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80小龙女她三岁半》TXT全集下载_5(1 / 2)

可盖什么样的灶头?

如李玉玲所说的,红砖灶头铺上水泥,平整又干净,谁不喜欢,但是那得花多少钱啊?张凤英想都不敢想,但敖富贵不这么认为,男人心里的账比女人清楚,他自己会木匠,木材山上砍,小工自己一家人干,灶头盖小一点,也花不了很多钱。

虽说手头钱还差一点,但谁家盖房子是把钱存的足足的再来盖的?还不都是东拼西凑吗,房子盖了就盖了,没盖钱也不一定会剩下,平时人情花销,说没有就没有了。

重要的是要给自己开源节流,争产创收。

当敖富贵提出可以去问一下红砖房子的价格时,在场所有的人都惊呆了,李玉玲心里冷哼一声,怕不是真有小金库吧,不然怎么敢说要询价。

同时,李玉玲又十分开心,算是看到了红砖房的一点希望,哪怕起个灶头也是好的,坐在红砖房里头吃饭都香。

敖荣华也疑惑,瞄了一眼那笔钱,“哥,我们有那么些钱吗?”

“肯定没有,这里就三百来块钱。我们的两股盖两间土坯房绰绰有余,想住红砖房那就得自己另外想办法。你们看吧,是要红砖还是土坯。”

“能盖红砖房,谁还要土坯呐。”李玉玲道,“我们一会就去问问给我哥盖房子的狗哥什么价格。”

“不用舍近求远了,晚上喊陈银亮过来,他会泥水,让他帮忙算算,工也让他来做。这样工资还能欠着,年底再给他。”敖富贵道,他盘算着,现在剩下的钱就是砖、钢筋、水泥、瓦的钱。

如此一来,李玉玲只得禁了声。

“行吧,你们要是有把握就自己盖,我们家人多力量大,不怕,这样的生活才有奔头。”

敖全福表态,一旁的李翠芝也点头,她手里私藏了几个袁大头,是当年她奶奶偷偷塞给自己的,这么些年,她只在自然灾害那几年拿了两个出去换粮食,其他的都没动过。现在也是时候拿出来用了。

她算好了,孩子们一人一个,老大老二打算盖房子,虽说只是个灶头,但也是人生中的大事、好事,作为父母理应给予支持。回头她打算换两个出来给他们兄弟两个。

至于女儿们的,留着给她们当嫁妆。

敖全福是个说一不二的人,既然说了要盖砖房,那就干脆利落的把钱分给他们买材料吧,至于说这两个月的伙食,还是老样子,粗粮都从队里先预支出来,等年底再还上。其他的也花不了几个钱,再说了,盖个小平房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他当即打开那块手绢,所有人都盯着他的动作,据敖富贵说里头有三百多块钱呢。

分三份,一人能得一百多,事实上已经超出了李玉玲的期待,但她依旧高兴不起来,眼红剩下的两股。

三百多块钱,逛逛大团结就有三十多张,还有零散的票子,拿到手上也有一小叠,实则轻飘飘,但在他们看来就是沉甸甸,踏实啊,这钱再也不用拿出来分了,属于他们的了。虽说要盖房子,转头又没有了,但揣在手里热一会儿也是好的。

李玉玲还朝着拇指吐了一口唾沫,当着大家的面数了起来,“从来没拿过这么些钱,过一下数钱的瘾。”

大家都跟着笑起来,的确啊,十个大人在一个锅里吃了十年的饭,腻味了。从现在起各自组建小家庭,可以有各自的打算和小目标,并为此而奋斗。这多新鲜呐,甚至都感觉不真实,放在从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说干就干,敖全福甚至都等不了天黑就让敖荣华去喊陈银亮了。恰巧陈银亮也在家,于是过去给他们做了个预估,按照敖家人的改法,一个单间最多花个两百来块,这样一来两妯娌紧绷着的玄总算松了下来。

要真像李玉玲她堂哥那样盖,他们一大家子人不吃不喝四五年都不一定能盖得了。

敖家要盖红砖灶头的消息不胫而走,左邻右舍有些惊讶,真的看不出来呀,敖家还是有两下子的。原来不是拿不出钱来去买名额,而是人家压根不想进煤矿。

真是命好的一家人,躲过了一劫。可话又说回来,这起房子的钱真是自己赚回来的,还是某种不得当利?

敖富贵也知道,只要一天不翻案,他们家就得受这种非议,这事情他左右不了,他能做的是要推进见这件事情。明后天赶圩,他得去公社打电话问问这事情。

除开这些不说,大家对他们家的努力和勤劳,相信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到。就好比今年他们两兄弟早出晚归割松油换出来的工分都够他们盖大半间房子了,还不耽误上工。割松油,又累又脏的活,全村就他们两兄弟干。

盖房子的消息传到了王家,柳香兰听了差点一口气上不来,自家女婿腿都断了,躺在医院半死不活,这边又让老敖家占了先头,他们家砌围墙的红转头还堆在牛栏门口呢,都长出绿青苔了,要不现成的砖头,比他们先盖起来?盖个什么好呢,茅舍还是也来个灶头?

