是给压下去了,普通百姓没有亲眼看到,上面又刻意隐瞒,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可是这一次却是发生在京城的魁星楼,杨锦轩当众杀过人的魁星楼。

为此,民间花众金买消息的人不下少数。

偏偏那天李冠中大惊小怪,被围观的人听到了只言片语,于是这只言片语便用最快速度卖了出去。

天是无限辽阔的,地也是无限辽阔的,比天地更加无限了阔的便是人的想像力。

虽然亲眼看到那道圣诏的只有李冠中和毛元玖,可是京城里猜出圣诏内容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五十两一条买来的消息啊,若是只卖给五十个人那太亏了,少说也要卖给一百个人,这一百个人再进行传播,那便数不清了。

身为飞鱼卫指挥使,管着一群密探的李冠中自是清楚个中因由,可是在宫里的这几位却并不知道,在他们看来,这仍然是个秘密。

但是杨锦程是知道的。

“皇后娘娘,大行皇帝人在何处,您可知晓?”杨锦程问道。

杨皇后先是一怔,接着便茫然地摇头,她不知道,她在宫里哪里也去不得,她怎么会知道!

杨锦程就没有指望她会知道,他淡淡地道:“如果我没有猜错,大行皇帝现在就在京城里,只要太皇太后薨逝的消息传出去,他一定会站出来表明身份。”

杨皇后从小就认识大行皇帝,可谓青梅竹马。

在她的内心深处,从未看上过这位表哥,自己的哥哥杨锦程和弟弟杨锦庭相比,这位富贵凌人的表哥就如同一只窝在金库里的老鼠,永不见天日,放眼望去都是啃不动的金银,而他却只能靠人施舍才能生存。

但是杨皇后没有选择,就如她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一样,她也无法选择自己的婚事。

或者说,那不是婚事,而是一场权力的交替。

杨皇后的身体又在隐隐作痛,接着是越来越痛,痛彻心扉,她下意识地将手臂藏到身后,那条手臂上早已被她割得伤痕累累。

现在,她就想躲到没人的地方,用刀狠狠地割向自己的皮肉,只有那样才会令她觉得畅快淋漓。

在座之中,毛元玖是亲眼看过那份圣诏的,他叹了口气,道:“那的确是大行皇帝的笔迹,就连那枚御玺也是他平时常用的,随身带在身上。后来我还让人去找过,那枚御玺确实没在宫里,想必是他出宫里带着的。”

老护国公杨锋阴沉着脸,一直没有说话,直到此时他才说道:“锦程说得对,也该到了让陛下登基的时候了。”

虽然得到祖父的支持,但是杨锦程的脸色却越发郑重,他道:“祖父,您看此事由谁提出为好?”

杨锋捋着胡子,道:“宗人府吧。”

若是往常,是会让御史们冲到前面,可是现在这件事,御史们的份量不够,到时必会受到围攻,反倒会先失一局。但如果提出这件事的是宗人府,那就不一样了。

宗人府代表的是周氏皇族,这是周氏天下,大行皇帝是周家人,小皇帝也是周家人。

周家人提出让小皇帝提前登基,这是站在宗族的立场上的,而且,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新主登基,这对朝廷和江山社稷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弊,那些人凭什么反对。

杨锦程在心里对祖父暗暗佩服,祖父说得对,这件事必须要让宗人府出面。

他再一次看向杨皇后,道:“皇后娘娘,接下来便是您和贵妃娘娘的事了,无论如何,我们都是外戚,只能算做外人。”

杨皇后心中百转千回,她苦笑一下,道:“是啊,这事就要让我们孤儿寡母来做吧。”

毛元玖道:“我记得宗人令有个女儿,已经大归了四五年,宗人令为此很是头疼。”

杨锋嗯了一声,道:“就不要在你们毛家找了,老夫的门生之中倒是有丧妻的。”

毛元玖老脸一红,因为毛元枚的事,毛家在京城的官宦圈子里早已成了笑话,若非毛贵妃“生”下小皇帝,恐怕,就连毛家的儿女们也难以找到门当户对的亲事。

宗室女子极少有守节的,只要不是儿孙满堂,大归的比比皆是。

可是在普通的官宦人家,却皆不愿意娶大归女为妻,因此,宗人令的女儿便成了烫手山芋,偏偏这位不是省油的灯,与几个嫂嫂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自从她大归以后,府里就没有过安宁。宗人令早就想把女儿嫁出去了,可是门当户对的不愿娶,小门小户又不愿嫁,一来二去,女儿年纪渐长,这亲事就更难了。

