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戏剧的想象力都这么丰富吗?
算了,吃饭吧。
“等一下,‘我不是那个意思’是什么意思,我说错什么了吗?”克雷格奇怪地问麦秋。
麦秋塞一口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进嘴里,登时差点被齁死,喝了一口水道:“你不需要为了安慰我说一些……那种话。”
克雷格笑了:“你认为我刚才说的都是在安慰你?那些话都是谎言?”
这次是被番茄酱齁到的麦秋:“……不是吗?”
“如果我要说谎,我会说‘你是第一名’,‘天才戏剧家’,‘你是为戏剧而生的’,像这样的话。或者是‘你的戏剧是我看过的最无聊的一部剧’,‘你的口音还不如我祖母脱掉假牙的梦呓’,‘看到你的表演我只想睡觉’……像这样,才是真正的谎言。”克雷格很有幽默感又极为浮夸地说道,“所以,现在我可以得到你的认证了吗?”
麦秋笑了出来:“是的,谢谢你,以及很抱歉我误会了你。”
克雷格翘起了二郎腿,假装高傲,很有范地对着麦秋十分优雅地举杯:“不客气。”
非常的Y国人,麦秋顿时笑出声来。
一顿让人难以下咽的午餐后,下午克雷格邀请麦秋也听一下他的课,麦秋答应了,她看到这次的人比上午公开表演课还多一些。身材高挑,西装笔挺的克雷格,站在课堂上,不像是老师,更像是华尔街精英。
他开始演讲,呃,讲课的时候,麦秋在底下悄悄地搜索了一下汤姆·克雷格本人。
从小就读于私立学校,XX公学,J大历史学学位,毕业之后到R校学习戏剧,从小角色开始一步一步走到现在。
——这几乎是Y国很多上流社会出身的演员模板经历,套出来的套娃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麦秋一想起她刚才可能跟一个不知道是公侯伯子爵巴拉巴拉的亲戚吃了一顿黑暗料理,而且他比她吃的还多,在饭桌上给她吹了一堆彩虹屁,就觉得这个世界神奇又魔幻。
克雷格的讲课其实跟演讲也差不多,他在说他毕业后的经历,非常惨。虽然他有一张很帅的脸,但他不想只做一个“男花瓶”,于是他去了L市西区的一些剧场面试,不是被无视就是被喷了回来,连一些小角色都被喷的体无完肤。
克雷格中间说了句笑话:“这就是你们的将来,恐惧吧。”
他说完众人都笑了,然后他又装模作样地说:“我没有开玩笑,现在你们就可以准备好纸巾了。”
全场再次笑成一片。
笑声中也伴随着一些思考,L市西区满地都是剧院,相比较来说,其实本地人对戏剧非常挑剔。以前也有新闻,哪怕是世界有名的明星过来演出,照样得不到观众全体起立鼓掌的待遇,因为演得不够好。真正能被观众接受的反而是那些戏剧界的大拿,在国外不算有名,或许在本地也不算太有名,但依旧被本地观众所尊重。
所以麦秋说克雷格在安慰她,这话是真心实意的。
在Y国,演员和明星是两种职业,演员就靠作品说话,明星是靠着绯闻和脸蛋,麦秋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应该算个明星。
但事实上,明星赚得的确比演员多。演员多是那些像是克雷格这样出身上流社会,从小就是精英式培养,家里不缺钱,对金钱没有太多欲·望的人,才会这样为了理想甘愿付出,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就像克雷格说的,在Y国想要从事戏剧事业,就要做好不被人所认识,有时甚至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准备。还有,做好被观众喷,被媒体喷,被自己人喷——在各种批评下学会成长——也依旧没有机会的准备。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英国人“刻薄”印象的由来之一。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必须有相应的专业精神,哪怕你不喜欢这个角色,甚至不喜欢表演,但只要你是一个演员,你就要下十分功夫去演好你要演的角色。
克雷格还在讲他为了避免“出卖男色”,在没有剧院肯要他的间隔还去做了一段家庭历史老师,顺便还帮学生编了一个舞台剧的剧本,他编的剧本在中学生中大受欢迎。不愧是学戏剧的,他说的绘声绘色,学生们笑得前仰后合。
