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可算是见面了,我发誓再也不写两人分开那么久了,真的累
☆、第五十二章
家丑不可外扬, 还不待围观的人探出个究竟来,人已经全进了家里,留下几个小厮把围观的人驱走。
李长安握着黛玉的手,跟在人群后往前厅去, 回头朝门外看了眼, 冷笑一声。
他还以为林如山真有天大的胆子, 不怕这事传扬出去,原来还是怕的。
林老太爷在的时候, 林家可是家风清正,算得上是姑苏一带的名门望族, 如今却出了一个不肖子孙, 变相软禁长辈,这等丑事要传了出去,林如山这官怕也做到头了。
真是欺负林老太太是个心善的, 才敢这么胡作非为。
“你不是该去北疆的路上吗?”
“水寇为患, 半个月前我们碰巧遇上一伙水寇, 元帅临时起意, 帮地方水军平定了祸乱,我奉命押解这些人回来,想起离着不远, 就赶过来。”
“你——”
黛玉眼眶有些润,她岂能不知李长安为何来,怕是知道了她在此处受了委屈, 这才过来的。
可这一来,要赶回去,怕是要马不停蹄、日夜兼程才赶得上大部队了。
“你都让人欺负成这样了,我还能不来?再不来, 等我从北疆回来,怕是得挨一顿板子。”李长安见黛玉神情,随后板着脸道:“这段时间是不是又没好好吃东西?手捏着都瘦了些。”
“我——”
“脸也瘦了,怕是身上也清减了不少。”
两人细声说着话,声音不大,但离得近的人倒也都听得分明,李长安话里话外意思,全是黛玉在此处受了委屈,要替人出头来了。
这个李长安,真是目中无人。
“东来,让其余人都出去,到外面守着。”
“是,老爷。”
李长安一挑眉,拉着黛玉在一边坐下,扫视一圈,打量着,倒是看明白了,正好,人都在,倒是省得他再来。
这些破烂事情,一次性解决了最好。
“大哥,我要把母亲接到扬州去。”
“你已经嫁给楚家,当年离家时也闹得不痛快,如今母亲在府上住得好好的,你这一接走,指不定外界传出什么话来,何况母亲病着,你问过她的意见吗?就要把人接走。”
“住得好好的?这话你说出来不心虚?”
“三妹!”
旁边黛玉听着两人争执,不免叹气。
怎么又回到了这个话题上,林老夫人住在这里,是个人都看得出住得不安生,再住下去,这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见好。
“林如山,这些年来你做的事情,你若同意了,我自是不与你计较,若你还要再说,那——”
“那什么?”
“休怪我翻脸不认人,将你做过的事情都捅了出去,倒要看看你这官帽还能戴几时。”林如雪忍着不适道:“纸包不住火,你做过的事,你真以为能瞒天过海?”
那边的大太太听得这话,哪里还忍得住,立即开口道:“你这是血口喷人,你有何证据证明——”
“姑姑没有,我有。”
横插进来的声音让众人一怔,纷纷看向那边坐着的李长安,脸上皆是诧异,只有黛玉端坐在那里,眼神平静。
抬眼看向林如山,一直未有开口的黛玉终于开了口。
“伯父,祖母长居于一处,心境难免受阻,这病症原是由心病起的,换一处地方住,倒也有助于恢复。”
“此处不必扬州好?”
“伯父常年忙于公务,伯母又有儿孙要照拂,祖母虽有人照顾,可到底少了亲近的人说话,姑姑与我同在扬州,又是妇人,自是有时间陪着她。”
黛玉目光坚定,见林如山看来,半点不怯,更不打算退让。
让林老夫人继续住在这里,怕才真的是眼睁睁看着她在这处送了一条命。
“你一个晚辈,父亲说话,你在这里说什么?更别提,你和你那爹一样,可有尽过孝道?如今倒是上赶着来尽孝,从前怎么不见你来?”
原本坐着没开口的李长安听到这话,一下抬眼看去,难得露出不耐。
生得人模人样,倒是一开口就不说人话。
“敢问一句,伯父如今官居四品,也算得朝中大员,怎么,连地方赋税一事都不清楚,竟是纵容手下的官吏做出些——”
“你!”林如山出声打断,眉头紧皱:“污蔑朝廷命官,你可知道是要受牢狱之灾的!”
