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攒钱,叶秋彤已经连着十天没吃过一粒米,顿顿野菜汤让她熬得脸颊都脱了相。
最难熬的是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烟囱冒烟,各种食物的香味顺着风往小院子里飘,她实在馋了就哄自己早点睡,睡着了就不饿了。
手上的书快抄完了,叶秋彤掰着指头算账,抄一本书能挣一百文钱,两天能抄完一本书,一个月能抄完十五本,一年能抄一百八十本,十本书就能挣一两银子,一年能挣十八两银子。
她日子过得节省一点,一年攒下十两,大概十年就能把她爹的债务还清了。
天呐,叶秋彤顿悟了,这他娘的是房贷啊!
眼看着灾年要来,流民要来,她还得还贷,呜呜呜,她这是什么破运气。
好吧,叶秋婷安慰自己,其实运气已经很不错了呢,毕竟在上辈子的时候,她被父母吸血,不仅连首付都凑不齐,差点连房租都交不起要露宿街头。
这辈子的爹还给自己留下了一座独门独户小房子,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啊,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叶秋彤现在没有别的念想了,只想早点把账还清,再屯点便宜的杂粮,高粱豆面红芋干子,总之准备一点能够长期储藏的吃食,还可以腌制点咸货,顺道连盐的问题都解决了。
书抄完那天下了小雨,叶秋彤本来想去县城结账的,可是书籍怕水,她担心雨下个不停,蓑衣根本挡不住,要是把她这半个月的心血全淋湿了,她就要哭死了。
于是叶秋彤决定不去,坐在家里歇一天。
春雨淅淅沥沥不紧不慢地下着,竟让一向不伤春悲秋的叶秋彤生出些愁绪来。
雨一直下到傍晚才停,她在房里憋久了,就打开院门站在门头底下看外面,隐隐约约看见北边有连绵的大山。
这种春天的雨后,山上会冒出许多蘑菇来,鲜蘑菇做汤很香,蘑菇晒干之后还可以储存很久,是个不错的口粮。
叶秋彤惋惜地想,可惜蘑菇有毒,一个不留神就把自己送走了。她开始想,要是奶奶在这里就好了,奶奶小的时候在山里放羊,羊吃过没事的蘑菇肯定没毒。
作为村小学唯一的民办教师,奶奶一辈子住在山里,对各种蘑菇都了如指掌,当初经常拿这个给她打牙祭。
叶秋彤虽然从小吃过不少蘑菇,但是很多菌类的样子非常相似,她惜命,即使没有粮食吃也不敢轻易尝试。于是这个念头只好打消了。
她正胡思乱想着,叶大满的大儿子,那个憨憨地,有些跛脚的叶堂铁从隔壁村娘舅家送东西回来了。
他一回来就嚷嚷着,叫他爹和他弟弟套上车进山。
大满媳妇应该是正在做饭,叶秋彤看见她系着围裙从厨房里冲到院子里数落他:“铁子你干什么,你爹和你弟弟刚回来,你就不叫他们安生。”
铁子着急的时候有些结巴:“舅,舅,舅舅舅家庄上有个采药人,今,今天在山上发现许多死狗,狗。听说,说是山上一个皇家道观里的小道士们丢下来的。还还还,还都是黑狗,皮毛油光水亮的,他们庄子上正叫人一起进山拉呢,俺舅,舅舅舅让俺家也跟着去收点狗皮子卖钱。”
“舅舅舅就你个头!”大满媳妇不耐烦了:“你别在这胡说八道了!”
叶堂柱就在屋里叫他大哥:“舅舅八成又灌了黄汤,喝多了。大哥你快进来吃菜,娘杀了鸡呢,好容易我跟爹押镖回来,咱们一家人痛快吃一顿。”
铁子急了:“是真事儿呀,娘。”
叶秋彤虽然关了院门,却把这番对话听得清清楚楚,她浑身一颤,叶大满媳妇不信,她却想起一件事来。
这书里的暴君据说有病,还是脑子有病,他得了一种睡不着觉的怪病。
民间都盛传,他是因为杀父弑母,又一口之剁了自己五个哥哥,所以天天做噩梦不敢睡觉。
北边儿那座大罗山据说是座仙山,大魏国的国师李一旦是得道的高人,他为了治好暴君的病,想了个稀奇古怪的方子,拿民间辟邪的黑狗炼药,抓了几千只狗养在大罗山上的道观里。
据说是从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开始炼制元阳丹,七七四十九天出炉,最后拿黑狗的精华定丹,算算日子就也就是这两天就要杀狗了,死狗太多了他们懒得处理,就直接丢在了山坳里。
所以叶堂铁说的话应该是真的。
叶秋彤瞬间有点激动,如果是这样,她也可以发一笔小财。