麦秋几乎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张没被“欺负”过的脸,有着少年的纯真,和青年的热忱,不喜欢别人把自己跟著名的富商母亲和著名的演员父亲联系到一起——一位有些理想化又很善良的绅士。
难怪跟她说“实话”都那么婉转,很会体谅人了。
一会儿最好问问他那位口语老师电话号码是多少,不知道收费贵不贵。
她可以先把口音纠正过来,再去找小剧场应聘,唔,总觉得会被喷的样子。
恰在这时,麦秋的手机响了,她之前开了震动,现在正好悄悄地走出教室接电话。
有点意外又不是很意外的是,给她打电话的是魏永宁。
《人生书店》要开第二季了,他问她要不要参加。剧组倾向于原班人马,还是爱德华牵的线,还跟麦秋说,她的薪酬会比之前涨很多,而且第二季就是二十二集左右了。
按集数算薪酬,麦秋会赚得很多。
作为一个华夏人,适合麦秋又能表现的角色其实没有那么多,不然埃里克也不会打包三季那么签约了。
可是同样的,麦秋是有野心的人,她并不想被人框在“露西”一个角色里。
作为一个娱记,她见过无数明星靠着自己年轻时的“代表作”吃一辈子老本。到各个地方去商演,同样的角色,同样的歌曲,同样的人,赚的钱比普通上班族要多得多,实际上却毫无意义。
这么一想,她也算是个理想主义者。
不,她顶多算半个,因为麦秋此时想的是没有“露西”后她吃什么喝什么,身后还有欠债。而且Y国的消费水平真心很高,想自己买菜自己做,吃顿正常的饭都要比外面的炸鱼薯条贵得多。
还有工作室,麦秋每次回国都要有人帮着打理造型,助理暂时不请了,就算那样她也还要开工资。
还有各种宣传费用,不是说你用不到就不交了,人家可不管你用不用得到,不交给你限流,黑你的资料一天比一天多。
这些全都是钱。
黑料多的会影响商业价值,麦秋现在就指着代言费过活呢。她有点想叹气,华夏就是这么个环境,想保住钱包可以,没有热度,制作人不会理你,后面你就不要指望再演些女一号什么的了,剧本的可选择性也会少很多很多。
对华夏娱乐圈太过了解的坏处就是,随时失业这种焦虑感简直如影随形。
让麦秋像克雷格这样“一穷二白”的只为理想而奋斗,感觉她这辈子都做不到。
作者有话要说:不出门,多码一点,现在都不敢看新闻了。
晚安,么么哒!
第154章 试试
假期班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Y国的戏剧教育跟华夏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直接让你去实践, 而不是理论为先。
第一天上来就是一群人围在一圈直接读剧本, 莎翁的剧本,《第十二夜》。每人一句台词, 像是在做游戏。
后来麦秋的老师艾伦教授说,她从第一天就发现了麦秋的不同。
台词的发声、气息、胸腔的共鸣, 训练过的人和没有训练过的人很容易就能分辨,这就像平时说话和播音腔一样,就算是没怎么接触过的人也能听得出来。托了系统的福,麦秋从没有停止过这方面的训练。
等到正式排练时, 麦秋的形体动作水平又比别人高上一截。
Y国的戏剧氛围很重, 大部分学校都有戏剧课, 还有很多戏剧社团,戏剧表演。基本上都是这种直接实践的类型, 所以就导致每个人的表演都是无师自通, 老师会引导你,但不会直接指导你对与错,应该怎么做。
两种训练方式各有优劣, 一般来说,Y国这种学习,出来的演员会更浑然天成,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麦秋这种是典型填鸭式教育下的产物,最短时间内发挥你的特长和优点, 但因为有了林非波和系统,她把自己填到了极致。
大概Y国很少能找到像麦秋这样奇怪的戏剧学生了。
假期班期末演出,麦秋用跟话剧录像相比几乎是一个调调,一个阴阳顿挫,完全复刻的表演征服了三家剧场的经理。他们邀请她去剧场演出,其中一部还是表演莎士比亚,可惜她的老师并不为此感到欣慰。
“你对角色的理解并不浅显,但你需要多读书。光看版和现代英文版是不够的,那并不能令人真切地体会到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哲理、隐喻、韵律的美妙,我知道你每天都在听录音,没人的时候也会大声的练习,可这跟面对观众表演是两回事。你是我见过最勤奋的学生之一,勤奋可以帮你解决很多事,同样的,勇敢和求知也可以。”
艾伦教授提议麦秋读一年预科,在这期间她可以帮她列书单,等麦秋把她所要求的书都看完,并且能够理解后。她不仅会帮她写推荐信,并且还会帮麦秋推荐教授,或者干脆亲自带她。