“便是因为知道,才要好心的提醒。”
李长安失笑道:“听闻伯父公务繁忙,难怪还不知道朝廷已经差人到各州暗中考核官吏,一旦发现地方官吏有阳奉阴违、作奸犯科之行,立即罢黜官职,用不复用。”
朝廷历年都会有钦差暗中考察,尤其是远离京城的地州,这些地方,有不少仗着天高皇帝远的官吏,胡作非为,狂妄自大,不仅对百姓无功,甚至还剥削百姓,自诩王法。
“言尽于此,希望伯父好自为之。”
“你这是在要挟!”
“何出此言?我只是想替我家娘子说句话罢了,这老太太的病既然在这里久治不愈,那不妨到扬州试试,家中大嫂也算得医术精湛,再不济,还有众多名医可以求诊,你又何必拦着。”
“父母长辈岂有入住别家之理?楚家,去了那不就是寄人篱下。”
“真要这样,再接回来便是,何况老太太还未拒绝,哪里来的道理就说楚家欺负人了。”
林家众人见李长安话里话外尽是要挟,半点不让分毫,倒是有些担心起来。
当初黛玉嫁给李长安的时候,为着脸面,他们也是送了礼去李家的,那时倒也得知李长安是个什么样的人。
如今得见,倒真是一个混不吝的主,性情这般乖张,哪里惹得起。
真要惹急了,说不定连黛玉是林家的也不顾,直接把事情捅了出去,到那个时候,林家可就真的丢尽脸面。
黛玉居然嫁了个这么纨绔又霸道的主,真是丢了林家的脸。
“要接了去也不是不行,不过——”
“大嫂是有话要说?”
“三妹妹嫁了个好夫家,寻着以往的情分来说,这出嫁了那也是一家人,自有往来,可今日,你们姑侄二人,领着人闹到家里来,还有意要挟,那就怪不得我们不留情面了。”
闻言黛玉下意识朝身边的李长安看了一眼,见李长安神情,一下安心了不少。
李长安这样笃定,定是已经有了解决的法子。
“伯母打算如何不留情面?”李长安再问一句:“情面这东西,也要看人的。”
“人你们接走,但往后,这林家上下,都与你们无关了。”
欺人太甚!
林如雪拍桌而起,怒目瞪着林如山和杜氏,斥道:“我外嫁,我认,你林家的东西我半点不稀罕,可当初二哥有幸得圣恩眷顾,也曾任巡盐御史,为这个家里也添了不少东西,如今你一句话就要将黛玉也撇了干净,未免欺她年幼,父母不在。”
“三妹妹何必动怒,黛玉这丫头可养在贾家,而且当初二弟那些家产,家中可半分未得,她已嫁人,又不是林家的人了,嫁妆自有人出,我们也补了一份贺礼去,不该两清?”
家业、家产……
黛玉暗暗攥紧了手里的帕子,生怕按捺不住心头的愤怒。
又是家产,怎么处处都躲不开这东西。
“伯母既是要两清,今日便立下字据,日后不管林家飞黄腾达还是落魄失意,都与我们再无瓜葛。”
“立字据?”
“白纸黑字,倘若反悔,也好有个凭证。”黛玉抬眼看向林如山:“伯母所想,应是伯父心里说不出来的话,今日正好当着众人的面把话说个明白,我祖母为林家辛劳数十年,如今由姑姑接去赡养,日后生死都与你们没有瓜葛,按着这理,往后林家祸福,也与我们再无半分关系。”
怎能不气。
这些日子来,黛玉才从连翘和张嬷嬷的口中得知林老夫人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
林如山这人不止妄顾孝道,更连半分的羞耻心、善意都一并从心里剥了去,连待他如亲生子的林老夫人都能以怨报德,还能指望他什么?
倘若林如山还有一点良心,也不至于闹到林老夫人抱着见最后一面的打算,差人去扬州把她们叫来。
“拿纸笔来!”
“伯父为官多年,应知字据的意思,今日签下这一份字据,日后若有悔改,公堂上也占不了好处。”
“哼!”
听得林如山冷哼一声,黛玉别开眼看向林如雪,见林如雪面色不太好看,轻叹一声。
有林如山这样忘恩负义的兄长,倒不如不要,今日断了干净,往后怕是也免去了许多的祸端。
能在赋税一事上做手脚的人,能避得了一时,躲不过一世的。
……
“困了吗?”
