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9章(1 / 2)

各国风情不一,黎国以白色为尊,衣衫多为繁琐厚重,南国却以简约为主,更喜蓝绿之色,衣衫轻薄飘逸。

林肃自然入乡随俗,他为人谦虚有礼,说是商人,其实更像个士人,他在盛京广施拳脚,大张旗鼓,不过三五日的功夫,铺子便已经开了十几家。

若是别的商人便也罢了,无非是卖一些东西,与宫廷内供比起来差之甚远,可是林肃的东西却与其他商人不同。

先帝驾崩,仍有太妃留世,新帝登基,自有后宫妃嫔,有女人在的地方,比的就是穿衣打扮,谁妆的美,谁戴的漂亮,偏偏林肃那里都是最上乘的货色,且每种发簪配饰仅一个,售出即无,绝无重复,更是受到了追捧。

即便他人想要模仿,却也模仿不出其中的精妙之处,更何况那首饰的小角落处还会刻的那个林字。

宫中争风头,谁又愿意自己戴的是仿制品,平白落了下风,引人嘲笑。

林肃从前的商铺开在其他四国,宫中妃嫔即便想要,也要让他人从远处带才行,如今商铺开到了盛京城,宫中攀比风气更是上了一个台阶。

你近日戴的发簪倒是精巧的很,元和帝新帝登基,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又有龙袍加身,威重八方,如此年轻英俊的帝王,不说身份,只说样貌便值得后妃争宠不休了,似乎还有一股异香,不像是宫中出的样式。

那被夸赞的嫔妃先是羞红了脸,起身行礼道:这是宫外珍宝阁新出的样式,其中隐藏了一个小的夹层,藏了个小玩意,却是香气经久不散。

过来于朕瞧瞧。元和帝招手道。

女为悦己者容,嫔妃争妍斗艳自然是愿意为他而妆,若是她们皆是不讲究穿戴了,他这个皇帝才要反思。

那妃嫔得意一笑到了近前,从头上摘下那发钗捧了上去,元和帝放在鼻间嗅闻:还真是,香气不浓不淡,倒不像是香料的味道。

香气有异,妹妹可曾找太医也瞧瞧,这年头凡是有香味的东西,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做什么手脚。一个嫔妃帕子抵着鼻子笑道。

元和帝看了过去,那捧上钗环的嫔妃道:自是看过的,太医说其中只有鲜花香木,并无其他伤体之物,若是戴久了还能益气养神的。

如此好物,想必价格贵重。元和帝道。

那嫔妃轻笑道:陛下说笑了,臣妾位分低,月例也不高,这一只钗也就百两银子之数,不比宫中贵重的。

元和帝不负责采买之事,却也知道女人要用绫罗绸缎,珠宝钗环,这些才是极大的花销。

平日便是随手赏的钗环都有可能百两之数,还未必件件精妙,如今不过百两之数,却有如此精妙之物,倒显的宫中之人无用。

若是妃嫔喜欢,这一类的宫中采办也可分一些给那珍宝阁。元和帝看向了旁边坐着的皇后道。

臣妾省的。皇后只是温顺应答。

元和帝开了口,宫中珍宝阁的风气愈发盛行,宫中娘娘戴的,命妇们自然也是纷纷效仿,一时之间盛京城内珍宝阁的风气吹的极大。

太和宫为太后所居之处,元和帝本为庶子,未登位时也是受了些磋磨,那时不过十三四岁的小皇后帮了避了几次难,那时善心,如今新帝登基,倒对这刚刚年满十六岁的太后孝顺有加,宫廷之中也无人敢欺。

宫廷采办自然也不会少了太和宫的那一份,只是送上来的发冠和钗都是男子的样式罢了。

太后,听说这是最近珍宝阁新出的钗冠,模样很是时新,太后要不要试试?姑姑捧着一个托盘到了那窗边。

那处窗明几净,放有一个床榻,一个穿着玉白色贵重服制的少年坐在那里,静静撑着头看外面的栀子花,他模样生的精致灵巧,肤色比那盛开的花好像还要白上几分,这样大好的年华,却有几分不应该属于这个年龄的暮气与沉稳。

听到姑姑说话,他轻声道:放在那里吧,我一会儿看。

姑姑叹了一口气笑道:这钗冠可比那花好看。

再是好看,我如今又戴着给谁看呢?那少年轻勾了唇角转了过来。

因为年少心善,如今他才能够平平安安的做他的太后,可他不过十六,此一生只能被关在这里,一眼就已经望到了头。

太后如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陛下孝顺,您实在不能自己苦了自己。那姑姑说道。

黎沅轻轻笑了,配那一身玉白的服制实在是有些像那窗外的栀子花成了精一样:哀家何曾自苦,只是女子爱的那些脂粉钗冠都不是我心中喜好罢了。

既然此生已定,到死都不能离开,自然是让自己过的顺心如意的好。

他起身行到了桌前,拿起一支钗到了眼前打量:还真是精巧很多。

鼻头微动,一股淡淡的香味似有若无,他将那钗放在了鼻端,那种香味便浓了一些,只是不带甜腻感,只有清新的像是雨后草木的味道,格外的好闻。

这怎么做的?黎沅倒真有了兴趣,宫中可无此种手艺。

是宫中新定的珍宝阁做的,宫城内外都极受欢迎,每支钗的香味都很独特,拿香料根本调配不出,便是用鲜花汁子勉强调出相近的味道,不过半日便散了,不像这个,珍宝阁说味道最少也可持续一年之久的。

这倒是新奇。黎沅将那钗放在眼前打量,想了想,从一旁的柜子里翻出了一个箱子,从里面取出极为细小的工具就开始对这钗进行了拆解。

他手指骨节分明,又是灵巧,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便将那钗拆开了来,逐个打量,倒真是眼睛亮了起来:这钗极为精巧,这样的工艺一般人可想不出。

奴的太后呦,这钗是陛下赠的,各宫都有,要让中秋佳节时戴上的,您现在给拆了,到时候可怎么办?姑姑见他高兴自也是高兴的,可皇帝看似孝顺,却也不是真的亲人,一个行差踏错,也会于自身不利的,如今见他拆了这钗自然是着急。

再装回去便是了。黎沅记得顺序,不过片刻又将那散落的零件一一装了回去,原模原样的给姑姑看,哀家七岁便能解九连环,还怕这小小的钗不成。

太后自是从小聪慧的。姑姑是他母亲身边的人,自是看他长大,她聪明灵秀的小殿下本该是最有力的储位继承人,却被那群腌臜东西给想方设法送到了这里,只能害他关上一生。

第78章 太后十五岁(2)

黎沅听她的话手中滞了一下, 笑道:你可知制作这钗的人是谁?

以前的事情追忆只会让自己痛苦, 做人都要往前看的, 平白提起只会增加烦恼。

太后可是想多做几支?姑姑问道。

黎沅摇了一下头道:这钗中机巧工艺极好, 用了一些巧妙的机关,制作这钗的主人想来是懂一些机关术的, 若能请他做一些玩具,也好打发这无聊的时光。

姑姑连连点头:确实如此, 奴婢安排人去问询。

多谢姑姑了。黎沅托着腮坐在那里,手指上捻着那钗。

能做出这般精巧工艺的, 必然是一位老师傅,经验极其丰富, 手法极其巧妙, 才能做出这样精致的东西。

只是机巧玩具?元和帝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