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51章(1 / 2)

人们都皱起眉头, 似乎对前往武元暂避这一方案都有些疑虑。

第二条路,就是所有人留在桃源寨里,团结一心, 听我的指挥,守住我们大家的桃源寨。贾放亮出了他的底牌。

王二郎两只拳头攥得紧紧的,砰的两声敲在桌面上。赵五光早已站起身大声道:这还用说!贾三爷,您问这话做什么?难道您觉得寨子里哪个人不愿意听您的,不愿意守住自己的家了吗?

这个容易激动的年轻人站在贾放面前这样反问贾放,一时间眼睛里竟然亮晶晶,眼泪汪汪的,似乎贾放的问话给他的自尊带来了不小的伤害。

其他几个老成持重的,却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沉默着望着贾放,等着他的进一步解释。

贾放说:我这么问大家,是因为这次山匪杀个回马枪,可不比当初只是小打小闹。甚至于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一定能护住所有人周全。这事情有风险,如果做不到人心齐,那就索性别费这个劲儿,趁现在还来得及,大家赶紧逃吧!

贾放说这话,也是一种激将,同时他也要看眼前这些重要人物态度如何,众人能不能聚拢了一条心,奔着那个共同且唯一的目标而去。

陶村长和其他四个村长相互看看。陶村长先咳嗽了两声,道:贾三爷,老汉先表个态。老汉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是看着从当初的小村子变成了现在这个寨子。这里是老汉的家,相信桃源村的所有人都和老汉一样,只要有一分的希望能守住,就会留下来守在这里。

桃源村的人,都听您的,绝无二话。陶村长先表了态。

我们也是这话!其他四个村长跟着道。秦村长顿了顿又补充:自打从余江迁到这儿,我们这些人受您的恩惠太多了。您给我们治病,让我们在这儿扎根,给我们营生,给我们地种这就是我们的家呀!

是呀,为了自己的家园,哪个儿郎不愿守卫自己的地方?哪个甘愿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苦建起来的基业付之东流?

贾三爷,我们听您的!几个村长都拍了胸脯。我们村里所有可用的人,全都听您差遣。

贾放听了便点头:那么就决定了

他还没说完,便觉得两道热切的眼光正紧紧地盯着自己,一回头便瞧见了桂遐学。这个家伙一对眼眸亮亮的,眼里写满了兴奋,见到贾放的眼神转了过去,桂遐学登时笑道:贾三爷是不是已经有了主意,知道怎样才能防御山匪了?

贾放忍不住想要扁嘴,心道:这家伙快成精了。

他一点头,随手铺开了桃源寨的舆图武元县城里有一座整个南方地区的军事沙盘,但是不方便带过来,他随身带来桃源寨的,就只有舆图。

贾放伸手在舆图上指点:我的打算是:趁着大股山匪还有几天的时间,我们在桃源寨四周,筑几道高墙,将桃源寨围成一座城池。

在场所有人听见,都是当场表演倒吸冷气,连最年轻气盛的赵五光和王二郎也不例外。

最心直口快的赵五光白了一张脸:贾三爷,您这不是开玩笑吧!

桃源寨四周,修一座城墙,那岂不是得绵延二十余里。

只剩这几天的功夫了,咱们说什么也不可能来得及呀

唯有桂遐学露出笑容,他伸手作势去拦旁人,咋咋呼呼地说:贾三爷这么说,必定有贾三爷的道理。大家先别急,先听他老人家说完。

贾放看了一眼桂遐学,将眼光重新放回到面前摊开的舆图上。

桃源寨是一个盆地,四周多山。桃源村、新余村、新余三村后面都是背靠陡峭的山丘。这个盆地有两个出口,一个是早先倒掉的太行与王屋,还有一处就是青坊河。

如果桃源寨要修城墙,完全不需要像武元县那样,修一个方方正正,或者一个正圆形的城池。桃源寨只需要将这五处的低洼地段,修上五段墙,再加上扼守要道,就能将整座桃源寨护住。

这是他观察大观园的院墙之后得到的启发。卷轴上大观园的院墙因势就形,随水势与山形的变化而变化;而现实中大观园是已经有了一部分院墙,如今要做的其实是为没有院墙的那几段修筑院墙,从而把整座园子的院墙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上一次贾放观察了山匪袭击桃源寨的全过程。他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桃源寨有太多开阔地带不利于防卫,而同样的,山匪们也只能从这些开阔地向桃源寨发起袭击。

于是他一伸手,拿起一枝炭笔,在舆图上画出了五条线段:在这五处,修五段城墙,总长在十一里左右。城墙高约一丈,随山形变化而变化,山形突然陡峭上升之处,城墙便自然与山融为一体。

关于城墙的这种设计也与桃源寨周围的地形有关。此处多喀斯特地貌,桃源寨周围多峰林、峰丛、孤峰,这些山峰多数也和溶洞里的石笋似的,直上直下,十分陡峭。桃源寨四面,便是好几座这样的山峰。这些陡峭的山峰之间,则是平地与道路。因此只要将这些平缓处建起屏障,还处于冷兵器阶段的山匪们就万万攻不进桃源寨内部。

而桃源寨内部,有田地有粮食,几乎是个能够自给自足的小社会。完全不惧与外界隔绝一段时间。

可是贾三爷,您也说了,总共有十一里的墙要修,而我们只有几天秦村长为难地说。

确切地说,三天!贾放帮秦村长补齐了他想说的。

会议室里,众人全都晕乎乎地望着贾放,一方面为他的执着与豪迈所感染,毕竟听贾放的口气就是在说:这又有什么难的?

另一方面人们又觉得他说的根本不切实际:万里长城修了十年三天,想要修出十一里的城墙,这怎么可能?

贾放继续说:我还没说完,我们是有更先进的筑墙方式的。大家还记得吗?青坊桥的桥墩是怎么筑出来的?

青坊桥的桥墩,是桃源寨的人们第一次见识铁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建筑,也是他们第一次采用浇铸的方法,而不是一块块地堆石砌砖,来建设大型建筑。

一提起青坊桥的桥墩,桂遐学的眼神就更亮了他就是因为那座桥,才与桃源寨结缘的。

对,我们有水泥,我们有混凝土,我们可以流水线作业。这不是一件只要人多就能完成的任务,这是一件依靠先行的生产方式和科学的组织管理才能完成的任务。

听到这里,赵五光已经把他那两只跟锤子一样的铁拳放了下来,大声道:反正贾三爷再往下听我也听不懂了。我赵五光现在的意见就是跟着贾三爷干就完了。

对,干就完了。一瞬间,会议室里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听候贾放分配任务。

贾放当仁不让,发号施令:总共五段城墙,我们有五个村,每个村负责一段。

最长的两段是青坊河畔的这一段,以及往武元县那个方向的一段。青坊河畔交给桃源村,毕竟那里离桃源村最近;往武元方向那一段交给新余村,目前新余村男丁的人数最多。其他三段,一村二村三村自行选择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