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郑乾元,被他折腾着瘦了不少,他没事的时候总是想着不折腾他了,可是每次不舒服的时候那种想法就跑得远远的,又折腾起郑乾元来。
看着殷曼的信,林夏至想象他摸着还不显怀的肚皮,脸上露出幸福笑容的模样。殷曼是个很温和的哥儿,只是现在怀孕了脾气有点变化,林夏至看完信在心里替郑乾元默哀两秒钟,反正怀孕就几个月,挨一挨就过去了。
程锦阳的信林夏至放在最后看的,程锦阳在信里写了这段时间世外源的经营状况,客人的数量、会员卡的办理情况、各个项目客人的建议等等。
第396章 年前忙碌
另外,之前林夏至让人给程锦阳送去了双人自行车的图纸,他已经做了好些辆出来,让世外源再一次成为齐浪城的话题中心。
自行车和三轮车暂时只在江宁县附近卖,业务范围都还没有拓展到郦水郡郡城,更不可能到辽台郡,双人自行车就成了辽台郡第一个出现的新玩意儿。
这个时代的娱乐设施就这么少一点,当人人都在讨论着这种新东西的,要是自己没有体验过,别人聊天的时候插不上话就会显得很掉价,所以有些人到世外源玩一趟住一晚,就是为了体验一下的世外源里不用牲畜拉就能前进的车子。
世外源的双人自行车钻石会员可以免费骑,其它会员得交租金,一个时辰是二十文,如果直接租一天那就是一百文,如果不是会员,一个时辰是三十文,一天是一百五十文。
对有闲钱去世外源的人来说,这个价格不算贵,他们都是直接一天一天地租。
世外源占地不小,各个不同的景点之间距离有点远,全靠走路还挺累的,如果坐马车就要排队,让客人们有些怨言。
现在有了双人自行车,大家骑着自行车往返不同的地方,自行车的后座可以放不少东西,解放了双手和双腿,感觉轻松了不少,连寒冷的天气都无法阻止大家对骑双人自行车的热情。
尽管双人自行车在大家看来非常非常好,但是,它还是有一个缺点做起来工序太多。
这就导致双人自行车的数量不够整个世外源使用,加上程锦阳知道林夏至那边还有自行车和三轮车,所以程锦阳在信里强烈要求林夏至把自行车和三轮车的图纸也一并给他,省去他让工匠研究改造的时间。
二堂哥越来越不客气了,有双人自行车还不够,想把咱们自行车和三轮车的图纸也要过去。程闻柳过来刚好看到程锦阳要求图纸的内容,夏哥儿,你都把双人自行车的图纸给他了,根据双人自行车的图纸改一改就可以做出来自行车,不用把自行车的图纸也给他。
程闻柳酸溜溜地,刘小牛做出来的双人自行车他和林夏至都还没有体验过,一做出来就被林夏至连同图纸一起打包送去了世外源。
林夏至自然知道他是为了什么不高兴,拍了拍程闻柳的头安抚他:刘小牛已经做出来了新的双人自行车,比之前那个轻巧些,咱们等天气暖和点了骑着双人自行车带小包子出去玩。
程闻柳丝毫没有被安抚到,他觉得自己更委屈了:现在还没过年,你说要等天气暖和,还有一个多月!咱们现在就可以过去田庄,双人自行车就放在那的,那边就有一大片空地,我们可以去试试。
天气这么冷,我不想出去吹冷风。林夏至无情地否决了程闻柳的提议。屿-汐-独-家-整-理。
没事,我准备好了帽子、围脖、坎肩、手套、护膝、长筒靴、小暖壶,不会冷的。程闻柳像变魔术一样,从角落里拿出一大堆东西。
从头到脚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了,确实是不会冷。
可是,林夏至一到冬天就不想出门,生了孩子之后更是如此,进入十二月之后他连林家村都没回。
程闻柳委屈巴巴地把自己准备好的一系列东西再次收起来,他就是想和夏哥儿一起骑一次双人自行车,怎么就这么艰难呢,为什么双人自行车没有在天气暖和的时候做出来?
