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隐舟自然记得他。
那个晦暗无光的日子,张昭领他走过军营,这十二岁的小兵被喊出列答了几句话。
一转眼已经这么大了,当年瘦弱的小兵也成了这场战争的关键人物之一。
当初为了一碗饭留在军队,如今为了十两金子来搏命,倒真是不忘初心。
黄丁见李隐舟眼神柔和些,小心地开口:先生,您有没有什么止疼的药,真是太疼了。
李隐舟刚好还剩下几颗给曹操吃的止痛药丸,悄悄递给了他,见他伸出舌尖小心翼翼地尝着味道,忍不住逗他:这可是曹公吃的药,一丸得一两金子,回头我找黄都督扣了你的金子。
一听这话,黄丁马上咬紧了牙关,说什么也不肯张嘴了。
李隐舟收起调笑,道:逗你玩的,吃吧。
黄丁可不信这话,李先生连曹操都敢骗,他可不敢图他的金子!
李隐舟见他猫似的警惕,倒也不勉强,这种止痛药本就含毒,不到必要关头的确没有必要服用。
再次见面时,他递了壶酒给黄丁:还痛的话,喝酒忍一忍吧。
黄丁却摇头:不行,我得保持清醒,不能再出篓子了。反正再忍个两天就好了。
的确,李隐舟淡淡地转眸看向天边舒开的层云、乌青色的一抹天穹。
雨欲滴未滴。
风萧萧。
十五之约,就在明日。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不一定会更,没更就是后天两章合并OTZ大家晚安 ,,
第 95 章
次夜, 小雪。
寒天寂雪,江波漠漠,铅灰的天幕滚着黑鸦鸦的积云。
单薄的夜岚铺了满江, 将巨舰的倒影、摇晃的铁索吞入迷雾。在甲板上举目远眺, 数以千计的军船连绵了整个北岸,高耸似海上的蜃楼,森严又壮观。
隔了缥缈烟波,南岸唯剩下一片寂黑的山影,连日的冷雪似乎已经消磨了对面抵抗的战意, 稀薄的灯火在河岸摇曳,那么伶仃地一闪, 几乎就要湮灭于茫茫的长江。
难怪曹操表现得如此自信、从容, 站在数十米高的顶层俯瞰两岸,两军的实力悬殊得令人几近心酸,那种碾压性的优势压迫得人几乎喘不过气。
站在高处,凛冽的风将衣袖卷了满身。
李隐舟有时候想,并非每个人都知道历史的走向,也鲜有几人能有周瑜的才智与胆气,那些南岸的吴军将士在此时此刻, 正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准备殊死一搏?
身后慢慢逼近了一道轻快的脚步:子沐是在看吴军?
曹植已经知晓了他的真实身份, 但并未因此和他翻脸,只是看他的眼神不似往常亲切:那里也有你的父老乡亲吧。
李隐舟道:某无父无母,流离江东,吴人与某算不上亲故。
听他语气疏离, 曹植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些:若人人都像黄盖一样迷途知返就好了,战局已定,何必白白来送死?
为何?
李隐舟想起了庐江的潺潺流水, 想起江都和缓的风,还有吴郡平稳安谧的那几年,唇畔勾起一丝淡薄的笑:因为江东是他们的家乡,家破了,还有哪里能返?
曹植半天没有说话。
顺着李隐舟的视线望北岸天穹,被遮蔽的明月将云的薄处照得亮白,似冰川将融未融的一角,隐约裂出皲痕。
片刻,一枚小船隐约出现在迷雾中,在江面划出一道长长的涟漪。
黄盖果然如约而至,仅带了几名一同弃暗投明的亲信、驾着一艘落叶般不起眼的小舟来降。和庞然大物的军舰比起来,那艘小船简直就像一枚小儿手中的玩具,毫无威胁地驶向曹军。
远远地,李隐舟看见曹操披了大氅、扶着木杖,亲自迎接这个名震江河的老将。
小船靠近了,船头摇曳着一盏灯火,散出单薄的一圈光。
变化就在这一瞬间。
船上火光一炸,迅速滚成一团烈焰,整艘小船也随之骤然加速,似一枚破空的火箭,只眨眼就撞上防卫的船线。
被撞上的军舰立即蔓上一层火焰,照开漆黑的夜。但也仅仅是一艘,短暂的骚动过后,军令迅速传达下来
解开锁链,迎战吴军。
见此突变,曹植不由握拳,骨节捏得一响。
他前倾着身子注视漆黑的江面,眉头拧紧,目光深长:吴军已经吓疯了吗?他们还敢诈降偷袭?
李隐舟默然凝视着前线,还没有完,这只是开始。
夜风越发盛大,漫天细雪扑朔起来。
那细小的冰花在燃动的光中慢慢旋转,晶莹地一闪。
曹植话音落定的瞬间,风向陡然一变,原本的北风忽掉转方向,将那几乎要被扑灭的火光猛地刮起一阵赤色的风潮!
人的动作远没有风快。
火焰顺着风迅速扩散开去。
与此同时
着火的军舰散开热浪,一波波将江雾推开,漆黑的江面上渐渐露出悄然隐匿的轮廓。
曹植瞪大了眼。
视野逐渐明亮,一艘艘潜伏的草船冲出晦暗,顺着风势一路急速驶来!
所有的草船在这一刻亮起火光。
似一枚枚流星骤然划破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