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15章(1 / 2)

栈道一事定下来了,宋凤林继续跟刘湛商量心中计划。

我欲在栎阳关和松辽山地之间设北海县,并在孤竹城设州府管辖周边,如果栈道可行,便由孤竹城管辖北饶县、北丰县、北海县三县。

如此一来,松辽山地到齐云山北面沿线的规划都能成型。

刘湛自然无不赞同,只一点,他点了点舆图上的孤竹城。把它名字改了,就叫松州吧。

改了名,松州得到了新生,也预示着过去燕人统治已经成为历史。

三日之后张小满考察回来,见他满脸兴奋的样子,定是有好消息。

宋先生,开凿栈道可行!那段距离并不多远!张小满雀跃的仔细述说沿途情况。

剑石峰北面都是陡峭的岩壁,实则支线距离并不远,栈道横跨过去,张小满和随行的匠头目测只不用一个时辰就能走到北丰县。

次日,齐云将军颁布新令。

孤竹城改名松州,栎阳关和松辽山地之间设北海县,松州管辖北饶县、北丰县、北海县三县。

剑石峰的北面悬崖上开凿栈道,接通麦子坳丘陵地和松辽山地。

还有松辽山地进入肇东平原的出口建立松辽关并松辽城墙,为北疆门户。

此番大动作,又要建城又要开栈道还要建城墙,官府对外征集大量青壮,每日工钱明码标价十日一结,工地包吃住,十日为期可自行去留。

这一则公告于流民而言无疑是好消息,春耕之后地里便不需要每日守着,正好可以到工地里赚点工钱贴补家用。

而且十日为期,若是太苦累回家休息几日再去也行,有勤快的可以做到秋收再走,算一算账竟能得一两多银子。

一时官府报名的地点每日都人满为患,甚至有齐云山上的村民特意下山来上工。

因不缺人,几处工地的建设如火如荼。

像那北海县,宋凤林已经划好了城中规划,有富商财主每日关注,都等着城中私地挂牌出售好第一时间抢购。

因询问的人太多了,刘湛出了个主意,一个月后公开拍卖,价高者得,而且每人每户只能限购一块地皮,杜绝垄断。

即便是这样问询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如今北疆已经彻底驱逐燕人,又设松辽关抗敌,苍霞平原不会再受战火波及,可见的苍霞平原会成为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苍霞平原上的人口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北疆的好政策吸引的不仅是流民,还有富商财主。

有汉中来的商旅甚至举族北迁,都等着买块地皮好安居乐业。

刘湛对这些举族迁入的富商自然欢迎,他们带来的财富也将刺激当地经济。

第113章

去岁赵复龄考上举人,他自己主动提出来想到北疆历练。

如今北疆正是用人之际,收到赵吉章来信,刘湛当即就答应了。

赵复龄跟刘湛那两个不学无术的堂弟不同,赵氏家风严谨,赵复龄心思也单纯,是个可用的人。

这不赵复龄一来就被安排督导招工事宜。

哎哎,别推别推,活计多的是,都排好队了先登记。赵复龄穿着八品文官的官袍冠带,插着腰没好气的站在工棚前让拥挤的人群退开。

齐云将军要建造城墙,多的是名额,偷奸耍滑的记了名以后衙门再有活计都轮不上你了,清楚明白就来画押。

前往应招的青壮报了姓名年龄籍贯,几名笔帖奋笔直书,双方当场画押。

赵复龄撸着袖子把关,每一份契约都要盖上他的官印,这份契约便是结工钱的凭证。

他带着老婆孩子到北疆已有两月,刘湛起初还怕他适应不了。

许是赵复龄性格里的大大咧咧,接了这个八品的小官也没泄气,每日忙得脚不沾地,日子倒是充实。

妻子季氏原还不太适应,手里有银子也不知道怎么盘活。

前些日子刘湛送了百亩良田并一间铺子,有了这些家业之后便有了方向,季氏每日忙着经营倒是把心安下来了。

如今赵复龄自己不说,旁人根本看不出来他是帝京来的世家子。

赵大人,前面又打起来了!

喊衙役来全部抓了下狱!赵复龄气得咬牙,已经够忙的了,这些人还在添乱。

北疆十一月大雪覆地后工地就不能开工,此时正值盛夏,几处工地都在紧赶慢赶的赶工期。

刘湛要在松辽山地入口设松辽关,并依山建造城墙彻底与燕地隔断,还要开凿栈道打通南北,光是这三个工程便要大量的青壮。

正好西戎入侵汉中,从汉中逃难来的百姓与日俱增,这些逃难来的百姓解决了壮劳力的问题,只是流民里还有不少刺头成日的闹事。

昨日工地有几起械斗,都是口角引起,因及时拉开没有伤亡。赵复龄每隔三日向宋凤林汇报工作。

又是械斗,宋凤林一听便停下笔。为何事械斗可有查清?

一两起械斗是偶发事件,但连着几日都有械斗必定有原因。

赵复龄不敢隐瞒。是因为部分汉中来的百姓老嚷嚷着等西戎一退就回去,本地百姓认为他们忘恩负义,落户的补偿一分没少的拿了,到头来却还惦念着要走。

因北疆的落户政策极好,汉中许多百姓都提前变卖家财举家北迁,来了北疆开荒还能免税两年左右不亏。

没经历过战火和逃难,这些人严格算起来都不能算是流民,因此老惦记着回故土并不奇怪。

宋凤林面无波澜。拿着我的手令去营里调一千士兵,让士兵看着他们做事,有故意挑拨闹事的人一律打二十军棍赶走。

是。赵复龄无有不从,拿着宋凤林签发的手令去营里调兵。

这些成日想着回归故土的百姓却不知道,再过一年待齐云将军建国,想要离开就是无稽之谈。

再者,汉中形势不乐观,西戎强盛占据上风,此战怕是旷日持久。

看看燕人当年把苍霞平原毁成什么样子,只要战事持续三五年,再好的汉中也只剩满目疮痍。

宋凤林重新摊开画了一半的图纸。

几处在建的城防都规划好了,宋凤林也有时间开始规划新府邸。

这是新府邸的平面图?刘湛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宋凤林身后。

夏日炎炎,书房里镇了冰盆比之屋外要清凉得多,刘湛扯开领口纳凉,明明怕热的很却还是固执的跟宋凤林挤坐一起。

对此宋凤林已经习惯了。

今年动工到明年正好能用,如今府里拥挤,每有例会百官都站不下。宋凤林把压在中间的镇尺拿开让刘湛能看清全图。

每三月一次的例会各州县七品以上的官吏都要到场,光是这些地方官就有二三十人之多。

再加上军营里的诸将,还有晋阳城里八品以上的官吏,上百人开会屋里都站不下只能搬了椅子在院子里坐。

晋阳城里还有地方建府邸?刘湛眼里都是惊喜,他也一直纠结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