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604节(1 / 2)

只有那位大区副总裁,好歹不是技术出身,环顾周围没看见赵德柱,就想找人。

一直瞄着的李晓军就贴上去了。

这才是他擅长的局面,您想谈什么,我是这边的首席商务官,微软手机系统很好很棒啊,技术上还是业务上有需要合作的吗,刚才我们那位年轻的女总裁也说得很清楚了,未来可以有长期的合作,但价码怎么谈?

李晓军可是孤身到东南亚都敢谈高速公路建设权的高手。

他这种标准商人的姿态,也让洋总裁觉得习惯。

还真就接过去了。

拉着付建清一起,慢慢参观TM网。

付建清也习惯当僚机,他不是个能独当一面的树顶人,但打配合跟随很习惯。

旁敲侧击的提到,按照赵总的规划,下一步就是把电商购物平台转移到手机上,这才是移动互联网未来最重要的方向。

WB只是为了这个试水。

看看TM网的销售数据,日销五个亿,差不多也是几千万美金的庞大商业交易。

目前在花旗国都没有类似的企业吧?

亚马逊这会儿还主要只是个书店,根本达不到TM网这样包罗万象的全方位购物体验。

洋总裁震惊了。

其实跨国公司在这种事情上的反应比国内互联网企业要慢半拍。

看看这家中国企业的雄心壮志,人家是明明能做出辉煌业绩的样子啊。

那就谈。

偏偏李晓军也真是个不把外国人当成大爷的主儿,二十年前就敢一个劲拿生发水圈小鬼子的钱,现在简直熟门熟路。

付建清强调公司这边其实什么都具备,反而是手机那边硬件、软件和带宽的问题。

现在到处都在传说要上3G,微软这边有什么安排呢?

这俩简直跟说相声的似的,洋总裁顶替前一位华裔总裁上任,其实是很想做出突破的,电脑桌面系统、数据库等等各方面的业绩,看起来都不如这个手机系统的前景辉煌。

听得颇为激动,承诺要跟江州高新科技产业园建立一个研发中心。

李晓军套钱,付建清套名声。

那就产业园这边出资五十万美元负责各种测试工作,提供大量的详实数据,微软也出同样的资金负责派专家过来推动研发手机系统的调试,尽快敲定运转?

这点金额的预算对大区级高管根本不算什么。

三人很快就在TM网把协议签署下来。

微软在江州高新产业园设立软件研究中心了!

这在2005年绝对是足够轰动的事情。

李晓军最擅长的局面就达到了。

第622章 主要是女儿想要,对吧

其实分析下李晓军的经商模式就能看出来。

1992年买全国第一辆法拉利,一方面是穷日子想发达,但商人更主要是通过这种手段来出名彰显实力。

只要提到他是国内第一个购买法拉利的民间商人,基本上就奠定了很有钱的名气。

在老一辈商人的搏杀过程中,这种名气有时候非常重要。

甚至能抵相当的信用。

所以李晓军几乎是娴熟的拉住微软跟产业园搞个联合研发中心。

目的就很明显了,他再跟任何企业谈开网店的事情,现在可以拿出微软的牌子来扯大旗作虎皮。

赵德柱当初跟唐玉华那么墨迹了好几个月才算是开店,又花了一年左右才心甘情愿的交钱做运营。

李晓军这一手就能大大缩短别人的考察期。

现在搞企业的谁不知道微软是世界第一大公司啊,首富的公司当然就约等于这个意思了。

还信不过?

而且李晓军的生意方式,无论是卖冷饮一年就收,还是卖生发水看见假货横行就离场,他这种非常明显的见好就收特点,其实充满了投机性。

就是典型的资金投入搞一波,然后迅速离场甚至还能在高位玩个击鼓传花甩掉成本。

一次又一次的留下经典案例。

这是赵德柱根本不具备的精湛微操能力。

赵德柱这些生意虽然都不是投机捞一把的做法,却非常需要这种能力的带动。

只一个眼神,付建清就立刻张罗安排协议签字仪式,TM网一直都有的产品拍摄团队马上到展示大厅的巨型屏幕前摆开阵势。

洋总裁也需要业绩啊,李晓军把这种心态摸得一清二楚。

而另一边陈燕玲也跟王凤莲达成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