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我不想登基》TXT全集下载_76(1 / 2)

这当然不是因为吴生的学问最好,而是因为吴生的虚荣心最强,嘴巴最快。

果不其然,吴生见林生谁都不问,单单来问自己,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得意地环视一周,这才满脸矜持地来了个开场白。

“林兄故乡偏远,不似吴某长居直隶,对京城的消息不灵通,也是正常。”

站在吴生视觉死角里的人已经有忍不住撇嘴的了。

——住直隶地就高人一等吗?什么玩意儿?人家正儿八经的京城人还没说话呢。

倒是被炫耀了一脸林生心下觉得十分好笑,顺着吴生的心思奉承了两句:“不愧是天子脚下,消息日新月异,一般人还真弄不清楚。这一回,也多亏了有吴兄可以为在下解惑。”

一番话哄得吴生心花怒放,很痛快地就把林生想知道的消息告诉了他。

“此次春闱与往年不同,而是由东宫太子殿下主持。”

他说着,朝端本宫的方向拱了拱手,一脸恭敬地说,“太子殿下为人宽和谦逊,且敬重诸位天官德高望重,自言不敢挑拣,遂请示了天子,出了考题,让诸位大人公平竞争。”

“哦~原来如此。多谢吴兄为在下解惑。”

林生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暗道:听起来,当今太子不是个简单人物呀。有此储君,或许是大晋之福。

想到来京之前,父亲对自己的叮嘱,林生觉得,也不一定非得按照父亲安排的路走。

他读书的天赋并不高,老师说他能考上举人已经是万幸了,想中进士更是千难万难。

所以,入京之前,父亲就给他准备了五千两银子,准备着他一旦落榜,就用这笔银子打点上下,直接以举人之身谋个官职。

但林生自己并不怎么乐意。

因为举人虽然可以谋官,前程却十分有限。

他打算先专心考试,如果考不上,就在京城滞留一些时日,找找别的机会。

今日听了吴生的话,他隐约觉得,自己的机会,可能就要应在当朝太子身上了。

不过,究竟如何,还得再看看。

一群学子凑在一起又赞美了一通天子与太子,便由吴生牵头,开始题诗作画。

林生的学问在一群学子里,虽然说不上垫底,但也在中下游水平。

不过,他向来有自知之明,万事不与人争先,学问不如人也坦然承认,不懂的地方就虚心求教。

因此,无论是学问强过他的,还是不如他的,对他的印象都还不错。

直到开考前三天,主考官与副考官的名单才从东宫流出。

主考是户部尚书徐帆,两个副考分别是翰林院大学士糜烀,还有兵部右侍郎范文。

这其中,徐帆德高望重,糜烀也是个饱读诗书的老学究,唯有兵部右侍郎范文,是一匹突然杀出来的黑马。

别看范文名字取的文气,本身长的却没有一点读书人的样子。

乍一看上去,他就是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穿着禽鸟常服是怎么看怎么别扭。任谁丢觉得,他胸前的补子上,绣的该是猛兽。

但他偏偏就是个文官,还是当今天子登基之后的第一个状元郎。

只不过,他生性沉默寡言,属于只会埋头做事的那一波儿。

所以,虽然一开始的时候,因头名状元的身份被天子高看了一眼,但很快就沉寂下去了。

直到天子积蓄够了实力,一举铲除权臣之后,他才因踏实肯干渐渐冒头,为天子所重。

不管怎么说,范文都是个冷门儿,甚至连他自己得到结果也意外了一下。

这倒不是他对自己的才干没有信心,而是资格试这种局部考试,暗箱操作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事情。

而且,不但没有觉得不公平,甚至还很支持太子进行暗箱操作。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太子选出的人里,窥探一番太子殿下的用人之道。

喜欢忠直的,还是喜欢圆滑的?喜欢实干的,还是喜欢嘴巴甜的?

而齐晟也没让他们失望,直接就选了范文这么个最具代表性的实干家。

说实话,直到现在,齐晟也依旧看不惯那群只会打嘴炮,不会好好干实事的。

他们要是有纵横家的实力,他也认了,外交部欢迎他们。

可问题是,他们没有呀。

整日里张口圣人云,闭口先贤曰的,分明是把人当二傻子忽悠呢。

齐晟对着镜子左照右照,怎么看自己也不像是二傻子。

所以,他坚决不要这种嘴炮党!

