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大嫂脸色难看,哪怕是苏泽适留下了礼物和钱财都没能缓和下来。
平常公婆在家她觉得自己被压了一头,成家近二十年还不能当家作主,过得憋屈。可真让他们离开又舍不得了,倒不是俄日了什么孝顺,仅因为婆婆身体好,算是个劳力,公公哪怕不能干什么重活,可他当了多年村干部,多数人都给面子,要做什么都容易许多。
看她的样子苏泽适就能猜到她什么想法,完全无心理会。不管大嫂如何,不触及他就没有干系。
再说了,她是贺保军的妻子,给贺家生了两个儿子,他说什么都不可能顶用。
贺大嫂说不上大奸大恶,却也没那么善良。她就是多数农村妇人的样子,倾尽全力为自己的小家,可她的小家中却不包含公婆。
平日里看在丈夫孩子的面上对老人不会有什么大不敬之举,但真到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恐怕不会尽心尽力。
公婆丈夫都决定了,她自然没什么话说可也不用希望她能有什么好想法。
商量妥当,众人便回去休息了。
夏日乡村的夜晚,哪怕到处可见蚊虫,“嗡嗡”的叫声难得没引起苏泽适的心烦。
感受着空气里的热意,妻子也了无睡意,索性坐起来拉着她说话。
“爸妈决定得有些仓促,也没时间再去舅舅那边看看,咱们是不是缓几天?或者托人带点东西?”
有些诧异地转过了头,贺小枝也坐了起来,“你不知道咱妈跟外祖家关系不好吗?”
借着月光见到丈夫摆动明显,接着解释,“当初他们想将妈嫁给一个老光棍换彩礼,要不是遇上爸,妈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这一点系统传输得记忆里还真没有,苏泽适就有些奇怪为什么原主和贺小枝成婚的时候没见她外祖家的人呢。
要是这样,应该还不至于跟娘家断绝关系吧,毕竟,农村普遍会认为贺母嫁给贺父是有了好归宿,不管父母死活绝对会被唾沫淹死。
正准备问贺小枝自己就为他解惑,“要是这样就算了,但当初他们还想把哥哥丢了,让爸妈过继我表哥。”
饶是苏泽适都被这番话雷得外焦里嫩,这是什么样的人间奇葩才能想出的损招?脑回路简直清奇。
“不……不至于吧?”苏泽适有些迟疑,一般智商正常的人都干不出来这事。
贺小枝冷笑一声,“你怕是不知道我两个舅舅有多坏,他们觉得我爸有钱,过继儿子后就全是他们的,还能将我嫁出去换彩礼。”
感受到丈夫的怒意,她倒是还有心情安抚他,“你急什么,这不是没成吗?事情远不止这些,反正妈已经下定决心不理他们,咱们还少了许多麻烦呢。”
一口气在胸口梗住,苏泽适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真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哪处都不缺极品亲戚。他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庆幸贺家苏家都没这样的人。
夫妻俩说着话,感觉困了才睡下,酣然无梦。
天上明月皎皎,洒落的月光竟不知是给人间添了一抹清冷还是象征人间清辉,它置身人外,任世事变迁、人善人恶,自岿然不动,只任一切自然推进。
依旧是早上,苏泽适带着一家老小回海城。
两个小家伙依依不舍地跟哥哥姐姐告别,稚童的友情最容易建立,短短几日便离不开了。
晨晨转身抱着爸爸的大腿撒娇,“爸爸,咱们不能将哥哥姐姐一起带走吗?”有心耍赖,却又害怕爸爸平常的严厉。
见爸爸没有动作,转向外公外婆,“我们带他们一起去好不好?”
