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继后[清穿]》TXT全集下载_37(1 / 2)

*

人逢喜事精神爽,五月里,随着令贵妃诞下十七皇子的喜讯,乾隆总算是渐渐康复过来。

说到十七阿哥,令贵妃并没有亲自抚养十七阿哥。经历了十四、十六两个阿哥接连夭折,令贵妃心有余悸,再看送到其他嫔妃膝下抚养依旧健康活泼的七公主、九公主和十五阿哥,令贵妃思考了许久,还是忍着不舍,狠下心将十七阿哥抱给了颖妃。

颖妃如今已经三十过半,前两年又亲眼目睹了忻贵妃一尸两命的惨事,也歇了自己生养的心思,开开心心接下了照顾十七阿哥的差事。

如此一来,如今妃位里头除了愉妃,剩下更得宠的舒、豫、庆、颖四妃都跟令贵妃结下了善缘。云梧不由感慨,若是按照原来的轨迹,此时那拉皇后等同被废,令贵妃以皇贵妃之尊统领后宫,想来根本不会受到任何刁难,有地位的妃子们都受了令贵妃恩德,又怎么不会给她这个面子?

不过只是想了想,云梧随即便将这事抛在脑后,如今有更让她发愁的事情。五阿哥永琪没了,自家两个儿子的路又该怎么走呢?

乾隆病好以后,便将十一往下的几个阿哥亲自带在身边教导,刚七岁的萝卜丁十五阿哥永琰也在。这一教,可是将阿哥们各自的问题暴露个彻底——

永瑆除了一笔字写得好一些,其他正经课业以及骑射武艺一点不上心。他还给自己起了个号叫做镜泉,连给永琰扇面题字时都落款了“兄镜泉”三个字,乾隆虽心喜汉文化,却看不得皇子效法书生习气而疏于满洲根本,对着永瑆好一顿训谕。

同往常一样,永瑆诚恳认错,随即屡教不改。他才不上当呢,如今这个敏感的关头,四哥和八哥对他千叮咛万嘱咐,不要让自己因为养在皇后膝下便有不该有的想头,他又不傻,自然不会做这出头的椽子,没看汗阿玛也就是口头训诫一下,也没什么实际表示吗?

更何况还有十三弟陪他呢,永瑆扭头偷看,汗阿玛正痛心疾首地批评永璟。今儿师傅上课,永璟表面上认真看书,实际书底下垫着一张燧发枪的图纸,也不知道他从哪搞来的,永璟正研究呢,结果汗阿玛突然悄悄来上书房溜达了一圈,将暗地里开小差的永璟抓个正着。

乾隆恨铁不成钢,“弓马骑射才是满洲根本,你身体底子不好,不认真练习武艺便算了,可在课堂之上研究这些奇技淫巧是怎么回事!”

永璟立刻低头认错,态度十分良好,跟永瑆一模一样。

乾隆被两个臭小子气得不行,再看看一旁规规矩矩的永璂,乾隆心里不由有了点安慰。永璂虽然不是他心目中最好的人选,但是现在他能做出的最好选择了。

——当然,他不知道的是永璂面上老老实实,心里却根本没跟他汗阿玛站在一块儿。永璂正为永璟担心着呢,十三弟真是的,昨天送他图纸的时候便跟他说了要悄悄的,怎么被汗阿玛抓个正着?

只能说,三个孩子都让云梧这个不靠谱的养歪了……

*

乾隆这头觉得自己时间不够,争分夺秒地教儿子的时候,云梧却是满心的紧张忐忑。

她摸不清乾隆是什么想头,但乾隆寿命太长,未来不一定会发生什么,这么早入乾隆的眼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云梧整天做噩梦,梦见年老昏聩的乾隆觉得正值壮年的儿子心怀不轨,父子相争,最后儿子落得各种圈禁甚至赐死的结局。

再次惊醒之后,云梧找来兄弟三个,对他们耳提面命,“你们如今大了,有什么想要的,你们靠自己去拿。皇额娘老了,管不得你们,也不会偏帮哪个。”

三兄弟都露出了意外的表情,特别是永瑆,他脸上带了点无措,似是没想到皇额娘也会把他叫来说上这样一番话。

一时间他们都静默着没有出声,云梧也没管他们什么反应,接着道:“只你们记着,你们头顶上还有你们汗阿玛,这天下终究是你汗阿玛的。”

她语气严厉,“前车之鉴,绝不可重蹈覆辙!”