事情发展到这里,太子第一次主持春闱,对于众官员来说,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凡是想要日后在太子手底下发光发热的,都要慢慢调整自己做官的方向。

至于那些头铁的,还有那些反应慢的,不说多说,就是被淘汰了给人让位的命。

主考官和副考官都选出来之后,阅卷官的考试和一众举子们是同一天开始的。

只不过,举子们要连考三场,九天才能出来,阅卷官只需要考一场,半天就可以出来了。

可以说,齐晟这一手,让不少心怀侥幸,准备贿赂阅卷官的举子们哀嚎不已。

但不管私底下怎么哀嚎,表面上他们还得和别人一起称颂太子英明。

*

含光殿里,齐覃一边喝水,一边“嗤嗤”直笑。

作为被笑的那一个,齐晟丝毫不以为意,他还很有心思提醒了一句:“您喝水的时候就别笑了,当心呛到了。”

齐覃瞥了他一眼,“朕怎么可能会被呛到?”

“哦。”

齐晟道,“反正这会子也没别的事,儿子就给您念一篇文章解解闷?”

“文章?什么文章?难不成,还有人往你这里投行卷了?”

这话当然是开玩笑的,行卷什么的,早在宋朝就不流行了,本朝更是严厉禁止的。

齐晟笑道:“什么行卷?就是一篇很应景的文章,写的就是喝水。”

“那你就念吧。”齐覃端起了盖碗。

“那您听好了哈。咳,咳。”

齐晟清了清嗓子,开始念那一篇虽然时隔多年,却依然让他印象深刻的关于“喝水”的文章。

“人都要喝水,早上要喝水,中午要喝水,晚上也要喝水。老人要喝水,大人要喝水,小孩也要喝水…………渴了要喝水,不渴也还是要喝水。活着要喝水,死了……哦,死了就不用喝了。”

“噗——咳,咳,咳,咳…………”

齐覃原本是一边喝水,一边听,一边在心里批判齐晟念的文章狗屁不通。

可这最后一句,弯转的实在是有点急,他一激动,就呛住了。

这会子,轮到齐晟说风凉话了,“咦?父皇,您不是不会呛住吗?您说的话,儿子可是全当真的听啦。”

“咳,咳,咳,咳,咳…………”

齐覃咳了一阵,好不容易在田保的帮助下顺匀了气,抖着手指着齐晟,“你……你这个不孝子!”

”冤枉啊。”

齐晟给自己贴上了二皮脸,“儿子只是看您无聊,特意牺牲了批奏折的时间,念个趣文给您解闷的。耽误这么一会子,我晚上得晚睡一刻钟呢。”

“你给朕滚回去!今年科举要是出了纰漏,仔细朕剥了你的皮!”

齐晟起身,一溜烟儿跑到了门口,嘴上还犯贱地回了一句:“父皇这话可别让外人听见了。咱们大晋以仁孝治国,早就不兴剥皮这么残忍的刑罚了。”

然后,他就跑没影了。

齐覃被他气得吹胡子瞪眼,抖着手指着还在晃荡的门帘,对着田保抱怨道:“你看看他,你看看他,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田保堆起笑脸,熟极而流地恭维道:“这也是陛下慈爱,太子殿下才与陛下这般亲密呢。”

——不然他还能怎么办呢?

作为一个贴身太监,明明知道主子的心思,还不能表现出来;明明知道主子没有生气,还得用主子喜欢的语言类型给太子求情。

你说,他容易吗?

看吧,也就这两句话的功夫,自家那傲娇的主子顺着台阶就下来了。

“唔,这小子别的不说,论孝顺却是世间少有的。”

田保再次挠到了主子的痒处,“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的儿子。”

齐覃:嘴角疯狂上扬。

作者有话要说:田保:知道为啥宫里太监那么多,却只有我一个大总管了吧?

第214章

这次的科举很成功, 至少没有抓到一个作弊的。

这倒不是因为今年的学子觉悟特别高,而是当今太子前所未有的布置,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不是他们不想作弊,而是他们实在是无弊可作呀!

考试三天前才知道谁是考官;考完了从考场里出来,才知道谁是阅卷官;就连考试的题目, 都是在考试开始的前一刻钟, 太子殿下临时想的。

在这样随机的安排下, 要是还有人能作弊,那也算是一种人才了, 录取了也不亏。

总之, 朝中众臣是彻底服气了,会考的举子也被整治的没了脾气。

大概,唯一还有气力垂足顿胸的, 就只剩下少赚了一大笔的某些不法商贩了。

——像什么别有玄机的蜡烛啊, 带着隐秘夹层的食篮呀, 还有一早就花大价钱请回来的抢手啊,全砸手里了。

前边那两样还能留着明年再用,请来的抢手却不可能等明年白干一回。

若是断他们财路的是别人, 他们还敢关起门来咒骂一通, 但是当这个人换成了在富商巨贾之间素有“财神”之名的太子殿下, 这些商贩却不敢露出半句怨愤之言。

这其中的原因也并不高大上,不过是生意人比普通人更迷信罢了。

会试结束之后,就是殿试,而殿试一般是不会往下刷人的, 最多也就是名词的先后上挪动那么一下。

按照制度,殿试都是由天子亲自主持的,凡是参加了殿试的学子,就都是天子门生。

但今年的科举,天子已经全权托付给了太子,这届的殿试举子,就是太子的门生了。

听起来,好像是降了一级,但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就知道陛下愈加年迈而太子却是逐渐长成。

