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得了狄扬的点拨,很快便把案情大致推理了出来,知晓了凶手的目的以后,高县令守株待兔,抓了孟妈派去叶家圩子的第二拨杀手。
审讯之后,高县令顺藤摸瓜,把背后指挥的孟妈也找了出来。孟妈一个妇道人家,别看平日在内宅帮主母对付姨娘时心狠手辣,真到了衙门里,刑具还没上呢,就吓得尿了裤子,把潘菡萏派人杀叶长驴和叶大满一家的事情抖落个干净。
“孟妈已经招认了,你派去罗阳县那两个杀手也已经落网了。孟妈说你特意交代了这次派去的杀手,顺道把叶秋彤也解决掉。”
一直没吭声的叶秋彤听了这一句,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你这个人,年纪不大,心肠也太恶毒了吧,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啊!你就要杀我!”
狄扬一想到自己若是晚去几日,叶秋彤有可能已经遭到毒手,同样恨得咬牙切齿:“她与你还有恩情,你竟然要对她下杀手!你不是不想出宫嫁人么,那就不必出去了。像你这么狼心狗肺的人,不配活在这世上!来人,把她押去上京府天牢,验明正身签字画押后即刻问斩!”
刚才是要送她出宫嫁人,现在是要送去天牢杀头,一炷香的功夫,便从生到死。
“不,我不去,让她下天牢,让她去死啊!我是千金大小姐,她就是个破鞋小寡妇,皇上,你看看我,我这么貌美,我哪里比不上她……我要杀了她,她肯定不得好死。”
潘菡萏知道自己死到临头了,情绪忽然癫狂起来,口吐白沫地尖叫着。
“你快让人把她带下去呀。”叶秋彤不想跟一个疯子计较,但也不代表她愿意听别人口口声声要杀了自己。
狄扬看着叶秋彤眸光微动,恐怕连叶秋彤自己都没听出来,她这句话里,其实有些撒娇的小情绪在里面。
潘菡萏拼命挣扎,不会功夫的太监们已经拖不住她了,刘松年眉头一皱,挥手让两个御前侍卫上前,一左一右钳住了潘菡萏的胳膊,轻轻松松往外拽。
人在激动的时候力气奇大,出大殿门的时候,潘菡萏用脚勾住了门槛,借着力量瞬间挣脱了侍卫,可是惯性让她失去了平衡,整个人朝着门外的阶梯砸了过去,几个跟头之后,一头撞在门外的龟驮石碑上,脑浆混着鲜血往外飞溅,当场磕死了。
吓得叶秋彤一声尖叫,下意识地就往狄扬身后躲,就好像他还是大黑的时候那样。
狄扬一边背着手护住了叶秋彤,一边头疼地说:“这下好了,朕还没来得及下旨废黜她的嫔位,她就死了,朕克妻之事又有新证据了。”
叶秋彤:“……”
这都什么时候了,他还在想这个,不过这一打岔突然好像就不那么害怕了呢。
宫人们把尸体拖下去。
叶秋彤大叫:“把那个石碑也带走啊!”
“好好好,把石碑也带走,再让国师来做一场法事把她超度走,这样行吗?”狄扬一脸宠溺地揉着叶秋彤的后背帮她顺气,嘴角含笑,他不自觉地就想起了当初那些梦里,她替他顺毛的温馨时刻。
叶秋彤惊魂未定:“皇上啊,你有没有想过,你可能真的克妻!咱们相识一场,求求你就放过我吧。”
狄扬看着她,眼里全是亮晶晶的喜欢:“你不会有事的,国师说你是仙子转世,姻缘天定。”
国师国师,又是国师,叶秋彤怨念极了,一听到这个人她就肝火旺盛生命垂危,叶秋彤现在已经确认无疑了,那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叶秋彤决定采取迂回战术:“是这样的,其实刚才,潘菡萏说得也有点道理,你看我这样一个农村寡妇要当皇后,怎么能服众呢。还有啊……”
狄扬饶有兴味地看着她:“还有什么?”