老护国公杨锋的门生都是武职,这些人家没有太多讲究,或是往常,宗人令是看不上这种人家的,可若是由杨锋来提亲,那情况就不同了。

杨锦程快到凌晨时才从宫里出来,几乎与此同时,便有消息从宫里递出来,早就躲在暗处的两条身影快如闪电般疾奔而去。

半个时辰后,萧祎便得知了这件事。

给他传消息的是定国公萧长敦。

杨锦程进宫商议这件事,是瞒着萧长敦的,可是萧长敦想要得知他们商议的内容却并非难事。

这时,有几只鸽子从京城的两个地方飞上天空,飞过高高的城墙,向着京城以外的方向飞了出去。

几声鸽哨声传来,大饼来不及走门口,从窗子里跳出去,他摸摸鸽子的脑袋,笑道:“小家伙,真聪明,竟然真能找到我。”

说完,解下鸽腿上的小竹筒,把鸽子装进鸽笼,抓了一大把鸽粮放进去。

片刻之后,萧韧已经把从竹筒里取出来的纸条放到沈彤面前。

“杨锦程是个人才,办事效率很高。”

第529章 染坊

沈彤不由想起前世时的杨锦程。那时的杨锦程在法场上救下杨锦庭,之后兄弟二人还是被萧韧的人抓到。

这一世,杨锦庭早就死了,也就不会再有杨锦程劫法场的事了。

“彤彤,你在想什么?”萧韧看到沈彤在怔怔发呆,忍不住问道。

沈彤一笑,道:“那位桂嬷嬷是秦王的人吗?”

萧韧摇摇头:“我不知道,在此之前,我压根就不知道还有桂嬷嬷这么一号人物。”

沈彤道:“这就奇了,她也不是定国公的人,更不是和这两个党夏宫女一起的,她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桂嬷嬷比他们还要提前出宫,出宫后便如同水滴入海,杳无音信。

在这场事件之中,这个人一直身在其中,却又游离在外。

之时,窗外又有鸽哨声传来,萧韧推开窗子,却没有鸽影。

这时,大饼跑了过来,对萧韧说道:“七少,那两只鸽子是朝着西北方向飞去的。”

萧韧点点头,毫无疑问,不久之后,秦王也会知道今晚在宫里发生的事。

门口露出一个小脑袋,芳菲正伸手探脑地往里看。

沈彤见了,问道:“有事吗?”

芳菲看看萧韧,目光里竟然有几分同情,但是更多的却是幸灾乐祸。

“小姐,娘子说您该回屋睡觉了,明天还要赶路。”

云七的原话肯定不是这样说的,看芳菲的小眼神就能猜到一二,十有八、九是把那个为老不尊的大胡子骂得狗血喷头。

沈彤笑嘻嘻地拍拍萧韧的手臂,道:“我要回去睡觉了,你也早点休息。”

萧韧摸一把脸上的假胡子,真痒,他恨不能一根根揪下来。

他们暂居的地方是棺材铺的一处落脚点,对外是一座染坊,因为染出的布特别差,因此没有什么生意,可是却一直坚挺着,没有关门大吉。

既是染房,当然就会挂上几匹布充场面。

沈彤要回自己和云七住的屋子,就要从这几匹布中穿过去。她刚刚撩开一块布,迎面就看到那两名党夏宫女芳兰和碧纨,也正撩开一块布,向这边而来。

月光下,三个人都能从身形上判断出对面的人是谁。

芳兰道:“这位姑娘,我们正要找你。”

沈彤对这两名党夏宫女也有些兴趣,便对身后的芳菲说道:“我和这两位姐姐说说话,你去说一声。”

芳菲的大眼睛在两名宫女身上转了一圈,确认她们应该打不过自家小姐,便放心地走了。

沈彤指指旁边的工人们休息用的小棚子,道:“就到那里说吧。”

三个人鱼贯走进小棚子,各自找了个板凳坐下。

沈彤道:“二位姐姐,有话就说吧。”

芳兰和碧纨显然来时就已经商量好了,碧纨没有说话,芳兰道:“这位姑娘,我们看得出来,你们母女与那拨人并不是一起的。”

沈彤笑笑,道:“你们是想让我帮忙,救出你们的兄长,对吧?”

她们之所以与萧韧合作,就是为了自己的兄长,可是现在,萧韧却又绝口不提这件事了。

芳兰咬牙切齿,道:“你们是不是也是被他们要协的?那个带头的大胡子真他妈不是东西。”

沈彤抚额,笑道:“说的也是,我弟弟被吓得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这样吧,这事我去帮你们问问,不过,若是成功了,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你们,可以吗?”

芳兰道:“只要别问我们的主家的事,其他事随你问,我们有问必答。”

见她如此爽快,沈彤也没有耽搁,转身走出了小棚子。

萧韧没想到沈彤会去而复返,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忙问:“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