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蹭着女子的腰背紧紧抱着,对不起。
仁哥昏迷的时候娘娘将我叫出去说了很多话,赵熙看着床榻旁侧衣架上亲王府送来的新袍子及烤干的玉带,娘娘问我,喜欢你什么?
我想了很久始终都回答不出来,因为有太多太多是我无法用言语能够表达出来的,我告诉娘娘我喜欢的不是从前的郡王也不是现在的大王,我喜欢的,只是舅舅家的大郎,与我青梅竹马的哥哥。
我不希望我未来的夫君做官家,可是我喜欢的人啊...无论他是什么我都不在乎,天子也好庶民也罢,只要我喜欢就够了,赵熙回过头,我嫁的,只是我的郎君。
----------------------------
果子巷西大街·御史台
御史台监察院等各院官员齐聚一堂,议论着今日轰动京城的大事。
人有失足,马有失蹄,谁没有个意外,本不至于弄得人尽皆知...
皇室子嗣凋零,官家又只有大王这一个皇子,又是嫡出皇长子定是储贰无疑,倘唯一子嗣出了闪失日后又该以何人为继,宗室没有嫡出,届时国本必定动摇。
国本不固,盛世无人为继必又遭动荡,说来说去还是因为皇子少,没有保障。
官家现在正值盛年却只有中宫一后,且日前皇后殿下竟在大殿之上对官家不敬,且做出为保国家安稳,我等身为人臣应当劝谏官家册妃延绵皇嗣才对。
对,应当上疏官家劝谏官家册妃,皇嗣凋零怎可行之。
至于弹劾皇后之事,下官觉着以官家的在乎,最后受责的定是咱们。
旋即有几个绿袍迟疑的看着一侧,走至御史中丞身前小声道:恩府,这姜御史是皇后殿下的表亲,御史台上疏劝谏陛下扩充六宫...会不会不太好?
官员们仍旧有所顾忌,毕竟姜洛川几次触怒皇帝都没有受到重罚,除了那次大殿上的杖责。
诸位官人尽管上疏,姜洛川提起桌案上的笔沾了沾墨汁,朝堂之上只有君臣,应当礼法在前私情在后或不该存有私情。
绯袍与绿袍纷纷扭头,只见将姜洛川搁下笔,陛下效仿前朝女帝置内舍人而后中宗依旧延续,姜洛川抬头,拜为昭容。
官家跟前的内舍人?下官可是听说曾经与姜御史您还有过一段往事呢,姜御史与左相共事过吧。
姜洛川当即冷下脸,怎么,诸位清流进士在御史台无事可做,竟也学起那些长舌的妇人在人背后嚼舌根子了?
几个官员旋即转身离得远远的,摇头极小声道:内舍人瞧不上他也是有原因的,尖酸刻薄,咱们呀也该离远一些才好。
--------------------------
垂拱殿
薛进躬立于皇帝身侧,大王已经回了王府,但是据臣暗中所查,大王惊马落水或许
皇帝拿着奏疏负手低头一笑,旋即转头,故意为之?
薛进拱手,臣不敢挑拨官家与大王的父子关系,只是汴河那桥并不窄,且马道街极地势高,骑在马上是可以判断桥上能否通行的,且大王身着紫衣,百姓见之多为避让,偏偏那条路又是通往秦国长公主家
皇帝将奏疏放下,撑着桌案盯着正前方的椅子,他是有心思的,这张椅子皇帝唯一的子嗣可以引起震动。
小人以为,薛进跪伏,除了储君之位,大王渴望的还有官家您的关怀。
皇帝转过身,朕不知道是否太晚了,一直以来,难道不是作为储君在培养?储君不过是一个虚名,他竟这么想要。
可是官家,薛进抬起头,自公主之后心就偏了。
因为我不相信他。皇帝转过身俯视道。
他只可以作为一个守成之君,会将朕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慢慢摧毁,他的性子太过软弱,他抗不住那些大臣的。皇帝走到薛进跟前缓缓蹲下,但朕仍抱有期望,对自己以及对他,若还有三十年的时间,朕便不会再有这种顾虑。皇帝起身长叹,就看上天给不给我这三十年。
一个月后,乾元十三年四月初一,朔参,皇帝端坐紫宸殿,三省六部各言其事,接着再是台、寺、监官等职事官奏事。
进入夏季,天气逐渐炎热,几个时辰后太阳渐渐升起,序位于紫宸殿内的百官有不少已是汗流浃背。
皇帝瞧着底下的臣子满头汗水,若无其它事便散朝吧。
陛下。御史台的官员跨出,御史台有奏。
何事?
是为大王一事...
朕说过不许尔等再提立太子之事。皇帝拢起眉头。
臣不是为太子之事。官员拿着笏板屈膝跪下,陛下征河西收复故土建万世之功永垂不朽,而今天下太平四海归心,然国朝皇嗣稀薄,宗室衰微,前月汉王惊马使得京城震动,御史台请奏,望陛下册妃以充后宫,延绵皇嗣。
...
御史中丞的话引起了朝臣的反响,很快便有一批大臣附和,臣等恳请陛下以国本为重,册妃延绵皇嗣。
王右相、韩尚书等嫡女皆已到及笄之龄...
够了!皇帝呵道。
望陛下以国本为重。
国事与你们议论,朕的家事你们也要掺和也要管?
天子家事乃国家事,陛下正值盛年...
行了,汉王如今不是好好的么,你们今日如此之言,是在诅咒朕与汉王会早逝么?
臣等惶恐。
天子的事是国事,但我的家务事只是我自己的事。
陛下便是天子,岂可独宠一人而不顾国本之重?
皇帝起身从踏床上走下,至殿阶前,朕与发妻历经风雨相互扶持至今已经近二十载,尔等新旧老臣不管是见过还是听过,都应该知道朕少时的处境,皇帝闭眼长吸了一口气,十余载的腥风血雨,空有亲王之名而无皇嗣之尊,与人博弈与天斗争,无论是绝境还是如今的九五,圣人都不曾弃朕而去,生则同衾,死则同穴,朕让他们母子受了太多太多的苦,时至今日仍觉愧疚。
大臣们纷纷低下头。
皇帝合着衣袖走下台阶,元年登基至今,朕于社稷未曾有过一丝懈怠,兢兢业业,朕能有今日,皆仰仗圣人辅佐,朕不怕诸卿与天下人取笑,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有妻如此,何忍辜负。
陛下...
朕心意已决,诸卿也不必上书给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