这话中含义便深了,哥仨儿暗中对视一眼,都认真应下,“皇额娘放心吧,儿子们晓得轻重。”

云梧这才轻松了一些,再担心,她也就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和寿感觉到了云梧的神思不属,便常来云梧这儿和她说话,多来开解云梧。

只她是个屁股长刺的,根本坐不住,云梧叫她一起绣花,鸳鸯能让她绣成水鸭子,叫她一起写字,楷书能让她写成狂草,偏她还沾沾自喜,夸自己独成一派不拘一格。

云梧简直哭笑不得,看看乾隆几个女儿,和敬端庄,和嘉乖巧,七公主八公主也都是秀雅娴静的金枝玉叶,舒妃养大的九公主更是举手投足都有一股书卷文气,偏出了和寿这样一个异类。

奈何乾隆还喜爱得紧——夏天过去没过多久,乾隆行驾木兰,稚龄的和寿引弓射鹿,将猎物献给了乾隆。虽说和寿骑射的确优秀,但年纪毕竟还小,射得鹿这样的猎物也少不得别人帮忙,但乾隆才不管这些细节,女儿的孝心引得老父亲大喜,大手一挥,赏了和寿双俸,还跟云梧夸了好几天。

瞧着乾隆美滋滋的模样,云梧摇头失笑,得,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们都是心中有数的,她还是别瞎操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刚刚后台抽了登录不上来,习惯性刷一下朋友圈等等,结果就看到了三浦春马自杀的消息……天啊真的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快乐。

感谢评论里的考据读者们,长了很多知识,文章的确有许多错漏之处,回头修文的时候能改的我会试图修改,感谢~

按现有的细纲的话下一章就是最后一章了,这两天没啥新灵感的话就下章完结,鞠躬~

第九十五章

想通这点, 云梧的日子过得更加波澜不惊。转瞬间又是一年,只这一年却不怎么顺当, 前朝缅甸战事依旧接连失利不算, 后宫里,八公主五月的时候急病夭折,年仅十一岁, 而到了冬天, 和嘉、永璋相继因为肺病去世, 永璜早年间亏损的身体撑了这么多年,也于一个雪夜里病逝了。

一个冬日里接连办了三场丧事, 乾隆的老态愈发明显,云梧看着都有些心惊。

她吩咐颖妃, 叫她多带着十七阿哥永璘去给乾隆看看,后来瞧见十五阿哥永琰, 云梧还让他多给乾隆请安。永琰叫庆贵妃养得很好,小胖墩圆滚滚的, 看着就很有福气, 永璘也玉雪可爱,乾隆看见两个小儿子, 心情应该会更好一些。

龙体有恙, 后宫嫔妃们各自人心浮动, 惴惴不安。若对朝臣来说新旧更替不是什么坏事,甚至有能力者还可以借机直上青云,可对年轻的嫔妃们来说, 龙驭宾天,就代表着她们寂寞孤独的后半生。

不少人来云梧这打探消息,尤其是前年大选刚进宫的常贵人,不过都让云梧给打发走了——乾隆可是活到了八十多岁,熬死了大部分嫔妃呢。

只是云梧坚信乾隆总会熬过这一时,健康长寿,其他人却没有云梧的来自前世的认知,见云梧这样肯定,反倒是觉得皇后在遮人耳目,皇上许是真的不好了。

虽然面上不说,但众人心里都不得不暗自打算,前朝后宫平静的表面下已是暗流汹涌。

乾隆自然也对朝臣的蠢蠢欲动有所感觉,可饶是乾隆,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帝王也不能与天争命,乾隆有预感,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朕还有多久?”乾隆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栗太医,沉声问,“朕要听实话。”

栗太医沉默了一下,伏地道:“短则不到半年,长则一年有余。”

哪怕有心理准备,乾隆还是被这个数字刺了一下,但心里有了底,他反倒踏实了下来。

乾隆突然笑了,“怪不得皇后喜欢用你,这样不遮不掩……”

他轻叹了一声,将那些老骥伏枥的雄心与日薄西山的不甘一同咽了下去。

栗太医没有说话,屋中一片沉默,直到乾隆开口道:“下去吧。”

“微臣告退。”

等栗太医离开,乾隆屏退众人,拿起了笔。

不到一年时间,他等不到永璟长成了。最后一个筹码也落下,天平彻彻底底向一端倾斜。

他的手上已经生了斑点和皱纹,这是岁月风霜带来的痕迹。但他的笔锋依旧有力,一笔一划都带着久居上位者独有的气势。

落下鲜红的玉玺大印,乾隆看着明黄的蚕丝缎面出神。

夜已经深了,烛芯爆开,灯火微微晃动了一下,乾隆回过神来,合上密旨,将密旨装入密匣。

将密匣锁死后,乾隆叫来吴书来,吩咐道:“将密匣放入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吴书来微微动容,上一次他接到同样的差事还是乾隆元年,乾隆将端慧皇太子的名字写入立储密旨时的事了。

转瞬便是三十多年,不知这一回,密旨上写的又是哪位阿哥?