他想逗她说话,不管她说了什么,只要她愿意跟他说话,他就觉得好高兴。
叶秋彤想到了剧情,也想到了昨夜梁国公宋怀风的说的话:“还有,就是娶了我的话,你青梅竹马的表妹祁朝霏只能当皇贵妃,多憋屈人家,要不然你就听你外公的话,娶了你表妹吧,你们门当户对。”
狄扬坚定摇头,义正言辞道:“朕不能娶表妹,朕从一开始就不想娶表妹。现在你也看见了,刚才那女子死的多惨,她的生辰八字同朕的表妹一摸一样,若是娶了表妹,她也一样会被朕克死的。朕会立刻派人把这件事告诉外租和姨丈一家,他们一定能理解朕的一片苦心。总之,皇后你放心吧,朕今生除了你谁也不会娶,都是鲜活的性命,你忍心见死不救吗?你忍心吗?你肯定不忍心的吧。”
叶秋彤:“我……”
叶秋彤发现自己居然说不过狄扬,他的逻辑简直无懈可击,他还把她架上道德制高点,让她骑虎难下,这个人太狡猾了。
虽然但是,叶秋彤心里还是苦涩极了,我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她清清嗓子,做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我觉得这样做不太好,皇上退了婚约,将来祁朝霏怎么好再嫁别人,她毕竟是跟皇帝有过婚约的女子,你想还有谁敢娶她。”
狄扬想了想:“你说的很有道理。”
叶秋彤唇角上扬了。
狄扬接着道:“那朕便为她赐一桩婚姻好了,朕把天下最风姿卓绝的美男子容天纵赐给她。”
叶秋彤:“……”
这么巧的吗?这二位本就是官配。
狄扬这个无心插柳的举动,令叶秋彤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狄扬见叶秋彤不反对,以为她是同意了,便高兴地拍了拍手,对自己这个英明神武的决定很是志得意满:“这二位确实相配,不愧是朕,简直目光如炬!”
为了彻底打消叶秋彤的顾虑,狄扬立刻命人铺纸研墨,亲手写了两封赐婚的圣旨,郑重其事盖上国玺之后,一封发往祁首辅府,一封发往黔王府给容天纵。
第52章 婚前恐惧症
祁府上接到圣旨的时候, 祁开济和小宋氏颇为意外地对视了一眼,祁朝霏则直接激动地哽咽起来。
小宋氏见女儿失态,忙吩咐人将她扶下去。
送走了宣旨的钦差, 夫妇二人坐在花厅商议此事。
祁开济道:“皇上另有密信给我。说是前头送进宫里那女子今早上意外磕死了, 故而给霏儿另觅佳偶。”
他摇了摇头:“皇上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容天纵此人,夸夸其谈、心术不正,恐怕不是良配。”
小宋氏道:“夫君,是你不懂小女儿心思,妾觉得方才霏儿那般反应,说明她心里是中意这个姑爷的,既然女儿愿意,你我做父母的有什么阻拦的道理。再说皇上如今又心有所属, 不日即将大婚, 咱们拦着女儿的姻缘做什么。”
祁开济叹气:“也罢了, 等日后我回禀皇上, 不叫容天纵再上朝议政,让他做个闲散王爷保平安吧。”
另一边厢,黔王容天纵一头雾水, 接过旨意起身后,他拽住了传旨太监的手:“公公辛苦, 且去花厅喝杯茶水再走。”
那太监笑眯眯道:“恭喜黔王得了美娇娘,咱家还要回宫复命,不便多留。”
“复命何必急于这一时,若是公公大驾光临寒舍,却茶都没喝上一杯,小王着实不安。”
容天纵放低姿态极力挽留, 他想把太监留下来,打听打听是怎么回事。
前几日他在马车里同祁朝霏亲热时出了汗,出了马车又吹冷风,今日晨起有些不适,所以请假一日没去上朝,不明白为什么皇帝莫名其妙地想起赐婚给他,而且赐的还是祁朝霏。
莫非皇帝知道什么了?
容天纵立刻又否定了这个想法,他私会祁朝霏之事极为隐秘,不会这么轻易被人发现,皇帝赐婚的旨意口气也很正常,不像发现什么的样子。
果然,看见黔王如此客气,那太监大为感动,拱手道:“王爷,非是咱家不给面子,实乃宫里太忙,十日之后皇帝要大婚,人人都忙的脚跟打后脑勺。待忙完了这一阵,咱家再来向王爷讨一杯水酒喝。”
说罢告辞。
容天纵顿时更蒙了。
皇帝要大婚?可是他已经把祁朝霏赐婚给自己,那他娶谁?
“王平,王平!”容天纵少见地失态了,他大声叫着贴身侍卫的名字。
“属下在!”
“你速速出去查一查,皇上何时大婚,皇后何许人也?”