苏泽适看得好笑,小兔崽子,居然还知道扯虎皮了。
不管他有多可爱,该拒绝的不会有改变,“马上要上学了,要是哥哥姐姐愿意,你可以请他们放假的时候去玩。”
闻言,几个孩子的眼睛都是一亮,齐刷刷地看着贺保军和贺大嫂。
贺大嫂倒是没拒绝,“放假了你们还记得就去,要是谁考试不及格的话就不用说了。”
她想的是:公婆都要去那边了,孩子们去玩几天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话说回来,贺大嫂纵有千万个不好,在重视孩子学习上没什么值得寇病的。碍于农村的条件,无法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可只要他们学习有需求,她从来不会多说一句,就连苏泽适都不得不佩服,农村可少有这样的母亲。
分别过后,在朝阳的照耀下缓缓前行,终于踏上了开往海城的火车。
不得不说,人多力量大是没错的,加了贺父贺母,苏泽适和贺小枝都轻松了不少。
唯一让苏泽适有些无奈的是,不论他们怎么劝说,贺母依旧几乎将家中他们惯用的东西全部带上了,以至于他们又是大包小包地上车。
两个孩子这段时间坐车太多,早就没了对火车的好奇,上车就睡觉,倒少了许多闹腾。
到了海城,苏泽适带着家人直奔小院。
忘了提了,林老师和方老师已经搬去跟儿子住了,小院卖给了他们,省了不少精力。
说起这事苏泽适就无比庆幸,好在他一直没停下过敛财的步伐,要不还真拿不下这座小院。
小院在学校附近,几乎花尽了他的积蓄,这几个月才有了一些存款,却也让他暂时不用想京城的房了。
说起房子,绕是苏泽适也对京城的房子眼馋无比,要是哪天运气爆棚能拿下一座四合院,才真是惠及子孙。
不过这也就想想,按他现在的状况,就算有四合院出售他也买不起。
贺父贺母还是第一次来小院,第一眼贺母就喜欢上了,“这院子真不错,住咱们一家绰绰有余。”
贺父指着院子里的花,一阵不满,“那么大一片地,种菜多好,养这些无用的。”
苏泽适赶紧劝道,“那是以前两位老师养的,还是先不要动它们吧。您要是有心,其余的地方随您种。”
背着手往里走,贺父也没有为难,“那就算了。”
来之前他还担心能不能习惯,见到小院后却没了担忧,他也只是不习惯住逼仄的楼房而已。
第68章 年代文的渣知青(完)
四季万物随着时间的流逝无限变化, 国家兴兴向荣,小孩子慢慢长大, 成年人慢慢变老,是世间恒定的规律。
苏泽适一家的生活就在一天天的平凡中慢慢度过,曾经的悲惨远离善良的人们,留存的是无限的温暖。
从安顿好家人到远上京都,苏泽适经历了挣扎,经历了离别,却始终无悔
他没有雄心壮志,却也不曾自甘堕落,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是他一开始就为自己定下的基调。
贺小枝在学习上有一种独特的恒心,得了家人的支持后,一直念完了博士,随着丈夫的脚步定居京城。
孩子们渐渐成长,抛却了胆怯,探出头摸索未知的远方, 直到脱离父母的怀抱。
“妈, 你别催了, 我看见姐姐和男生吃饭了, 你催催她”, 说话的是苏晓晨, 明显的祸水东引。
看着翘着二郎腿吃水果的弟弟,苏晓玲气坏了,“你才有女朋友了呢,那不然为什么会有人给你发暧昧短信?”
姐弟俩齐齐转头看向门口的母亲,期望自己能逃过一劫。
贺小枝一边放外套一边说话,“你们啊, 就是冤家,多大年纪了还不成家?我见你们一面还难,不催了还不行吗?”
说起这个她就头疼,要说她跟孩子他爸都开窍挺早,怎么到了两个孩子身上就是三十了还没个女/男朋友。
进屋就见苏泽适还在拿着文件看,忍不住嘀咕,“早先你说要让他们自己决定,做父母的放开手脚就好,免得受埋怨。可你看看这不管还行吗?”
他调回来后就没那么忙了,放下文件陪妻子说话,“你说得对,就得催,不行你去小区帮他们看看有什么相亲活动也成。”
妻子这两年脾气不太好,给她找点事情做他就轻松了许多,是以卖起孩子来毫不手软。
“你以为我不忙吗?谁愿意管闲事谁管”,说完踢踢踏踏地出门,孩子难得回来,她下厨做两道菜。
眼见着母亲进了厨房,姐弟俩互瞪一眼,尽皆是对对方出卖自己的不满。
姐弟俩也是有意思,小时候有什么事情都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直到被催婚的时候,都恨不能对方冲上去给自己当炮灰。
在苏晓晨看来,就是爸万事都不想让妈操心她才闲成这样的,他又不是不结婚,有什么可催的?
幸亏苏泽适不知道儿子的想法,不然他非得好好让他知道一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他一直觉得自己亏欠妻子良多,多年驻外,家中一应事务都交给了她,光是这些琐屑就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还得时不时操心他。
所以他才会在调回来后万事皆听妻子指挥,尽力让她松快一些。
端着一盘盘家常菜出来,贺小枝心中高兴,“你们到底是忙什么,忙到回来陪你爸和我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
“不是,妈,你这话就冤枉人了,只要有时间我们哪里不回来了,一周两天还不够吗?”苏晓晨怪叫道。
见妈妈有收敛一点的意思,苏晓玲得寸进尺,“要是您不给我介绍那些‘青年才俊’了,我保证天天回来吃。”
当她愿意自己做饭呢,不就是怕回家了要面对母亲无时无刻的狂轰乱炸嘛。
原本还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应该少唠叨一点的贺小枝一听这话立马翻脸,“那不可能,除非你们不认我这个妈了。”
感受到饭桌对面传来的冲天怨气,他更为苦口婆心,“不光我催,你爷爷奶奶也一直盼着呢。”
姐弟俩简直生无可恋,偷偷给爸爸使眼色。
觉得差不多了,再说姐弟俩该真不敢回家了,苏泽适给妻子夹了一块红烧肉,“我喜欢这个,你尝尝?”接收到妻子的怒意,赶紧转移话题,“对了,最近不是放假嘛,咱们要不回家看看?”