想来总归是皇后膝下的三位阿哥之一罢……吴书来躬身,“嗻。”

屋中再度恢复了寂静,乾隆揉了揉眉心。

如今前朝是愈发不安分了,得亏是几个阿哥还没出宫建府,不然还不叫这些人踏平了府门。

如今呼声最高的自然是十二阿哥永璂,作为嫡长,永璂天生就有优势。但也不乏有支持十三阿哥永璟的声音,若是少主登基,需要顾命重臣辅佐,有些人自然自认为更有用武之地。

得想个法子混淆一下视线才行,乾隆想到自己头上的“嫡子诅咒”,微微眯起了眼。

*

过完年后,二月便是千秋节。戏班子在台上唱着悲欢离合,云梧听着嫔妃以及小辈们给自己祝寿,面上笑着,心里却不自觉有点惆怅。

又老了一岁啊。

宴席快结束的时候,乾隆到了。

他是来接云梧回去的。今儿是难得的晴天,二人没坐轿辇,而是溜达着回了翊坤宫。

寒风吹过面颊,带来一丝冷意,乾隆摸了摸肩上厚重无比的裘皮,难得自嘲了一下。

果真是不中用了,早年间这个时节,他哪里用得着这样厚的衣裳?

云梧没有注意到乾隆的异样,等到了屋里坐下,云梧倒了茶给他,“皇上今儿不忙?”

乾隆接过茶盏,“今儿是你生辰,怎么也要来瞧瞧你的。”

云梧笑了,“那就先谢过皇上了。”

乾隆呷了口茶,问她道:“说起来,十二过完年就十七了吧?”

“是啊,”云梧点了点头,随即弯了弯眼睛,“真快啊,我还记着他吃奶的模样呢,一眨眼就这么大了。”

乾隆也笑了,接着道:“也是时候该成家了。”

云梧一愣,“这离大选还有一年呢……”

乾隆叹了口气,眼里有些黯然,“朕怕是等不到了。”

“皇上说什么呢,”云梧立刻下意识反驳道,“这种话可不能乱说,您可是要长命百岁的。”

看着她笃定的样子,乾隆不由心下一暖。他笑了笑,“好,朕不说。”

他顿了一下,“不过十一跟十二的婚事不能拖了,这两年朕也看了,都是稳重的好孩子,也都该成家了。”

云梧心乱如麻,没想到乾隆会突然提起这个。她想找些理由继续拖延过去,可如今不比两年前,年纪小这个理由是怎么也没法用了。

她嘴巴发苦,“两个孩子是我亲手带大的,成婚了便要出宫建府,我是真舍不得……”

“这个不用担心,成婚后两个孩子继续住在家里便是。”乾隆道。

云梧说不出话了。

总是早有这么一遭的……云梧心里苦笑,不过十六周岁,已经比十四周岁强上不少了。

她打起精神问道:“皇上可有人选?”

乾隆问:“上次大选留牌子的几个秀女,你可有看好的?”

云梧答道:“叫了几回她们进宫陪我说说话,都是好姑娘,只除了那位他他拉家的姑娘……”她想起什么皱了下眉,“是个掐尖儿好强的,怕是不合适做皇子福晋。”

乾隆点了点头,“那富察家的女儿和蒙古扎萨克亲王的女儿,都还合你的意?”

“富察家的女儿自不必说,果真是孝贤皇后的侄女儿,善解人意、文采出众,没有堕她姑母的名声。”云梧笑道,“至于博尔济吉特氏,也是个好的,面上稳重大方,私下里性子却颇为活泼,挺有意思的姑娘。”

乾隆又点了点头,“依你看,富察氏指给十一、博尔济吉特氏指给十二如何?”

云梧闻言心中大惊,乾隆这是什么意思?

富察氏先不说,单说博尔济吉特氏。她出身蒙古阿巴噶右旗,父亲叫索诺木喇布坦,是成吉思汗异母弟弟别里古台的后裔,雍正初年袭了祖上传下来的郡王爵位,后来在清军征准噶尔部时立下功劳,于乾隆二十年晋为亲王。

之后索诺木喇布坦在平青衮杂卜叛乱中再次立功,乾隆数次对其褒奖议叙,还曾赏赐过金黄缰紫缰。每年乾隆宴请外藩时,索诺木喇布坦都能排到前位甚至第一,可以说在蒙古王公中,地位圣眷超过他的人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