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闺门心计》TXT全集下载_5(1 / 2)

祝祥渊茫然地回道:“还需要继续了解吗?我已经照君儿所教给安掌柜去信了,药方也给了,既然君儿认为安掌柜靠得住,我们再接二连三的询问怕是不妥吧?”

祝妤君抿了抿唇,罢了,父亲一点不懂打理产业,肯去一封信已是不易,而且换个角度想,父亲介入太多,反可能让伯祖父、三伯父等人起疑心。

“嗯,爹说得对,安掌柜办事极稳妥,问多了倒显得我们不信任。”祝妤君状似不经意地走到案几旁,拿起祝祥渊摆在印台旁的寿山石刻章把玩。

祝祥渊道:“正是此理。”

祝妤君笑道:“不过安掌柜年纪大了,爹有去安阳城,还是该常看望。”

祝祥渊点点头,“那是自然的。”

祝妤君随手抽出一张空白宣纸,拿印章在宣纸上盖个章,“爹刻的小篆真漂亮,平日书信落款是用此印章吗,改日教教女儿刻章。”

“是用此印章,刻章要大力气,你虽能书会画,但刻章不行,若喜欢,改日为父得到好石头,为你雕一块。”祝祥渊不疑有他地说道。

“好啊,爹不许食言。”

祝妤君眉眼含笑意,端端站于案几旁,如生于空谷里的一株幽兰。

女儿卓绝的气质令祝祥渊很满意,有女如此,儿子不争气,他也不遗憾了。

二人说话间,祝妤君又抽出几张宣纸,拿父亲的刻章连戳几下。

祝祥渊终于察觉爱女动作,嗔道:“印章不能胡乱玩,快放回去。”

祝妤君吐吐舌头,又摸了会刻章上雕的骏马,依依不舍地放回印台。

祝祥渊要令祝妤君将盖了他印章的宣纸销了,书童进来通禀,言六少爷求见。

“明谦从安阳城回来了?”祝祥渊顾不上管印章,让书童快请祝明谦进来。

祝妤君趁父亲不注意,将宣纸折起,全部藏进袖笼。

“贤侄何时回来的。”

祝祥渊迎了祝明谦进书房,不等祝明谦回话,祝祥渊又忙不迭地提及那首诗,“昨日我去醉仙楼,誊回诗魁之作,诗被你六妹修改后,有了诗圣的气韵。”

“侄儿昨日过酉时才进府邸,今日休息不必上学,过来寻五叔。”祝明谦恭敬地回道。

祝妤君从桌案后走出向祝明谦见礼。

祝明谦看向祝妤君的目光仍旧淡淡的,五叔夸六妹懂事不少,他也对六妹在画上添的那几笔认同,但自从上次在书房外遇见,次日他便随先生去安阳城听学,直到昨日才回。

没有直接接触和更多了解,祝明谦不会轻易改变对他人的看法。

叔侄志趣相投,讨论起诗会上趣闻,祝明谦看完诗的第一句亦是夸他五叔的字又有进益,接着才开始品诗,得知祝妤君改的两处,赞许地朝祝妤君点点头。

“贤侄,是不是不同凡响,不愧为我祝某人的女儿。”祝祥渊与有荣焉,毫不吝惜地夸赞祝妤君。

“确实不一般,六妹有此悟性,侄儿很惊讶。”祝明谦说道。

饶是经历两世脸皮厚,祝妤君也不好意思听别人直白的当面夸赞。

祝妤君不屑假惺惺的谦虚,琢磨着反正已拿到父亲印章,她不如早些回去。

祝妤君一边向书房外走,一边准备开口告辞,忽听见祝明谦说道。

“五叔给侄儿看好诗,侄儿也从安阳城带回了好东西,在安阳城时,侄儿接到谢家请帖,前往拜访,有幸与谢家三公子对弈一局,谢三公子棋艺精湛,侄儿虽败却受益匪浅,侄儿特意将那盘棋记了下来……”