贺父贺母在海城住了两年,最终却不愿意跟着他们来京城,一度让夫妻俩觉得遗憾。
苏父苏母更不用说,连海城都不愿意,更别说千里之外的京都了,留在家中自得其乐。
值得庆幸的是,四位老人的身体都还硬朗,留给了苏泽适夫妻尽孝的时间。
尽管他从一开始就做好了长期离家的准备,依旧时不时会想陪伴家人,直到去年才下定决心调回来有了更多空闲时间。
果然,提起这茬贺小枝就忘了生气,“是该回去看看,我明天出门买些东西”,又转向明显松了一大口气的儿女,“你们也许久没回去了,要不要一起?”
哪怕知道回去就会面对更为猛烈的催婚浪潮,姐弟俩依旧忙不迭地点头,对于几位长辈,他们是亲近的。
……
仿若眨眼之间便是沧海桑田,苏泽适面对波折更为坦然。
从催着孩子们结婚到带着孙子在楼下散步,曾经的日子仿佛还在眼前,逝去的人却不会回来了。
前半生忙忙碌碌,退休后才得空陪伴家人。
贺父贺母去世后,苏父苏母最终还是顾忌着不想耽误孩子们的前程,同意搬到京城。
几十年的时间,足够二老从最开始的对儿媳颇多意见变为喜爱。
人心都是肉长的,孙子孙女小时可爱,大了一个当老板一个搞投资,都有出息,谁都不能昧着良心说这个母亲不称职。更何况,多年下来,时常回家探望的也是儿媳,亦说不出不孝的评论。
到了到了,苏泽适倒发现父母待贺小枝比之待他不仅不差,很多时候还远远超出了。
所以说,以真心换真心从来不是天方夜谭。
他不止一次地庆幸自己有缘与贺小枝相遇并共度一生,她是合格的母亲、合格的妻子、合格的儿媳,对家人真心相待,付出良多,让他不忍错付。
孩子长大了,要离开父母的怀抱,父母老去了,不得不抛下他们舍不得的孩子,能一直相伴在侧的,只有丈夫和妻子。
苏泽适与贺小枝婚后几十年间基本都是聚少离多,直至年过六十方才有时间享受生活。
苏泽适在庆幸,殊不知贺小枝也在庆幸。
年少时她期盼风花雪月,不顾一切地嫁给了多数人都不看好的知青,面对过现实的残酷后,坦然接受平淡,并最终将其认定为归宿。
事实证明,她是对的。
夫妻相携相伴一辈子,难免磕磕碰碰,丈夫却连对她大声的时候都没有。
丈夫时常说自己亏欠了她,可贺小枝不是这样想的。
她之所愿,从来不是一个听话的丈夫,而是一个有决断、敢担当的男人,他立于她的身前,成为她追逐的标杆,陪伴她的成长,乃是一大幸事。
他们送走了两边的老人,看着孩子们渐行渐远,扶持着对方渐渐老去,时间给了他们的幸福最好的见证。
直至生命的尽头,贺小枝苍白着脸看着丈夫,“相信我,你对我从来没有亏欠,我亦不曾为你自己所认为的错误而怨恨。”
到了此时,苏泽适心中有些空落落的,他知道,真正告别的时候又到了。
听着妻子弥留之际的话,心中尽是不舍,“我知道,从一开始,我想的便是拥有安稳的一世,咱们做到了。”
的确,他们夫妻一人从政,一人当了教授,都不曾成为轰动一时的大人物,至多说一句合格。但苏泽适却知足了,惊天动地不足惧,细水长流才是真。
原主造成的伤害他尽力弥补了,在此过程中享受家人带来的温暖,尽力过好日常的琐碎生活,祈求一世安稳。
扫过病房外的小辈,贺小枝握着丈夫的手越来越松,“嗯,我不后悔,安稳就是最好。”
直到妻子的呼吸声再也听不见,苏泽适才缓缓放开了交握的双手,抬起头,喊了一声,“都进来吧。”
处理好妻子留下的一应事务后,苏泽适终于躺在了居住多年的房间中。
此时此刻,他记得最清晰的居然是那个打开院门的陌生又熟悉的身影,她说,“你回来了啊。”
苏晓晨发现父亲安详离世后,叹息出声,“我就知道,爸爸不舍得放妈妈一个人的。”
此世情缘了,苏泽适荡在空中,最后回望了一眼熟悉的一切。
【记忆封存,继续任务】
作者有话要说:脸上长了个大包,半张脸都肿了,没想到会那么严重,先日更吧,缓两天补
第69章 穿越文的凤凰男(1)
苏泽适睁眼的一瞬间被刺目的红光迷了眼, 周围闹哄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