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慢慢步下高阶。
他停在最后一阶上,略俯身靠着李隐舟的侧脸:说。
李隐舟也不再推诿,手指一动,推演道:陛下自创业以来,数次失败,然而不馁不弃,终成帝王霸业。可这一次出征就不同了,您不会像以前一样失败
说话间,他看见一丝得意而陈杂的笑浮在刘备的唇角,那深幽的目光在灯火中闪了一闪,满怀壮志。
他极为客气地回以一笑,继续道:您不会像以前一样失败后再起,您会一败涂地,毫无还手之力。
咔。
刘备那本搭在身后的手,霎时间爆出一声关节捏响的声音。
他本松缓的目光,也在这瞬间变得阴冷至极。
李隐舟含笑看着他:陛下还想听更多的么?
刘备目光深而冷地刻在他脸上,像是要用目光将他拆骨吞肉地活剐了,又像是想看出这皮肉下藏了什么祸心。
片刻,他紧绷的视线收了回去。
淡漠的唇角重新勾起一丝阴沉的弧度。
你在激怒孤。他轻笑,可惜,你这样的人,孤见得太多了。
他这一生蒙受过的打击太多,刀光剑影未能磋磨他的心志,只言片语又如何能击垮他的意念?
看着壮志满怀的刘备,李隐舟同时也在心中道了一句可惜。
若是他真信了司马懿的话,相信自己的预言可以成真,一场残酷的战争或许本可以避免。
而今一切都已不可扭转。
他道:陛下既不信命,大可不听命。
的确。刘备冷冷转过脸。
他将袖袍一展。
哗一声,拍碎静空。
孤不仅不听命,还要你从军而行,看着孤如何逆命!
刘备要他从军未必是因一时意气,更多恐怕是忌惮后院起火。
这一刻,李隐舟看不清刘备的神情,唯能看见那沧桑的侧颊被灯火勾勒出的深而阴沉的轮廓,他的眼中只剩怒焰熊烧。
走出殿宇时,李隐舟的一颗心还扑扑跳着,万没有想到,在赤壁辉煌的一夜后,他还能有幸见到另一场不灭的大火。
即便是死,也不算很亏。
他心头划过一丝自嘲的笑意,抬头见蜀中重山顶上黑沉夜空。
今宵无星无月。
唯有万里的重云遮蔽天穹,任狂风揽过,掀起怒涛。
第152章 第 152 章
大军次日启程。
一晃在蜀中已呆了半年有余, 刘禅的病日渐转归,李隐舟改了药用剂量,趁着出发前的清早在小药房和御医们只会一声。
砒/霜、蟾酥和轻粉都是毒中之毒, 每一分的量都须精心算过, 丝毫不可出差池。李隐舟垂手摆弄着铜秤, 不吝所学, 将此方的玄机一一交代出来。
御医们自认技不如人,自觉打了下手生火烹药。
等最后一碗汤剂熬出了炉灶,麋照也领着人三催四请地拿人来了。
少年面色漠然不带一丝表情, 唯一双眼鹰隼似的钩直落下, 严密地盯着那热气扑滚的药炉, 生怕这人临行前再捅出什么娄子。
李隐舟正好收工,手腕施力, 不动声色将掌中的药材压进袖底。
这背后的小动作,麋照未曾看见。
倒是端着碗的御医眼尖瞧见了,此前在医药上被李先生两次压了一头,不敢再声张出来,怕问出什么丢人的话。
等人走后,才自顾自地嘀咕起来。
不是说牛黄是拿来促醒的么, 太子人都清醒如常了, 李先生还拿牛黄做什么?
琐事办得妥当, 紧急调齐的四万大军肃穆列于城下,目光随着城墙上的帝王,在仲夏炽烈的阳光中微微烁着。
御驾亲征,不由令人激荡。
拔剑复仇,更是男儿所向!
随刘备在四驾的车马上俯身看去,浩浩汤汤的大军甲光粼粼, 黑压压列在城门,如一条乌鳞巨蟒,有摧山吞河之势。
李隐舟目光转动。
诸葛亮阵前的身影飘然独立,似骇浪中的一叶枯木,衣袖浮沉,步履孤寂。
他在和左营的黄权说些什么。
送别的军鼓催起阵阵号角,诸葛亮的声音渺不可闻。在冲天的呐喊声中,大军拔营而起,沿江东下。
四万大军,以二十万的名目出征,沿途又收揽了沙摩柯等蛮将,编成整整五万精锐,以雷霆之势直逼两国交界。
一瓢秋雨过后,天气迅速转凉,蜀军浩浩荡荡抵达巫峡,在巫峡口岸三十里前暂且停下了步伐。
峡口分吴蜀。
吴军边线的驻军就在巫县之中。
巫县自古有山城之称,三峡一带山势尤为陡峭,两岸山峰刀尖般出于激浪,汹涌的湍流迎着嶙峋岩壁翻涌回旋,在狭如刀鞘的峡口间拍出激烈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