王有吉想的却是原来这敖家不是拿不出钱来去煤矿,怕不是和唐家商量好了来坑他们的吧,这下倒好,他女婿这辈子算是报废了。

至于房子,肯定是要盖的,而且要比他们先盖,盖得更好更大才行,看看他们家那五进的房子,还神气什么,那不过是土坯房,我家可不盖什么灶头,要盖就盖能住人的砖房、洋楼,没地?拆牛栏。

但是林进才差点命丧煤矿这事,他觉得不能就这么算了,他们唐敖两家得负主要责任。

正是饭点,敖家两大桌子人吃着辣椒炒西瓜皮、茄子炒豆豉,两个都是新鲜菜,孩子们也觉得下饭,忽而就听见前头吵起来了。

听那声音就知道是柳香兰在泼妇骂街,崔淑珍也不是吃素的,两人对骂起来。

“你们唐家真是吃人不吐骨头,你们一家子都不得好死,断子绝孙!”

“你们王家才不得好死,才断子绝孙,才吃人不吐骨头。自己拿着钱来求我去煤矿,这是全村都知道的事情,怪得了谁!”

“还不是你们敖唐两家出阴招,他才会上当的。那么多人买名额,偏偏谁都不卖,就卖给了他。你这不是坏,不是心肝黑是什么!”

“你们家送钱给我,我不要就是傻子。”

听着崔淑珍说这话,柳香兰气得直跺脚,“你这个臭X子、烂X子,破鞋……”

崔淑珍也是个硬骨头,听不得被人这样骂,她刚好在洗碗,抄起手边的碗就砸了出去,“砰”的一声,砸了个粉碎,外面瞬间安静了。她原本想柳香兰找上门来就还她一百块钱的,结果一来就骂骂咧咧,没一句能听的话,她索性一毛钱都不还,你家人残疾了关我什么事,是你自己要去上赶着要送死的。

但没想到转头柳香兰又去骂敖家了,“你们敖家吃了这个钱也一个个不得好死,时代倒霉,断子绝孙!”

和柳香兰交过不止一次手的夏香一不小心就笑了出来,这老太太吵架非要往断子绝孙上扯,

也不怕一会儿又让别人挤兑没孙子。

“黑心肝的一家子,把我家庆梅害惨了,以后没饭吃,就让她带着孩子来你们两家吃饭。”

李玉玲和夏香性子强,虽是不合,但同仇敌忾,想一起出去骂回去,但被敖全福和李翠芝给拦住了,她一个人骂不了多久,这要是出去,就会变成三家人的混战,这本和他们家没关系的事,明眼人都看着呢,别到时候把自己卷进去了。

说起这事情,张凤英妇人之心,还有些后悔和李玉玲一起去捉弄了林进才,可谁也没想到那煤矿真能塌呀。不过无非就是多几块钱的事情,阻挡不了林进才要进煤矿的决心。

见敖全福一家子不应战,柳香兰骂得更起劲。

吃完饭的敖富贵进灶下坳了一根细毛竹签剔牙齿,听着柳香兰的骂声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他走到柳香兰跟前,嘀咕了几句,柳香兰看了看敖富贵,突然像哑巴了一般,禁了声。

第十四章

柳香兰悻悻地走了。

吃着饭的敖家人惊得下巴都掉了,也不知道这敖富贵跟她说了什么,让她这么容易就放弃骂架。

敖富贵见她走了,又转身折回了堂屋,孩子那桌几个小的正在磨洋工,打算休息一会儿再吃,敖富贵过去训斥了一通,又吓唬道:“不好好吃饭的,晚上睡鸡棚。”

敖丙和敖森两个最皮,一听睡鸡棚就笑起来,“都是鸡屎,怎么睡,要不比赛,谁最慢谁睡鸡棚。”

本想玩一会儿的金枝听说最慢的睡鸡棚,态度马上认真起来,不敢懈怠,还好自己碗里的饭所剩不多了,敖森还很多,要睡鸡棚肯定是他睡。

几个小孩比赛起来,动作一个比一个快,眼看着敖丙就要第一名了,金枝也只剩最后一口,他放慢了速度,让金枝冲了个第一,而敖森自然是垫底。

“金枝,你碗里都还有剩饭。”最后一名的敖森跟不服气,她指着金枝的碗,“这里有一粒,这、这……奶奶说了,吃饭要吃干净,不然会被雷公劈。”

金枝也不回应她,迅速把碗里的饭扒拉干净,一粒都不剩,她把碗亮给敖森看,“诺,吃完了,你还是最慢,晚上睡鸡棚。”

金枝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咯咯咯”笑起来。

敖森放下碗,“要不是我提醒你,你碗里都还有饭,所以还是你最慢。”

很热,金枝拨拉了一下刘海,“哼,反正晚上睡鸡棚的是你!”

“我不睡、不睡、不睡!”

