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52章 手艺人(1 / 2)

“哥,你说把村里会绣鞋垫的人集中起来,专门绣鞋垫怎么样?

他们不懂得卖,咱们可以帮她们卖啊,从中间抽取一部分佣金,现在网上申请个店铺很容易的。

或者干脆这样,咱们按照一定的价格收,然后再转卖出去,这样也行啊。”

路上,杨瑶还是念念不忘的说道。

杨元弹了她一下脑袋,没好气道:“你有时间还是我有时间啊?

刚才你网上不是看了么?

一双鞋垫才卖五十多,她们一个月都绣不了多少双。能抽成多少钱啊?

一双提上三块两块,一个月挣上二百块钱,分心费力的,你有这功夫儿还不如好好琢磨着念书呢?

以后考上律师了,这点钱还不够你吃顿饭呢。”

杨瑶嘟囔道:“一个人几十块,一百个人就几千块了。”

“从哪儿给你找一百个人绣鞋垫啊?

咱村一共就两百户人口,会纳鞋垫的又有多少?

再说,即便就是一家有一个会的,但是你当人家都愿意干这个啊。

没听杏子姐说么?她算是手快的了,绣一双这样的鞋垫也要两三天。

一双算下来卖个五六十块钱,平均天不到二十块钱呢?

现在人干点啥不必这个挣得多?

宁可种地也不干这个。

要是按五婶那样的,一双鞋垫绣一年了,还没绣完,黄花菜都凉了。”

杨元没说的是,村里的蔬菜大棚,工人开的工资一个月都三四千了。

村里不少男人女人在里面上班,能看上这点钱的有几个。

也就是像是刚才那几个妇人那样的,冬天了没啥事儿,图个打发时间,能额外增加收入自然是最好的。

挣得稍微少点,也能接受。毕竟没有啥其他的来钱手段。

杨瑶被打击的不轻,又想想自己现在的身份,确实不适合搞这些。

苏眉被杨瑶拉着一起回家吃饭,走在旁边。

她比杨瑶要考虑的周全些,细细考虑后,也发现操作性很低。

三人进了院子,杨妈听杨瑶说起这事儿,笑道:“说起这个纳鞋垫啊。当初你姥姥纳的那才叫好。

现在村里里杏子姐的女红,说是好了好了,在村里算是拔尖了,可和老一辈人可没法比。

当初你姥爷要出门打工,你姥姥下午开始煮浆糊打模子,早上在你姥爷出门前,那鞋垫就能穿到鞋里。”

“是不是啊?我姥姥那时候这么厉害?”

“那当然,当初村里的女人们想绣个鞋垫,满村子找花儿模子,你以为像是现在啊,点开手机网上一弄,就是一大堆,啥样子的都有。

那时候没有。连张彩色的花儿都少见。

好不容易,得一张花儿模子,那可宝贝着呢?能用十几年,纳的鞋垫全是那个花儿。

别人这么费劲,可你姥姥就不用,那才叫心灵手巧,那记性好,什么图片看一遍,就记住了。

别人家的花儿模子好看,你姥姥在唠嗑的时候,瞅上那么一眼,心里就记下来了。

回去纳鞋垫的时候,直接就能画在鞋垫上,配出来的花,比原版的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