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42章 旅游产业(1 / 2)

核桃节圆满的结束,又马不停蹄的开始收秋了。

去年样杨元买了几台收割机,组了一个收割小队,在武灵县算是出了一波风头。

有杨元去年的榜样,今天武灵县不少人都起了心思,买了玉米收割机,开始给人们收秋。

不过,这些人最多就是买上两台,这还是已经投资巨大了,毕竟一台收割机的价格可不少小数目。

但是这些和杨庄村的比起来,就是小打小闹了。

今年杨庄村的收割队伍再次扩大,光是玉米收割机就有十台。

而且杨庄村的收割队伍,可不仅仅只是将玉米收下来就行,还要将其送到家。

除了这个外,还要做青贮,所以光是配套工作的农用三轮车,就配了而是多辆。

玉米收割机,加上这些农用三轮车的司机加起来就是三十位了。

所以说别的村的收割队伍,和杨庄村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

和去年一样,一批人收割玉米,一批人做青贮。

去年杨元的青贮可是卖了一大笔钱,今年的行情依旧不错。而且杨元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自然扩大了规模,相关的用具也配套了齐全。

不过和去年不同,杨元今年不用亲自上手。

去年,人手不足,杨元还需要自己开玉米收割机。

今年却是没有插手。

收割机队伍有杨二龙全权负责,在杨二龙的安排下,张涛带领收割机队伍,转战各个村镇,他负责制作青贮。

尽管队伍扩大,但是这两个人都是去年做过的,半天不陌生。

尤其是青贮,本来是有些技术含量的。

去年还专门请了一个技术员指导。

今年直接将去年的那批人招来,指导新人干活。

一切都是井井有条。根本用不着杨元亲自插手。

这几个人都是值得信任,而且杨元还专门派有财务针对这一块,所以完全不用担心。

不过杨元此时也没有闲着。

这次核桃文化节,给了杨元很大的启发。

旅游带动周边行业。

让杨元有种醍醐灌顶的顿悟。

杨元这几天,没事就钻在村委会,和杨向东嘀嘀咕咕的不知道在商量什么。

此时,杨元坐在办公桌前,指着杨庄村的全村的地势分布地图道:“咱们村其实有很多优点的,能够吸引来游客。首先空气够好,你看,咱村的植被情况非常好,基本没有破坏。缺的就是基础建设。”

杨向东来回看了看道:“这也没啥啊,没有大河,也没有奇特的大山,光是靠空气好,咋吸引人呢?

这上下邻村,那个村子不是这样的?”

“是差不多,但是他们没有我啊。”

杨元故意开了一个玩笑。

“咱们不是打算修一个著名景区,所以不需要那些奇峰大河。光是一个空气好,环境好,就足够吸引人了。

忘了我和你说的,咱们和京都,其实就四百来公里的距离,可以说是京都的后花园也不为过。

现在城市人生活压力大,但是平时有没有什么消遣。如果能修建一个度假村,那哪有不欢迎的呢?

不过,咱们这个度假村,我准备搞得和别人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