换做以前,她绝不会去赚这个钱,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叶秋彤实在太缺钱,吃野菜帮子吃得她眼睛都发绿了。且不说她还欠着房贷,就说这马上要到灾年了,乱世人命不如狗,到时候别说野菜,树皮都啃光了。
她一个弱女子,如果不提早为自己打算,根本熬不过饥荒,也躲不过流民。
叶秋彤已经死过一次了,生命最后五分钟那些痛苦的感觉还历历在目,太可怕了,她再也不想死了。
第11章 可怜的小狗崽子
叶大满家院子里又闹嚷了一会儿,铁子忽然惊喜地朝着东边一指,“娘你看,那打着火把的,不就是舅舅家庄子上的车队,这回你知道我没骗你了吧。”
大满媳妇伸头一看,还真有一队火把沿着官道蜿蜒向北,看情形隔壁庄子家家都出动了。
她一拍脑袋:“狗皮能换钱啊,这么多狗皮得换多少钱啊,怪不得你大舅告诉了你,到底还是娘家人管用啊。”
村子里常有游方客商转悠,专收牛皮羊皮狗皮兔皮这些皮料子,这些皮子虽然比不上狐皮貂皮那些漂亮,但是寻常百姓人家买个皮靴子、狗皮帽子之类既实惠又保暖,也是很好卖的。
大满媳妇惋惜地想,如果是腊月就好了,她就可以腌点腊肉,现在这季节生肉放一两天就不行了,但是弄点狗肉回来烧一顿好的给爷几个吃还是没问题的。
想到这里,她立刻兴冲冲地喊着男人和两个儿子一起套骡子车。
此时天已经快黑透了,东边那条明亮的火线特别显眼,今儿又下雨,村里家家几乎都在屋里,叶大满家院子里的动静不少村民听见了,乡亲们都伸出头来看。
有人问:“大兄弟,俺们能去么?”
铁子就说:“那山又不是俺家开的,怎么不能去。”
大满媳妇正在院子里收拾车,闻言立刻白了大儿子一眼,这个缺心眼的东西,财不外露不懂么?
铁子慌忙解释:“俺舅舅说了,山上几千只死狗呢,几个庄子都拉不完的,不然他们庄上也不会往外说的。”
大满媳妇这才不说话了。
于是家家户户都开始套车,准备火把。男人们在院子里收拾给骡子和驴套车,嘴里高声叫屋里的婆娘拿些干粮出来,再去找把快剪刀,用来给死狗剥皮。
穷疯了的叶秋彤转身进屋翻了一把剪刀揣进怀里,她决定跟他们一起上山。
她心里多少有点犯嘀咕,她也不确定自己这副身板子有没有力气拉着板车爬上山再爬下来。
毕竟人家都是骡子车,牛车,最不济也是个驴车,她只能靠自己两条不甚健壮的小腿腿,但是为了吃饱肚子,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叶秋彤顾不上这些了。
别人家又带干粮又带水的,叶秋彤家无余粮,没什么好准备的,就站在门口静静等着,无意一转头,忽然发现隔壁的小满媳妇正眼巴巴地看着旁边的人家套骡车。
叶秋彤心里一动,立刻想到了,她比自己还缺钱呢,自己挨饿一张嘴,她还有两个崽儿要养。
她问她:“你家狗娃夜里能带带狗花那小丫头吗,要是能,咱俩就一起去,拉我家的板车,俩人路上有个照应,我拉你推互相搭把手,回头车上的货咱俩一人一半。”
小满媳妇大喜过望:“能能能,我干活麻利,我还会做裁剪的活儿,咱们可以多装些,真是谢谢九婶子了。”
狗娃牵着妹妹狗花的手,懂事地说:“娘你放心,我会给妹妹洗干净睡觉,还会门栓好,不乱跑。”
叶秋彤看这孩子可怜巴巴的样子,便晓得他心里也是怕的,只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得不这样而已,她一阵心酸,安慰了几句:“狗娃乖,等九奶奶挣到钱给你们买糖糖吃。”
叶家圩子的队伍很快出发了,叶秋彤这辆虽然是人力拉车,但是脚程一点也不慢,毕竟两人都是一心赚钱的人。
到地方已经临近子时,往常这时候山里一个人都没有,阴森恐怖,今日附近几个庄子的村民都来了,围了一圈的火把将这个山坳照的亮如白昼,看起来,更恐怖了。
叶秋彤到的时候,被那场面吓了一跳,地上密密麻麻扔着的全是黑乎乎的死狗,那个变态皇帝不知道在这里搞什么邪恶的事情,令人毛骨悚然。
先到的几个庄子,村民们已经开始动手剥狗皮,血腥味弥漫在空气里,宛如人间地狱,叶秋彤一阵恶心,她正捂着肚子弯腰想吐,低头却看见小满媳妇已经蹲下,默默掏出了剪刀。
为母则刚,她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养活,实在没有能力矫情。
叶秋彤闭上眼睛深呼吸了几口,她强忍住内心的恶心不适,狠狠心蹲下来,开始帮小满媳妇打下手,活下去才能谈别的,她现在同样也没资格矫情。