“模仿是最快的学习方式,也是最难脱离的。一场成功表演的前提,你必须知道,这是你的表演,不是其他人的。”
预科一般是给专科学生或者本科成绩不够又或者语言不过关等等一类学生准备的,这个提议很符合麦秋喜欢的稳扎稳打风格,同时也给了她一定的喘息时间。但也有个前提就是,她要在九月份开学之前拍完《人生书店》第二季,否则学校是不会等一个迟到的学生的。而那样麦秋就要再空白一年,她已经不算年轻演员,没那么多时间等。
这样一来算一下时间,麦秋感觉自己要过上异常充实并且惊悚的生活了。
可她还是想试试。
她把这些事跟特伦斯沟通,特伦斯给她介绍了一个同事,那位叫诺亚的同事负责了不少Y国的C公司事务。三个人开了一通电话会议,麦秋一部分的合同就转到了诺亚这里。听说麦秋想改变口音,诺亚给麦秋介绍了一个老师,他们手底下经常有各种类似麦秋这样的演员,有些M国演员甚至没上过表演课,台词当然也不怎么样,这时就需要台词老师了。
非常顺便的,诺亚在听说她要主演《人生书店》第二季之后,跟她推荐了几个Y国演员。
——都是自家公司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当然他也不是真的让麦秋搞事情,对于手底下的演员诺亚还是很有信心的,Y国演员出了名的演技好,薪酬低,性价比高。只不过呢,如果刚好条件同等,优劣差不多情况下,有的选择的话,那选一下自家人也不坏,对吧?
麦秋:“……”同样是经纪人,感觉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如此的大。
诺亚还好奇呢,麦秋连R学院的老师都能勾搭,不,认识了,怎么没让老师给她介绍台词老师呢?
当然是因为教授非常有个性的压根不想理她这种事……这句话说出来有点过于不尊师重道了,于是麦秋笑着说本来有人介绍的,中间出了一点事,没时间。
克雷格的课她只听了五分之四,剩下五分之一她去外面接电话了,等到接完电话,人家已经下课并且被一群迷弟迷妹们埋在人群当中,身高腿长、气质非凡的帅哥总是招人爱的,麦秋自然也就不上去凑热闹了。
诺亚问麦秋什么时候有时间上课,麦秋想了想,还是先等等,她拍《人生书店》前还是不要了,否则很容易串台。
见她这么说,诺亚也就同意了,彼此并不熟悉的时候,经纪人一般不会特别强制地控制艺人。
尤其是在这个艺人还有个人脉资历本事相当牛的大前辈当靠山的情况下。
麦秋回到M国,首先是跟网站签约,这次依旧是爱德华男主,埃里克男二,不过因为上次的投资回报率很好,这次加大了投资,并且魏永宁打算把剧组挪到Y国。他打算得很好,第一季在M国,第二季在Y国,不同的地方风土人情不同。
《人生书店》说是恐怖,其实也有奇幻元素,里面包含了世界各地的传说和童话,要是能拍第三季,魏永宁还想试一下R国或者H国……为什么不在华夏?当然是因为,他对华夏群众演员的水平感到无奈。
他咬牙切齿、恨铁不成钢地跟麦秋说:“我之前试过在华夏拍一场群戏,你知道我拍了多久吗?一个多礼拜,一场不到五分钟的戏!我真的不想再尝试所有演员每次教十几遍的那种感觉了,导演演多了也想吐。”
魏永宁是一个特别有艺术追求的导演,翻译过来就是在片场是个隐形暴君,所有演员都要按照他的想法来,如果经历过训练的演员还好些,没经历过训练的普通群演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演,之后就会让导演抓瞎。
而事实上魏永宁早就对Y国本土演员觊觎已久,热衷戏剧的人都有戏瘾,他相信要是他在本地请一些演员他们也会很愿意来的,因为时间少,薪酬比戏剧高得多。如此这般,魏永宁简直迫不及待想感受一把路人甲都是演技派的爽感了!
刚到M国又要回Y国,听说这季也要换台词口音的麦秋:“……”
早点说不会死的,魏师兄。
作者有话要说:新年快乐!
给大家发几个红包吧,一共十个,先到先得。
虽然我很怀疑会不会凑够十个。
本来不想更,想了想还是更吧,日更对我来说是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希望我能一直坚持下去。
大家注意身体,戴口罩,勤洗手,不要串门。
晚安,么么哒!感谢在2020-01-23 22:24:50~2020-01-25 01:04: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三生眠 5瓶;yuyan 2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