祝妤君停下脚步,眉梢微挑,谢家三公子谢子钰,是她上一世心悦的人。

第19章 棋艺

谢家和祝家皆为北地新贵,祝家靠炮制药材和药田发家,谢家则经营酒楼、绸缎庄,在南方有茶山,还有几十支与外族贸易的商队,论实力和底蕴,谢家比祝家强。

至于谢子钰,是谢家孙辈里最出色的。

谢家老太太是三太太郭氏的亲姑母,前世郭氏在祝妤君十三岁生辰刚过不久,邀请谢家人到祝家做客,祝妤君看见谢子钰的第一眼,就红了脸。

谢子钰站在祝家庭院一株初结蕊花的槐树下,阳光自叶缝间隙落在他浅蓝色袍杉上,映照出精美的云海纹样。

谢子钰听见脚步声,偏头望过来,嘴角笑容如沾染了桃花甜香的春风。

祝家男子生得可算俊朗,但站在谢子钰身边皆黯然失色。

祝妤君第一次见到如此精致清俊的郎君,心如小鹿扑通乱撞,甚至不敢上前与谢子钰见礼,转身逃走。

她对谢子钰的心事很快被五小姐祝妤婷传开,三太太郭氏一直逗她,言要去谢家见姑母,为两家求一门亲事。

那时小张氏已因病去世,祝祥渊又遭牢狱之灾,精气神大不如前,祝妤君的亲事‘理所当然’由祝老太太和其他长辈做主。

祝妤君听到郭氏调侃,羞得直往祝老太太身后躲,她满心感激三伯娘,对谢家、对谢子钰充满期盼。

谢子钰在祝家住小半月,祝妤君也鼓起勇气与谢子钰说了话。

她不知道谢子钰是否听到什么,也不知是不是自己自作多情,她总觉得谢子钰看她的目光很深沉,笑容更温柔。

不久谢子钰离开祝家回安阳谢家。

从她十三岁到及笄的两年,两家人仍有互相串门,可祝老太太和三太太郭氏再未提过替她与谢家三公子说亲一事。

接着瓦刺入侵,北地一片混乱。

在东府人设计下,她被鳏夫宣府指挥使邓长诀看上。

她被捆缚着送去都护府,谢家与祝家却真要定儿女亲事了。

谢家是三公子谢子钰,祝家是五小姐祝妤婷,两家交换了庚帖,相继迁往江南。

再后来,祝妤君趁乱从都护府逃出,遇见两位恩师,跟随恩师游历,游历中听说祝、谢两家并未完婚。

谢家退亲,转而求娶了江南一带望族杨家的嫡女。

祝妤婷气不过,去谢家大吵大闹,失手杀了一名丫鬟。

传将出去,原本指责谢家的世人,开始骂祝妤婷泼辣狠毒,替谢家庆幸没有娶一位泼妇过门。

谢子钰赴京考中进士,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双喜临门。

谢家很快在江南站稳脚跟,祝家东府则坐吃山空,没落下去……

祝妤君沉浸在思绪中,直到父亲喊她才回神。

“君儿,你要去哪里,这盘棋颇为精妙,你过来瞧瞧黑子该如何反败为胜。”祝祥渊见女儿站在门槛处发呆,猜测女儿是在欣赏院子里他亲手栽培照料的君子兰。

“好的,爹。”祝妤君应道,面上笑容轻松。

前世害她、害爹娘的是祝家东府人,她没有怨谢子钰,至于谢家退亲,她亦能理解,祝家东府人离开祖辈创下的基业,就是糊不上墙的烂泥,谢子钰作为谢家最得意的孙辈,怎能被祝家人拖累,况且祝妤婷的性子着实差。

经历了那么多事情,她对谢三公子的小女儿情怀早已烟消云散。

祝妤君收回思绪,走到棋案旁,叔侄二人在照图复盘,复完棋盘,祝祥渊和祝明谦先研究一番。

祝祥渊赞叹道:“少年人不简单,谢家三公子棋术精湛,怕是比君儿还强一些,过几日我到安阳城要去拜见谢三公子,向其讨教一番。”

祝妤君本来没打算吭声,父亲与六哥这对半斤八两一起讨论才能热闹,但听见父亲胡乱下定论,言谢子钰比她强,心里不舒服了,她的棋艺传于闻老先生,怎可能不如谢子钰。

棋艺高低悬殊巨大都看不出来,难怪她陪父亲下许久棋,父亲棋艺都没进益。

祝妤君掩嘴轻咳一声,端起茶碗润嗓子,开始指点棋局。

“对弈时六哥是执黑子,黑子要反败为胜很容易。”

祝妤君说完飞快地在棋盘上落子,黑、白各走五招,局势即被扭转。

祝妤君朝叔侄二人摆手,阻止二人说话,同时收回她先才落的子,继续道:“其实谢家三公子之前有不少赢的机会,但他都将白子下在了其它位置。”祝妤君随手指出四、五处,“也不知是谢三公子棋艺与六哥差不多,还是谢三公子故意让六哥。”

祝妤君不急不缓地将话说完,棋艺孰高孰低显而易见。

祝祥渊和祝明谦这对叔侄半晌没回过神来。

祝妤君不担心父亲被她实力碾压后会生气,父亲是真君子向来不耻下问,还会为她棋艺胜过谢家三公子而高兴。

如此想着祝妤君眯眼向父亲讨夸奖。

祝祥渊竖起大拇指,“为父眼拙、为父眼拙。”表示服气。

祝明谦对祝妤君亦是刮目相看,除了棋艺,六妹难得的性情真挚,强便是强,不会假谦虚或者藏着掖着。祝明谦垂首略思索,询问道:“六妹认为谢三公子故意让子的可能性大,还是棋艺仅比我强一些。”

祝妤君如实道:“单凭棋路无法定论,要亲眼观看对弈,再由对方神情以及目光所落之处,手执棋时是否犹豫……等等各方进行判断。”