李长安侧过身,将黛玉揽入怀里,轻声道:“好像,子时二刻了。”
“恩?”黛玉自来了苏州,难得睡一个安稳觉,听得这话,睡意正浓,迷迷瞪瞪道:“好晚了,相公还不睡吗?”
粘糯的语调,不自觉的亲昵气氛让李长安受用得很,唇边笑意更深,贴着黛玉耳边亲了一下。
“今年的生辰,还好没有错过。”
从前黛玉总觉得,李长安身上带着孩子气,是少年人独有的意气,做事尚存几分任性,可如今……
耳边的声音里已经多了几分稳重,让她的心一下安定下来。
不管两人如何变,在对方面前从未变过,只不过,是更明白了怎么维系两人的感情。
“还好有你在。”
作者有话要说:果然还是发糖比较快乐
☆、第五十三章
三月初, 草长莺飞,一艘船在扬州城的码头靠了岸,锚才刚入水,已经有人迫不及待走到甲板上。
总算是到了扬州, 脚能落地了。
“姑娘, 姑爷, 我们先去外面盯着人把行李卸了。”紫鹃和雪雁对视一眼,和黛玉、李长安说了一声便往船舱外走。
好不容易才见面, 可又要分开,两个人怕是有说不完的话。
看一眼往外走的两个丫头, 黛玉低头一笑, 随即看向身边的李长安。
“我等你回家。”
千言万语,在这一瞬间也不知道从何说起,既然不知道从何说起, 那就索性只说一句好了, 这一句, 也抵得上千万句了。
不见李长安答应自己, 黛玉走上前一步,离李长安更近一些。
这男人,也太难哄了一些。
踮起脚, 闭了眼睛在李长安唇角亲了一下,心里的不舍瞬间爬上来,不由抱住了李长安, 往他怀里靠了靠。
以前怎么不知道自己居然也会有这般黏人的时候,还以为——
会孤独一生。
“你一定要回来。”
真是个,心思太细的女子。
李长安心里感慨,伸手圈着黛玉, 轻声叹了一句。
“等我回来。”
“恩。”
两人从船舱出来,其余人已经等在码头,林老夫人体弱,林如雪便陪着先上了马车,在一旁停着。
听到动静,掀了帘子朝黛玉这边看来,姑侄俩对视一眼,倒是默契一笑,
走至甲板上,黛玉低头看着两人十指相扣的手,先把手抽了出来。
“你要换船走水路去追赶大军?”
“恩,最快五日便能在北疆外的陇州追上。”
黛玉点点头,还是忍不住抬眼盯着李长安,又道: “我知你心思缜密,可战场上的事,到底不同于家中,你交予我的铺子和佃租,我会好好打理,有赵青帮着,你不必牵挂。”
李长安一听便笑了:“家里的事情,我自是放心,唯独放心不下你,好在有大嫂作陪,你祖母也接到了姑姑那边住着,倒是有了忙的事。”
怕的是黛玉闲着时会胡思乱想,尤其他不是去别处,是去了战场上,怕是会替他担惊受怕。
平定北疆之乱,可不是小打小闹。
闻言黛玉朝他眨了一下眼,一脸笑意:“你再不走,我可要走了。”
“你呀。”
李长安握住她的手往码头上去,把黛玉送到了紫鹃和雪雁身边才算放了心:“你们姑娘是个心思细腻的,平日里,要多费心。”
“姑爷放心,我们会照顾好姑娘的。”
要起锚的船上,船工见李长安还在话别,高喊了一声,催促着李长安赶紧上船,这就要走了。
黛玉闻声看去,连忙收回了视线,压下心里不舍道:“保重。”
抽回手正要转身离开,还不等黛玉反应,人已经被李长安揽入怀中,扣在腰间的胳膊稍一收紧,耳边能听到他的心跳声。
真是,偏要找她掉眼泪。
“你……”
“我会想你的。”
李长安贴着黛玉耳边轻声说了句,话音才落就松了手,拿着不多的行李跳上已经起锚的船。
望着李长安站在甲板上的身影,黛玉忍不住往前走了一步。
这一别,怕是半年也见不到了。
站在黛玉身后的紫鹃和雪雁见黛玉这样,默默叹了一声,陪着黛玉直至船已经开远了才出声提醒。
“姑娘,咱们回吧。”
黛玉红着眼,点了点头,转身看向还停在那里的马车,抬手擦掉眼泪,扬起一个笑走过去。
“恩,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