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0章(1 / 2)

我家那男妻不爱说话,平日里抱着本书就能看一天。梁锦似是抱怨,又似炫耀:还谈什么知冷知热?我多跟他说几句话他都一脸不耐烦。

吴川语呷一口酒:安安静静,总比罗里吧嗦的好一副回味着什么的样子:从前没见过何四,今日一见,倒觉得他清丽脱俗,既没有纨绔之气,也不似小家做派。

咣当一下,梁锦心里敲起警钟,面上冷下来:他那里有吴兄说的这么好,是吴兄谬赞了。

不不不梁兄原不好此道,自然不懂他这等风华吴川语没看到梁锦的脸色,也没听出他话里若有似无的酸意,还回想着何须问的样子。

梁锦已是生气了,站起来就要走:我去那边看看他!也不管那边全是女眷。

吴川语也跟着起来:我带梁兄过去。

梁锦心里怪责他不懂礼义廉耻,居然窥伺他人之妻,又不好去指摘,只好冷冷的跟着他走。

至于为什么不好直接怪罪,他也说不清楚,兴许是怕人觉得他对这个男妻有些在意。

两边挨得近,就隔着几处假山奇石,没走多几步就到了这边厅上。女人们叽叽喳喳的比他们还热闹,几人一处的扑蝶聊天,来来回回的无非是一些大家贵族的闲话。

梁锦扫了一圈儿,没看着何须问,又一处处的细看,终于,在厅外头的角落里找着了他,他坐在一个独凳上,正盯着一株芍药在发呆。

是了,按着礼数,他是男妻,得呆在妻室这边儿,可厅上一堆女人,他又要避点儿嫌,况且与她们也无话可说。那边厅上一堆男人,他亦要避嫌,同哪处亲近都不大合适,于是只能在这外头干杵着。

梁锦突然觉得,他在等自己,等自己带离开这个无可立足的地界儿。

第13章

青瑶

迈着步子走过去,只有梁锦自个儿知道,这脚步有些急切,他走到何须问面前:走罢,我们回去了。

罩在何须问身上的光被挡住了,他在阴影里抬头:好。

不由自主的,梁锦去拉他的手,把他从凳子上扯起来,何须问也任由他拉着走,一点没有要挣脱的意思,后面传来女人们的窃窃私语。

他们路过吴川语,梁锦挺着胸昂着头,牵着何须问的手:吴兄,我与执帚先告辞了,改日再聚。也不待人回话,大步流星的走了。

车内,两人随着动荡摇摇晃晃,梁锦脑子里悬着吴川语说的话,说他不懂何须问的风华,梁锦探巡他一眼,莫名其妙的说了句:你其实挺好看的。

何须问惊讶的抬头,蹙着眉,比平时多了些凡人的活气儿,梁锦又得寸进尺:我是说真的,是夸你呢。

何须问舒展开眉头:谢谢你这么快带我回家。

他说回家,让梁锦雀跃起来:若真要谢我,就别老不理我。

何须问似乎有些动容了,看了他一眼:我没有不理你。

这意思是,不是单单针对他梁锦,是他本来就这个样子,梁锦懂了,有些无力:那你能和我多说说话么?你既然和我成了亲,难道要一辈子都和我像个陌路人?

何须问不知道怎么去应承,又转过头去,撩起车窗的帘子看了下外头,梁锦等不着他的回答,心坠入冷水里,几分惨淡,几分无奈:我现在知道求而不得是什么滋味儿了

自打那日后,梁锦跟开了一窍似的,竟然看起书来。只要在家,不是握着《诗经》,就是研读四书。也不再巴巴的跑到后边去,找着话头去跟何须问说了。

旁人看他是知道上进,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丢了一魄,想在书上找个原由。

李氏听了,叫了何须问去,直夸他:你是个好孩子,只看锦儿自与你成婚后,知道踏实读书了就能看出来。

何须问笑笑:是他自己的功劳。

哪里是他自己呢?你这孩子,还跟我谦虚!老太太知道了也会看见你的好处,以后待你就亲了。

老夫人能不能待他好些何须问可不在意,他只在意这天,是越来越热了,叫人也浮躁起来。不知怎的看书也不太能静下心,字里行间看着就发起呆来,思绪不知飘到了何处

夫人,老夫人有请呢。丫鬟来报,见何须问也在便省了事:老夫人还说让少夫人也去!

李氏不明所以,难得除开请安,老太太会主动叫何须问的。一路上心里正疑惑,难不成真是也觉着锦儿进来读书,是须问规劝得好,要嘉奖他不成?

等到了这边院里,看到厅上热热闹闹一堆人,两位小姐也在。梁慕白规矩的坐着喝茶,梁响罄拉着一个容颜姣好的姑娘正说得热切,见了李氏皆起身请安。

李氏见那姑娘,有些怯生生的样子,打量了一番对老夫人道:这便是母亲家里的外侄孙女儿青瑶吧?

谭青瑶是老夫人嫡亲姐姐的亲孙女儿,谭家一家皆在京兆府为官,早听老夫人说要把这个谭青瑶从京兆兴平接上来,原来是今日到。

青瑶见过大夫人,见过少夫人!这谭青瑶也是个懂事的,只是不知怎的,脸羞得通红。

李氏心里不大喜欢她,小地方的官家女,也不大端庄大气,嘴上却还是周到的夸着:快免礼吧,好孩子,真是懂事。也没有别的词好夸了,谭青瑶却当了真,又羞得低下头。

老夫人乐呵呵的说笑了几句,便让人都下去了,只留了李氏与何须问。

青瑶这丫头,打小我就喜欢!我便做主了,跟她爹娘说了要将她嫁给锦儿做妾,他父母也很是同意,这不,就把青瑶送到了大京。

李氏听了忙去看何须问,见他在下坐着,只喝茶。

母亲想得周到李氏有些为难:可青瑶到底是母亲后家姐姐的嫡亲孙女,怎么好委屈她只给锦儿做妾?锦儿可连个功名都还没有呢!

老夫人见她似有推诿,沉下脸来:我姐姐是没话说的,青瑶父母也很是乐意。青瑶嫁到我们家,虽是做妾,可锦衣玉食。我们梁家到底也是世家官宦,我自然不会委屈了她,难不成你会委屈她?

李氏只好应承着:母亲您说哪里话,我自然是不会委屈她,可锦儿才成婚没多久就纳妾,这这不太合情理罢?

什么情理?老太夫人有些生气,直拿眼去挖何须问:娶个男妻,又生不出孩子!锦儿是我们梁家嫡长孙!若不传宗接代,岂不是有违天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李氏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维诺着,不敢反驳。

老头子和你的夫君也都是同意了的,只等过几日择个吉日,依旧把府上收拾起来,吹锣打鼓的把青瑶抬到锦儿院里去。你这个做母亲的,难道还能见眼看着锦儿无后?

这话点醒了李氏。她再喜欢何须问,他也生不了孩子呀!

母亲说得是,儿媳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