王平得令去了,容天纵握着赐婚的圣旨,手心出了一层汗,事情好像不太对,起码在他前世的记忆里,狄扬虽然有皇后,但两人阴阳相隔,未曾谋面。
现在皇帝突然要大婚,难道预示着事情会有什么变化吗?
王平很快就回来了,主要是,帝后大婚的事情已经炸了街,根本不用费力打听,大街小巷到处都在议论,他出了黔王府,连五步都没走到,就从七个人嘴里听了九回。
容天纵听完了王平的汇报,咬牙切齿道:“给我查,查查这个皇后到底什么来头!”
事情要从今早皇帝上朝开始。
原本过年前头的一个月,朝廷多数衙门都很清闲,虽然礼部的鸿胪寺担负着主持春节期间各项祭司祭礼、祝祷大典职责,但是这些辞旧迎新的典礼年年都办,他们都是从一入秋就开始准备各项用具器物,按部就班做下来并不慌忙。
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七,满打满算还有不到四天便要过年了,年前这几日上朝也就是走个过场,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所以百官们都有些懈怠,上朝的时候大多神色轻松,互相约着喝酒打牌。
皇帝来了,大概是群臣心情都不错的关系,他们觉得今天的皇帝看起来似乎比平日里也要开心一点。
狄扬兴致勃勃:“有一个好消息是关于朕的,一个坏消息是关于你们的,想先听哪一个?”
群臣顿时面面相觑,不知道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祁开济早已得到岳父的消息,知道皇帝要说什么事,便笑着道:“无论好坏,臣等自当为皇上分忧。还请皇上先说好消息。”
群臣连声附和:“臣等愿为皇上分忧。”
狄扬心情舒畅道:“好消息是,朕决议,十日之后大婚。”
他对着群臣一挥手:“不过尔等别怕,新娘另有人选,乃是天选之女,不是在座各位的闺女。”
饶是如此,文武百官还是被这句“十日后大婚”震蒙了。
普通市井百姓人家的小儿女结婚,三书六礼走完程序,订酒席发帖子布置新房买东西……没有三两个月都忙不下来,何况是帝后大婚。
十天!是皇上疯了,还是他们脑子抽了?
狄扬神清气爽地坐在金殿上宣布完大婚的消息,脸上洋溢着终于可以娶到媳妇的喜悦笑容,于是大臣们便知道,皇上没疯。
也大概知道了,关于他们的坏消息是什么。
显然是加班。
狄扬见群臣均是一脸错愕、寂寂无声,又朗声道:“既然爱卿们都很支持朕,那另一个消息也不是什么坏消息了,春节的例休取消了。希望尔等都能真正为朕分忧,做国之栋梁。”
群臣腹诽:我们就知道会是这样。
原本春节期间会有十天休朝的假期,离得近的官员们可以回乡团圆,现在全都被召回来加班加点。
为了迎接帝后大婚,皇宫内外包括御花园在内都要重新修葺,宫内几万个灯笼全部要换成大红色,所有宫殿的帷帐也要换成红色,还要摆放吉祥如意的礼器。
不仅紫禁城,整个上京城主干道的游廊飞檐都要挂上红绸和大红灯笼,表示与天同庆。不过由于时间紧,狄扬体贴地发了圣旨,外地官员不必进京观礼了。
上京知府配合户部连天加夜巡查城内人口,来历不明的人或遣送或者暂时收押,避免大婚之日会有歹人作乱。
负责主导大婚典礼流程的礼部和负责大婚中各项礼器的内务府各司,所有人一起上都不够,跑到其他衙门借人,发现到处都忙得团团乱,只得把一部分略微不重要的活计交给民间匠人来做。
尚衣监的技人日夜不停地用金丝银线赶制新人吉服,皇帝的婚服其实之前准备过多次半成品了,还好办些,可是皇后的就难办了,从里到外必须全套量体现做。
尚衣监的几位尚宫全力以赴玩命地干,不仅要准备皇后进宫穿的嫁服,最重要的册封皇后大典穿着的那件流彩缂金银丝云纹织锦羽凤凰裙,裙子多达十二层,裙裾长达九尺九寸,取长长久久、九九归一之意,一丝一毫都不能出差错。
至于皇后平日里在宫里穿着的常服中衣等物,他们实在是干不完了,内务府禀明了皇上之后,去民间寻找手艺高超的针线工和绣工负责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