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告诉我为什么吗?是讨厌读书识字呢,还是非常喜欢绣花呢?钱小乔耐心地问道,她总觉得这小姑娘说话有点口是心非,难不成是养成了喜欢和人唱反调的性子?
许是被钱大小姐这段时间和缓的态度所打动,江小丫这次没有抗拒说实话,她把头一扭道:大伯娘和村里的婆婆们都说了,女人家读书是要遭人骂的,没有人愿意娶这样离经叛道的女人,要想嫁个好人家就要会做绣活,会做饭,还要会照顾人。
你觉得钱府如何?你姐姐哪里没有找到好人家呢?钱小乔笑了笑,循循善诱道。
可你是女的,姐姐还是没有夫君。江小丫扭过头来,一脸的别扭。
我是女子不错,但我会比任何一个男子都欢喜她,爱护她,与她相守一生,至于夫君,若是你姐姐成了举人,你觉得那些男子会介意她的名声吗,一个举人的分量有多大,光是为了免除赋税和徭役,就会有无数的人要抢着娶她进门,她只要想嫁还能嫁不出去吗。
钱小乔说着又在心底一叹,到时候就不是穷秀才配不上钱府了,而是区区商户高攀了清贵的举人,她与江三言名不正言不顺,连关系都没有确定,也不知能不能如自己所愿。
若当真无缘,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啊。
可我又考不中举人,我想像大伯母一样嫁一个大伯那样的秀才,到哪都被人喊一声秀才娘子,最好可以做大户人家的娘子,那样就可以不愁吃不愁穿了。江小丫心里的念头动摇了一下,又坚定回来。
你大伯母的日子过得怎样你比我更清楚,她当真衣食无忧吗?我怎么听说江林氏时常回娘家要银子贴补家里呢?她不想识字是因为你大伯家没有什么家产,而大户人家的娘子就不一样了,不仅田产无数,还有许多铺子,还要掌管家中的银子,管着府里下人的月银。
所以大户人家的娘子是一定要识字的,还要精通算学,若是什么都不懂,连账本都不会看,再多的家产也会被人糊弄着骗光,你要知道这世上从来都不缺不怀好意之人。
钱小乔想起霜儿调查到的资料,江大伯自持秀才身份,爱要面子,不仅讲究穿的体面,吃食上也从不委屈自己,就江家村学堂所发的那一点铜钱怎么够呢?
江林氏不仅要供着江大伯的吃穿用度,还要供着儿子江解近,她几乎每个月都要回娘家打一打秋风,幸好林家是小富之家,也看重江满正这个秀才女婿,所以才会慷慨解囊,不然他们一家怕是早就落魄了。
我我反正就想学绣花,不想读书。江小丫没话反驳了,就只能故计重施,嘴硬抵抗,她眼神一虚,心底知晓钱大小姐所说有理,但又不想轻易的被这个女人说服,便佯装不从,声音却很有心眼的放小了许多。
钱小乔见她听得进自己说的话,表情也放松下来,她忍不住轻笑道:好,你不想学,是我逼着你学,咱们说定了,一会就去我书房里挑一套笔墨,明天就找先生进府。
我没想学,是你逼我的,我还是不会同意姐姐入赘的。江小丫感觉自己的心思被识破,登时涨红了脸,她看着钱大小姐的身影,不服气的又嘴硬了两句。
第二日,看着江小丫乖乖地坐在桌前听先生讲课的样子,钱小乔心里才彻底轻松了一些,只要肯学就行,毕竟还是个孩子,哪怕性子有些养歪了,只要本性不坏,弯曲的小树苗也未必不能成材,只不过需要用心去扶植,才会有掰正的可能。
百钺二十四年三月初,三年一度的府试终于拉开了帷幕,主考官由皇帝指派,乃是翰林院的翰林大学士褚源所担任,其余府官皆为副考官。
褚源乃百钺十八年的二甲传胪,也就是殿试中的第四名,在翰林院任学士六年,因行事务实,作风清正被新帝重用,也算是少年英才了。
府试结束后,他与一众副考官一起批阅考卷,将未完成的和卷面有污的挑拣出来,考卷就去了一半。
剩下的一个个批阅过去,最后录取者有二十余人。府试中第一名为解元,第二名为亚元,第三名、四、五名统称为经魁。此五名者又称头榜,中者要比普通举人的身份还要高一些,选官时也会优先考虑。
前四名点好之后,褚源在几份试卷中犹豫了一下,一旁的襄北府同知贾大人见此,点了其中一个熟悉的字迹道:褚大人觉得这份如何,不过此卷的字迹过于清秀,极有可能是三名女考生中的一个,您觉得可否选为经魁?
褚源看了眼贾大人,而后又仔细对比过其它几份试卷之后,严肃道:圣上差我等来做主考官,一再强调的就是公平公正,所以无关男女,这份试卷相比之下确有出彩之处,就点为最后一个经魁吧。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的褚源以及前面提及的李铢的父亲李锱,
同学们若有兴趣可以去我那篇《自说自话》里看一眼最新一章百越国记事,这两位都是重要人物。
前几天有同学暖心评论让我注意身体,我还说自己健康得很,结果今天就去挂点滴了!!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BLUE、逸风、梦游 2个;22161407、竹子、陆离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雁过掉毛 10瓶;北聿丶 3瓶;
PS:抽奖活动已开启,连续订阅到下周一(三章)就可以参与啦!同学们快来呀~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22
百钺二十四年, 三月中旬,府试张榜。
江三言和李铢站在考生中翘首以盼, 最先贴出来的是副榜,她逐个看下去,心里凉了半截:恩师,我好像落榜了。
头榜还没贴出来,你着急下结论做什么,为师相信依你的水平还是可以搏一搏头榜的。李铢摇了摇头,心底猜测八成是上了头榜。
在江三言考完休息一番之后, 她们就对过一遍题目,经义完全没有问题,策论破题也尚可,诗赋虽然差了点, 但也在平日的练习范围内,勉强算是可以了。
如此校对下来,李铢在心底衡量了一下,应该有九成的把握中榜,甚至有五成希望可以搏一下头榜。
不一会,头榜一帖, 她看到第五名的名字和座号,顿时心安了:为师所料不错,恭喜你中了头榜经魁。
恩师,我们回吧。江三言满腹感激,但在这扎眼的人群里还是把话都咽了回去, 她想着待回了客栈,一定要好好叩谢李铢,以报教导之恩。
回到客栈,报喜的官差差不多同时到了,李铢将事先准备好的碎银子赏下去,才心满意足的回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