敖富贵饶是看了一会儿,大人们对这个没兴趣,饭都要吃完了,敖富贵才幽幽地道:“我就跟她说啊,你再这样继续骂下去,你家女婿的抚恤金还要不要了?现在你家女婿用的还是唐建军的名字呢,要是唐家人坏一点,让崔淑珍去把你家的钱领了,或者把这事情捅了出去,你们家可哭都没地方哭去。”

所以当时一听这话,柳香兰自然懵了,她一介妇道人家哪知道这些,也从来没有人跟她讲过这事,竟然觉得敖富贵说得很有道理。

当然,敖富贵说的也是实话,现在林家所有的手续都是用唐建军的,就算没出事,日后转正,怕都只能用唐建军的名字。所以柳香兰听了这中间的厉害关系,也就不敢再骂,要是女婿真拿不到抚恤金那才是得不偿失了。

大家听后反应过来,好像的确是那么一回事,这样一来,柳香兰怕是也不会再来闹了吧,甚至还得哄着唐家,即便有仇也得埋在心里。

说起林王两家,自然绕不开曾经的村花,如今林进才的老婆王庆梅。大家不约而同想到得是当年她和敖荣华的婚事,没心没肺的夏香开玩笑道:“亏得她和二哥婚事没成,不然现在躺在病床上的可能就是二哥你呢。”

这话敖荣华听着有点不对味,“这说的什么话,不是林进才自找的吗,关王庆梅什么事,林家人你又不是不知道。”

李玉玲当时心里就不好受了,呛起来,“瞧瞧,你妹妹都没说什么,你就在帮着她说话了。”

这醋意谁都看得出来,一旁的人只当好笑,这事情跟王庆梅自然是没什么关系,但是和王有吉关系就很大了。如果当时不是王有吉助阵,说不定这名额就被金文生给拿走了。现在金文生还得感谢他们一家的搭救之恩呢。

几个人聊着天又说到别处去了,孩子都上学了,这些也成了陈芝麻烂谷子,不是这回出事了,谁还会捡起来开玩笑。

但在李玉玲心里可不这么想。

听说早年敖荣华和王庆梅好过,还打算结婚的,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吹了,等王庆梅嫁给了林进才,她和敖荣华才认识的。现如今女的落难了,老公眼见着就成了废人,你这个老相好难道心里难道没什么想法?虽说是两家是仇家,但男女之事又哪里分得那么清楚呢,再说王庆梅的口碑在村里可不差的。

不过她也不怕,借她敖荣华三个胆子他也不敢胡搞,要是王庆梅敢上来,她李玉玲就撕了她。别的不敢说,敖家家风还是很正的,再说现如今敖全福回来了,他要是敢乱来,还不被他老子和哥架进池塘淹死。

饭后两兄弟在商量着盖房子的事情,敖富贵画了一张草图出来,大概长什么样子,面积多少,窗户多大,按照陈银亮说的砖又要多少。

新灶头和原来老房子的灶头是紧挨着的,那么问题来了,谁要中间,谁要边植?而且边植外边也是一块空地,可利用的空间就大了。

按照老规矩是从左到右,由打到小,老大是左边,也就是边植。其实两兄弟都好说话,但中间夹着妯娌就不好说话了,因为兄弟不是她们的,也就没有了亲情,要是放在娘家试试,她们也会变得好说话的。

所以兄弟关系好坏,取决于妯娌关系。

敖富贵自然是懂这个道理的,他也没跟张凤英商量,直接问敖荣华:“你要哪件,你先选。”

谁不知道边植好啊,有采光,还能有块空地,但是大哥发话,他总不好说我要边植吧,于是他也客套地道:“哪间还不是一样,有新灶头就行。”

擦桌子的李玉玲心里骂着敖荣华这个傻瓜蛋,直接说边植不就得了,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但她又不好贸然插进去说什么,毕竟人家也没问她意见。

“你这样说的话,我可要边植了。”敖富贵一脸严肃地道,谁还没个私心啊,边植侧边开个门,想着都舒服。

敖荣华干笑两声,李玉玲忍不住地接过话茬,“傻瓜才不要边植呢。”

敖全福老两口本不想管这事情,想让他们兄弟两个商量,但是谁要了中间都会不舒服,搞不好两兄弟成了冤家,这样的事情村里比比皆是。于是敖全福道:“那就抽签吧,冬香去拿盒火柴过来。”

抽签这方法公平公正,谁也没有异议。

冬香很快就拿了一盒火柴过来,抽长短,长的居左边,短的右边,大的先来。

洗完碗的张凤英抱着金枝站在一旁没说话,敖荣华和李玉玲两口子躲一旁嘀咕去了。这样实际上等于他们也没有抽签的机会,而是老大抽完,就定下了生死。

这个坏人还是由李玉玲来做,她道,“要不我们先来个石头剪刀布,谁赢谁先抽?”

全家人懵了一脸,还有这样的操作,但仔细想想也没啥,张凤英道:“我们俩来。”

张凤英放下金枝,俩妯娌在众人的目光下完成了石头剪刀布看似幼稚的把戏,这说出去怕是要被人笑掉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