这个问题怪谁?当然只能是林夏至,双人自行车是他提出来的,天气暖和的时候没想到,等想起来的时候天气已经冷了下来。
主要是林夏至早就骑过双人自行车,他对双人自行车不想程闻柳有那么大的热情。
天天窝在家里带孩子、看账本,很快就到了十二月下旬,林夏至再不想出门也得准备起来,和程夫郎一起带着年礼去各家各户串门。
程家没有亲戚在江宁县,来往的都是生意上的人,程夫郎和林夏至送礼不会待很久,坐一坐就离开,更不会在人家家里吃饭。
加上小包子实在太小了不能出门,每次程夫郎和林夏至都是在小包子睡觉的时候出门,尽量赶在他睡醒要吃东西之前回家。
好在需要程家夫郎和少夫郎亲自出门的人家不多,用了四五天就走了一遍。
除了出门送礼,还要接待人家来回礼,年前那这几天程宅一直热热闹闹的,就没有安静的时候。
多亏小包子现在认人的情况已经好了很多,有时候醒了阿么、老么没在身边,连云和林小冬也能勉强带他一会儿。
程阿爹和程闻柳的应酬同样不少,大家知道他们两父子都不喜欢把生意上的事情带回家,提着礼物到聚福楼或者粮满仓,同他们套近乎。
程闻柳有时候不想面对那些人,就干脆跑去别的县的聚福楼分店安排过年期间的工作。自从聚福楼开发了外送和包席之后,过年过节的生意比平时好很多
那些找不到程闻柳的人就只能跑去找程阿爹,气得程阿爹回家就骂程闻柳。
被自己阿爹骂两句不痛不痒的,能躲掉好多应酬,程闻柳就当是有蚊子在自己耳边嚷嚷两句,根本不放在心上。
程闻柳没意见,程夫郎先炸了:孩子忙了一天回来你就知道骂他,也不想想年底的时候粮满仓没什么事情,闻柳的聚福楼忙得脚打后脑勺,你这个做阿爹帮忙分担一二怎么了?
程阿爹不服:我都一把年纪了还得帮他分担一二?
阿爹中气十足,年轻得很。程闻柳在一旁插话。
程阿爹气得对程闻柳翻了个白眼,他这是中气十足吗?应付了一天的人,他嗓子都快哑了好吧。
我看也是,你骂儿子那么有精神,怎么好意思说自己老了,不如帮着闻柳处理一下聚福楼的事情,换闻柳去粮满仓。程夫郎觉得程闻柳说的有道理。
我去聚福楼?程阿爹指着自己,你确定不是让我去把聚福楼给拆了?
程夫郎没觉得自己的提议有问题:你又不是不会管账,聚福楼那边的账目多花点时间熟悉一下就可以了,怎么不行?
程闻柳没有说话了,聚福楼不仅仅是账目不同,它的管理方式和粮满仓都不一样,准确来说,聚福楼在林夏至的各种提议之下,已经改头换面和普通的酒楼不一样了,年底不仅仅是看看账册那么简单。
程阿爹自然是知道这些的,所以他是不可能去管的。
惹不起自家夫郎,程阿爹只能认输:算了算了,我帮闻柳应付那些人就行,让我去管理聚福楼纯粹是闹着玩。
早这样说不就得了,非得要我骂你一通才行?程夫郎得意地冲程闻柳挑眉,收拾你阿爹,还是得阿么出马才行。
程闻柳立马狗腿地上前给程夫郎捏肩、捶胳膊:阿么真厉害。
礼收、收礼的事情都在十二月二十五之前全部做好,程阿爹那边的应酬早在二十六之前就搞定了,现在程家只剩程闻柳一个人还要往外跑。
开酒楼的就是这样,过年了别人可以休息,他们就得忙起来,习惯了预定程家包席或者外送席面的人家早早地到聚福楼交了定金。
程闻柳和各个聚福楼的掌柜一起做准备、给店里的厨子、跑堂排班,既能让大家有时间和家里人团聚,又不会耽搁聚福楼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