“六妹说的有理。”祝明谦点点头,不再深想,因为不管谢子钰是不是故意让他,府里有棋艺过人的六妹,他完全没必要向谢子钰讨教了。

祝妤君应邀陪父亲和六哥对弈了两局,在书房用过午饭才告辞回碧云居。

祝妤君回内室换上居家常服,周嬷嬷从外头回来。

当着麦冬的面,周嬷嬷唤了两名身穿粗布衫,年约十三、四岁的女孩进来,“小姐,奴婢照五太太吩咐,上午去寻了牙人,选出两位适龄丫头,她们皆是家中贫穷被父母卖出去的,小姐若得空便挑一挑,有合眼、机灵的,留在身边伺候。”

第20章 本事

昨儿才交代的事,周嬷嬷今日便办妥,祝妤君朝周嬷嬷感激地笑了笑。

之所以说成是五太太吩咐,是因祝妤君不想郭氏等人以她少不更事为由,将她新挑的丫鬟赶走,除此之外,她要让郭氏知道,她房里的事愿意小张氏插手。

周嬷嬷令两名女孩走到祝妤君跟前,二人皆生得瘦弱,其中一名眼睛亮亮的,脸上表情丰富,时不时鼓起脸颊似乎很惊讶,察觉到祝妤君目光又低下眉眼显得乖巧;另一名则沉稳,双手垂放一动不动,目光发直,旁人瞧了会觉得木讷。

祝妤君仔细地打量二人,笑道:“嬷嬷挑的不会错,都留下吧,你们叫什么名字。”

“小的叫香巧。”

“小的叫春桃。”

两丫头惊喜且惶恐,往后她们能住在大院子里,再不愁吃穿,而且主子听声音是性子极好的,她们照周嬷嬷交代,用心伺候主子定不会错。

“小姐可以为她们赐新的名字。”周嬷嬷笑道。

“不必了,名字很好听,嬷嬷教教她们,以后放在我身边伺候。”祝妤君道。

“是。”周嬷嬷躬身应下,带二人下去洗漱换衣衫。

替祝妤君从外面买新丫鬟一事,周嬷嬷一早去琉璃院禀告了。

小张氏本想将身边丫鬟送给祝妤君,但周嬷嬷照祝妤君教的话回绝,只请五太太到时帮忙将新丫鬟登记入琉璃院下人名册。

……

待周嬷嬷出去,一直站在祝妤君身后乱转眼珠子的麦冬忍不住了。

她见小姐不但留下人,还要放在身边,紧张得不行。

“小姐,那两人呆头呆脑的,哪配得上伺候小姐,小姐身边短一人,可以让老太太或三太太再送人过来,老太太和三太太挑的,不比外头好千百倍吗。”

“原先我母亲身子不好,才事事麻烦伯祖母和三伯娘,现在母亲身子好转,碧云居该由母亲打理。”祝妤君淡淡地瞥麦冬一眼,“我瞧她们挺老实本分,怎么,你不满意?”

麦冬讪笑,她一个当奴婢的哪有资格不满意,小姐是在让她闭嘴呢。

麦冬心里不踏实,见小姐开始看书不需伺候,寻了个由头离开。

麦冬刚走一会,周嬷嬷带换好衣衫的香巧和春桃进来。

“小姐,麦冬出碧云居后拐去桂兰院了。”

周嬷嬷不满地说道,她还以为麦冬在经过茜草被逐一事后会收敛,会知道谁是真正主子,如今看来,还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让她去吧,我想试试她,若她肯表忠心,不与桂兰院往来,我会保下她与她的家人,若她选择三太太,我与其天天看三太太装模作样,不如直接撕破脸面。”祝妤君说罢看向香巧和春桃,换上祝府丫鬟惯穿的鸦青色襦裙,二人精神不少。

趁没有外人,周嬷嬷细细说道:“小姐,她们瞧着寻常,却都有些本事。”

祝妤君好奇地抬起头。

周嬷嬷先将春桃牵到身边,“这孩子细胳膊细腿,力气却很大,奴婢早上到牙人后院,她正在推磨盘,转着圈儿呼啦作响,咱们庄上的毛驴都没这劲。”

比毛驴有劲对于春桃来说是夸奖,春桃得意地晃了晃脑袋。

祝妤君一眼知春桃是天真没甚心眼的,力气大在女孩儿身上是稀罕的优点。

周嬷嬷又指了指香巧,“小姐别看她愣,做事却不死板,还识字,据说是自个蹲在附近私塾的窗棂下学会的。”

穷苦人家会识字的女孩子少见,自己去旁听学习的更难得,由此可见聪明和勤勉。

祝妤君很满意,细细地叮嘱了二人一番。

“奴婢往后只听六小姐吩咐。”春桃开心地说道。

祝妤君道:“离夕食还有些时辰,你们从外头进来大约饿了,先去吃些案几上的点心,待麦冬回来,你们再跟着她学厢房里事务。”

二人确实很饿,尤其春桃,力气大吃的也多,肚子早咕咕叫,可她们听说大户人家规矩大,小姐的点心当下人的能碰吗?

周嬷嬷猜到二人心思,笑道:“去吃吧,六小姐脾性好规矩少,只要你们没有外心,不像某些吃里扒外的家伙,小姐会待你们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