忙了半晌,小满媳妇又拖来一只狗,叶秋彤刚摸到就“咦”了一声。这狗竟然还是活着的,肚子很柔软有温度,手指抚上去,能感觉到它的心脏还在跳。
“这里居然还有一只还是活的啊,命真大。”
叶秋彤说着就忍不住把狗抱了起来,它看起来比别的狗稍微小些,半大不大的,应该还是个幼崽。
她凭感觉认定这大约是一只中华田园犬,吃苦耐劳还好养活,她决定带回去养着看门,经过叶长驴那场闹腾,叶秋彤觉得,在这个时代,一个单身女子养个狗防身也是有必要的。
小满媳妇见叶秋彤把那只狗抱在怀里,知道她八成是想养,就劝了一句:“九婶子,你若是想养狗,村里哪家老母狗下了都可以去抱一只来,这狗身上带着伤呢,八成养不活,而且它半大不大的,也养不熟了。”
叶秋彤想了想,觉得小满媳妇说得有道理,养不熟不就白养了吗,就顺手又把那狗扔在了一边。
两人低头又忙活了一阵,就听村民们互相吆喝着启程了。这毕竟是深山老林里走夜路,人少还是怕的,所以几个庄子来的这些人家,互相壮胆一起走。
叶秋彤收拾收拾跟着大部队返程了,她们今晚收获颇丰,粗略估计有将近一百张狗皮。两人这是人力拉车,为了不耽误人家牲口车走路,就自觉地缀在队伍后面。
小满媳妇在前面拉,叶秋彤在后面推,车上了山道,她心里却揪着,刚才那片山坳简直是狗的地狱,她只要一想到那只狗没死,却还要待在那地方等死,就于心不忍。
那小狗狗好像还睁开眼睛看了她一眼,眼中有柔光。
叶秋彤越想越受不了,她猛地顿住脚:“你先走,我去去就来。”
她举着火把奔回去,强忍内心的恐惧把那只小狗找出了抱在了怀里。
大满媳妇见她抱着狗回来,叹了口气:“你心太善了。”
叶秋彤笑了笑:“活不活是它的造化,反正我不能见死不救。”
她前几天收拾屋子的时候看见家里还剩下些中药,因为当初叶老爹是被马车撞伤,所以还有些是金创药,就是不晓得有没有过期,人是不敢用了,狗用着问题应该不大吧。
小满媳妇回到家,也不管现在还是大半夜,二话不说先做了一大锅肉汤,家里俩孩子一年到头吃不上肉,脸色都是青黄的,如今可算逮到了,狠狠地吃了一顿。
小满媳妇心里感激叶秋彤,一边喂狗花吃饭一边念叨着:“你俩都给我记着九奶奶的好,要不是九奶奶心善,你俩咋能吃上这些肉。”又交待狗娃:“赶紧吃完了去隔壁你奶家看看,要是没睡,就送一碗过去。”
……
第二天,整个叶家圩子的人家都在村头的小河边上清洗战利品,欢声笑语的,竟然有些丰收的喜悦。叶秋彤顺道偷师,看人家都是怎么处理皮货的,趁着太阳好,晒了几十张。
后来卖皮子的事情也没用她操心,这个庄子上卖的人多了,自然有贩子闻风而来,但凡卖的都想卖个高价,而且这次还都是油光水亮的上等货,自然有会谈价格的,叶秋彤就跟着大家一起卖了,小小的赚了一笔。
她干这事不太在行,到底还是有十几张没有硝好的,长霉了卖不出去,她就自己收了起来,打算得空了给自己缝个马甲,做个褥子啥的。
穷人怕过冬,现在是夏天不觉得,但是叶秋彤心里清楚,没钱的话,她到了冬天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叶秋彤当晚回家之后忙得团团转,硬着头皮当了一回兽医,给带回来那只狗崽子治伤。
她用稻草和一件旧棉袄搭了一个舒适的软窝,把那可怜的小东西四脚朝天翻过来放在软垫上,把开水放凉了,先帮狗狗清理了伤口。
叶秋彤知道它伤在哪里,今天晚上见到的所有的死狗都没了生殖器。
她温柔地替它擦去伤口周围的血迹,然后上了金创药,撕了些布条做绷带,沿着肚子一圈一圈给它包扎起来,最后绕到后背,用剩下的布条系了一个巨大的蝴蝶结。
这条纯黑色的中华田园犬,顿时变得有些丑中带萌。
上药的时候,狗狗似乎有些疼,微微睁开眼睛迷蒙地看着她,还可怜巴巴地“汪汪”了几声。
叶秋彤觉得这小东西实在太可爱了,她看见它翻出朝上的肚子是粉色的,忍不住伸手揉了揉,轻声安慰它:“……忍一忍芥末,姐姐给你拿狗肉汤补身体。”
作者有话要说:狄扬:姐姐,你的英俊小狼狗来了!
叶秋彤:哪来的土狗,傻里傻气的。
第12章 第六个皇后
容天纵站在宝相寺后山一处人迹罕至的高坡上观景,一身繁复层叠的长袍大袖迎风摆动,衣裳用得是上佳的云锦面料,滚边上用银线绣着暗纹,在阳光下微微闪光,看起来竟像要乘风归去的仙人。
不多时,有个手下过来恭敬汇报:“王爷,人已经死了,昨夜蒋府挂了白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