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章(1 / 2)

岳孝严和他对视了一会,不接陈三其他的话茬,直接说道:如果提供有用的线索,赏银一千两,但是记住,线索是要有用。

陈三窘迫,想钱早就想疯了,所以才冒死前来:我要五千两。

岳孝严当场答应,反正这个钱也是梁国公出:你的线索最好值这五千两。

陈三要的就是这句话,左顾右盼了一会,向岳孝严勾了勾手指头,让他到近前来:那个庙在梁公子出事前两天我也去过,只不过我觉得里边半夜点着一盏昏灯,影影绰绰的好像有两三个人,我当时宁可在山里碰上狼,也没敢进去。

果然!

岳孝严:你半夜去湘山里做什么?

陈三挠头:我八十岁的老娘那一段时间刚没,我是去上坟的。

岳孝严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谁正常人半夜去上坟:你看起来顶多二十五,你娘八十岁才死,是你娘五十五岁生的你吗?

看这小子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估计是半夜去山里几座像样的墓里偷东西的。

陈三跺脚,嘶了一声:我说官爷,我就是来提供线索的,你难道还要审了我不成?

岳孝严也确实不想搭理那么多,反正墓里的东西是早晚会被偷,死人也不会花钱了,给活人拿出去应应急也是应该的,就是这刨坟掘墓的事太缺德了。

你当时去那个庙附近,看到了什么人?

陈三牙一咬心一横:官爷,我看那几个人借着一豆烛光映出来的身影,身材高大,动作敏捷,好像是练武的,可是听说话又像是山东口音,应该是山东人。

岳孝严心思急转,山东人,练武的,半夜在庙里?这几个信息串在一起,也没有办法形成什么链条啊?那些人说话的内容是什么?

陈三说道:我没敢久呆,半夜在庙里连灯都不太敢点,估计不是干的什么合法的事,我当时还以为也是来偷陪葬品的,心想就算是碰到他们也未必是对手,只听到他们说只是在此暂时落脚,万事小心,事成了马上就要走。

岳孝严又问了一通,看来陈三只知道这一点,他留了陈三家里的住址,方便自己随时都能找到他,挥挥手道:你走吧,这些天万事小心,此事不能对任何人说起,我有情况再找你。

陈三郁闷了:我说官爷,五千两银子在哪里领?

这种大案子,苦主的家里肯定有赏金求线索,岳孝严招手叫来门口的岳九:岳九,你去带陈三,到梁国公府里领三千两银子。

陈三当即不满意了:官爷,你当官的可不带这么糊弄老百姓的,刚才说好的是五千两。

岳孝严不耐烦的白了他一眼,果然这人好看翻白眼看起来也自带那么点风流:我觉得你这些屁话不值五千两,快滚!要不说你扰乱公务,打你二十板子。

陈三气的转身就走:臭无赖死流氓。

被个街头小混子说成无赖流氓,无语。

不过越听陈三说,岳孝严心中越凉,外地口音、半夜呆在庙里,说明可能只是流窜到京城做其他的事,连个固定住所都没有,也许事情做完了真的已经离开京城了。

难道是梁小公子半夜撞上了别人干坏事,结果被杀了灭口?

这种流窜作案最难破案;而且如果远日无冤、近日无仇的话,那就更缺乏线索和联系的点,更难侦破;再加上天下大雨,一切线索归零,这案子可怎么破?

话说三千两都给多了。

好像无论大理寺怎么折腾,梁国公三公子的案子线索就是被埋在了重重的迷雾之下,无论如何也漏不出端倪。

梁国公化悲伤为愤怒,大理寺卿是干什么吃的?这么多差役整日里忙活,却一无所获,所以直接来了一个登门不走。

他夫人的心尖子一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更是整个人瘦了无数圈,不到两个月就花容失色、露出了老态,直接每日里带着人来到府衙里哭诉。

岳则群本来是兵部尚书,当大理寺卿就是兼任,如此一看觉得还是兵部尚书做起来有尊严些,而今大理寺不能破案,已经成了大都的笑柄了,费力不讨好的事他是非常不想干。

人嘛,精力还是要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每年死儿子的人多了,以前打仗的时候,一场战役下来,得死多少百姓的儿子,那些当兵的品性不是比京城种马的梁小公子好多了?全这么闹下去,大理寺也不用开门办公了。

岳则群转的快,直接请旨说已经多年未去过江浙整理军务,现在江浙的两江大营不知道水军发展的如何了,他作为兵部尚书,而今年富力强之时,有必要亲自去看看。

第5章 共情得好

至于大理寺卿这个职位,可以先由大理寺少卿代领一下。

当今陛下诚德皇帝心中暗暗骂岳则群,心想你躲了倒好,可是这大理寺两个少卿已经被梁国公参掉了官,名为平调实为降职了,还有谁能总领整个大理寺的事务?

你这明明就是想把大理寺卿的实职早点转给自己的儿子。

确实岳孝严已经科举入仕几年了,可是一直没有合适的职位给他,所以他现在还是挂名在翰林院,平时里帮着他爹办点案子,其实没什么实职。当然了,他想干什么、看上什么职位不重要,主要是不好的实职他爹岳则群看不上。

岳孝严吊儿郎当的不急,可是他爹岳则群急啊,他爹在兵部尚书的位子上要是解决不了二儿子的官位,那等致仕了马上人走茶凉,更解决不了了。

索性这回直接向陛下提出要出京查看军务,让儿子先代领事务,代领一段时间有了业绩,就变成了实领,就算是把大理寺卿这个位子让给了儿子。

这个位置也不是多肥,不过掌管刑律,任谁看了也得高看三分毕竟当官的谁屁股上全不干净,话说贪污、受贿、行贿、滥用点职权、办事不利、偷逃赋税等等官场上的明规则暗规则谁没干过?说不上哪天就犯在了大理寺手里,平时不烧香的话,等到出事了再报佛脚可就来不及了。

诚德皇帝聪明的很,他想了想反正岳孝严当年可是乡试、笔试和殿试的三料状元,而且武术也不赖,给个好些的职位也是早晚的事,直接一纸圣旨,将岳铮岳孝严提为大理寺少卿,先暂领大理寺卿的职务,假以时日,接任大理寺卿。

岳孝严升官了,不过刚上任就面对着这么棘手的案子。

谁死了并不重要,重要需要关注的是死了的人亲爹是谁。

这一日天色已经大亮,岳孝严从外边查了一夜的案子回到府衙,转着圈的找岳九,想让岳九陪着再到湘山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