做谁的门生更有前途,根本就不用多说。

林生很兴奋。

他自然是应该兴奋的。

原本他以为,就自己那水平,根本就不可能勾到孙山的衣角的,但是没想到,太子殿下亲自出的题,竟然恰好是他擅长的。

林生名叫林詹,原是广州府人士,家里是做海运生意的。

他是四个兄弟里最聪明的一个,自小父亲就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读书科举,光耀门楣。

为此,他从小就被过继到了本家出了五服的一位族叔膝下。

当然,这只是名义上的,他还是在长在自己亲生父母膝下的。

至于养父母,他只在逢年过节见过面,送些银钱绫罗等物,就当是买名额的钱了。

虽然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花大价钱给他延请名师。

但是,他读书的天赋也就是比大哥、二哥还有四弟强上三分而已,比起那些真正有天赋的人,他就是个弟弟。

因此,对他来说,读书的日子是痛苦的。

以至于,一开始还妒忌他的大哥、二哥,羡慕他的四弟,到最后都开始同情他了。

——三更灯火五更鸡算什么?头悬梁锥刺股才是男儿真本色。

要不是靠着这股狠劲儿……他爹的这股狠劲儿,就凭他的天赋,怎么可能考中举人?

等他考中举人之后,他爹也终于良心发现……当然,也可能是终于死心,明白家里这一辈是不可能出一个进士了。

所以,进京的时候塞给他了五千两银票做打点。

就在他收拾包袱进京的时候,听说他爹已经把大哥和二哥的几个儿子集中到了一起,准备培养下一代了。

如果他爹知道他靠着被他爹不屑一顾的修船手艺考上了进士,不知道会不会把眼珠子瞪出来?

是的,虽然题目有三道,林詹却很肯定,让自己一举中了进士的,一定是最后一道策论题。

最后一道策论题,是一道选做题,诸位学子都可以从给出的三个题目自选一道答题。

第一道中规中矩,四个字——君子慎独;

第二道就是彻底的一道实践题——论当今天下水利的优劣;

第三道,也就是林詹选的那一道,则是最出人意料的——论自先秦以来,器械的制造与改进。

这些年,林詹为了私下偷看器械类的书籍,没少和他爹斗智斗勇。而今果然用上了,他差点在考场上就喜极而泣。

站在这传说中的金銮殿上,林詹的心情与别人相比,格外不同。

别人还担心如果发挥不好,会从进士掉到同进士去,林詹却是无所谓的。

——捡来的银子,他不心疼嘛。

这种心情,也就类似于无欲则刚了。

*

此时此刻,齐晟正在后殿,听亲爹传授往年主持殿试的经验。

他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听,时不时还“嗯”一声点点头,表示自己是真的在听。

只是,那副心不在焉的模样,依旧弄得齐覃气不打一处来。

“朕的话,你到底听见了没有?”

“啊?当然听了。”

齐晟一脸无辜,“要不要儿子给您复述一遍?”

齐覃看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不必了,你就说你在想些什么吧。”

知子莫若父。

既然齐晟说出了这样的话,肯定是能复述的出来的,他也不自讨没趣了。

齐晟干笑了几声,说:“儿子哪有想什么,一直在认真听您说话呢。”

——开玩笑,承认了自己在想东想西,不就是变相承认自己刚才没有认真听吗?我才不上当!

齐覃遗憾地看了他一眼,觉得儿子太机灵也有不好的地方。

就比如现在,一点都不好玩了。

罢了,饶了你了。

齐覃转移了话题,“对于这届的新科进士,你有没有特别中意的?”

“倒是有一个,只是……”齐晟顿了顿,才说,“只怕不会太合朝中诸公的意。”

他方才一心二用,就是在想这个。

今年的科举,特意采取了选做题的方法,为的就是从中选几个偏门的专业人才。

会试的结果出来之后,身为阅卷官之一的礼部郎中霍庭,特意拿着一张试卷,到东宫来给他推荐了一个长于器械的人才。

霍庭心思敏锐,看出了太子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