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二百七十章 看似外表光鲜,实则赔本赚吆喝(1 / 2)

生而为人,皆为韭菜。

只要人有欲望,那商家必定会举起收割之镰。

虽然泰坦尼克号席卷了整个票房市场,将九七年圣诞档的竞争对手碾个粉碎,让无数观众在悲痛欲绝的同时,主动贡献出自己的钱包,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众兜里就没钱了。

泰坦尼克号的确成为了社会话题,观影群体涵盖甚广,但愿意为之倾尽家财的,那可是少之又少,刷上十几遍的,都是骨灰粉丝,可除此之外,其余家伙撑死也就是看上一到两遍,如此一来,如何顶着压力,从这些人手中赚取利润,便成为了商家的首要目标。

首先被盯上的,便是孩子,因为他们的钱最好挣。

一月二十三日,纽约时报抢先发表了对哈利波特的客观评论。

一月二十五日,乔治卢卡斯接受fox采访,讲述内心担忧。

一月二十七日,闯入福克斯全球富豪榜前一百的大卫奥尔森叙说生活无奈。

一月二十九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接受cbs的采访时,表示自己想拍哈利波特。

从表面上来看,四次轰炸都没有精准的命中目标。

因为八至十二岁的孩子,根本就不会去看纽约时报,他们不知道谁是卢卡斯,谁是奥尔森,谁又是斯皮尔伯格,但不要紧,他们的家长知道就行了。

小鬼当家之后,阿美利加就没有正儿八经的出过一个孩子王,再加上过去的一个月里,本该属于孩子们的合家欢庆成为了年轻人们的恋爱季,最有消费潜力的孩子们受到了冷落,所以当哈利波特进行售卖预热时,对孩子们有补偿心理的家长们,便将这一消息悄然透露,而当第一个孩子拿到书籍之后,魔法,便轻易的叩开了他们的小小世界。

首日,不知道哈利波特作者是谁的民众们买了六万本书。

首周,哈利波特的销量就已经破了五十万。

陆续补货的同时,哈利波特这个开山怪,显示出了自己的威力。

哈利波特之前,有几个孩子见过以自身年龄为参照的魔法主角?

像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一样,哈利波特的核心卖点,便是第一,它第一次向孩子们塑造了一个魔法世界,向孩子们贩卖着其中的幻想与美好。

当孩子天真的向父母询问,魔法世界是否真的存在,那个大难不死的男孩真的是巫师吗时,哈利波特就已经成功了。

而它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接棒罗兰艾伦,陪着一代人,慢慢成长。

当然了,书卖的那么快,和孩子们之间的攀比心理也有关系。

市面上最斯皮尔伯格弄毁了外星人et这个游戏一样,在发现自己的利来源于名后,搞砸了一切的他们,才会后悔。

不过现在,他们倒是没有心理压力,因为用名变现的,是罗兰艾伦啊!

“只可惜,这应该是我们最后一次与演员身份的他合作了。”

在泰坦尼克号上映两个多月后,全球票房也来到了十三个亿,虽然破了侏罗纪公园的记录,成为了新的影史票房第一,但大书特书的声浪,并未出现。

所有的一切仿佛是水到渠成,甭管是圈内还是圈外,人们在听到这个消息时,脑子里都会出现理所应当的概念罗兰破纪录当属常态,不破纪录,才是意外。

可当这种想法出现时,便意味着公众已经对罗兰产生疲惫感了。

“现在的民众已经觉得他是个传奇了。”

在福克斯的会议室里,市场部经理拿着最新的调研报告侃侃而谈,“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罗兰艾伦将会永远的活在九十年代,生活在他们的记忆背景里,成为他们一段可以不断回忆的美好过往,因为就连民众也不知道自己该期待些什么了。”

“票房记录?”

“抱歉,影史票房一二三,便是泰坦尼克号、侏罗纪公园、蜘蛛侠。”

“奖项?”

“这是我们和其余五家都在干的事情。”

“等这所有的一切全部发生,蜘蛛侠2、3就是他最后该填的坑,当情怀都卖完之后,他就担不起百分之十八的全球票房分成了,因为民众对他的新鲜感,也将消耗殆尽。”

当泰坦尼克号的第一期票房分成下来时,福克斯便召开了内部会议,商讨罗兰艾伦的个人价值,别看外面势头很猛,但罗兰在票房上的回报率,则是断崖下跌。

由于罗兰和卡车司机没有拿固定片酬,所以整部电影的制片费用其实没有到达两个亿,而是止步在一点九,但全球宣发费用,却高达一点六,这么一看,总成本,就有三点五了。

目前票房十三亿,罗兰个人拿走的百分之十八就是二点三四亿,而福克斯拿到手的票房分账也就六点二四亿,在扣除罗兰的票房分成和总成本后,福克斯只赚了四千万

在瞧见这个数字时,福克斯其实是懵哔的。

九五年立项注资,九六年正式开拍,九七年全球宣发,前前后后投入三点五个亿,第一批分账算完之后,特码的才赚了四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