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67节(1 / 2)

这次杨峰出征福建,海兰珠、哲哲和大玉儿三女自然是不能带的,因为朝廷早有规定出征的将士是不能携带女眷的。而杨峰之所以能带着郑妥娘和线娘一起出征还是以医护营的名义带的,在历次的作战中,杨峰已经深深的感受到了无人侦察机在战争时期的巨大作用。

无人机只要一升空,方圆数十公里内的敌军的一举一动无不掌握在它的视线之下,它就是杨峰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有了无人机在身侧杨峰就不用担心遭到大股敌军的埋伏和伏击,象这样保命的东西杨峰自然不会错过,而郑妥娘和线娘两人作为操作员和观察员杨峰当然是要带在身边的,毕竟像这样白天可以干活晚上还能被……咳咳,这样的好事谁也不会放过的。

带着郑妥娘二女和三百名家丁紧赶慢赶,杨峰一行人终于在第六日来到了南京,看着南京城那浑厚高耸的围墙,杨峰等人竟有中恍若隔世的感觉。

线娘跳着脚指着城墙兴奋的说:“小姐……小姐,你快看,咱们又看到南京城墙了呢!”

尽管已经跟杨峰圆了房,但线娘依旧沿袭着以前的称呼喊郑妥娘为小姐。

郑妥娘看着城墙喃喃的说:“是啊……终于又看到南京的城墙了,算算咱们离开南京差不多又一年了吧?”

其实不止是郑妥娘二女,就连跟着杨峰的宋喆等家丁们看着不远处的城墙也是面露感慨之色。他们是去年的这个时候出的南京,那时候他们以为此去辽东弄不好就要埋骨边疆这辈子也回不来了,就算是能回来至少也得是十年八年以后的事情了,没想到仅仅过去一年他们就又重新回到了故里,这让他们有种恍若梦中的感觉。

杨峰回头看了一下,看到身后家丁们眼中全都涌动着复杂的情绪,这才想起宋烨这些家丁也跟自己一样离家里快一年了,他笑道:“好了,你们也别看了。知道你们都想念家里,待会本伯放你们的假,好好的回去跟家人团聚,三天后再来本伯报道!”

宋烨眼神中闪过一丝挣扎之色,“伯爷,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保护您和夫人的安全,怎能全都离开您回去,还是让兄弟们先回去,等过几日小人再回家看看吧。”

“废什么话!”杨峰笑骂道:“本伯到了江宁卫需要多少护卫没有,还需要你们这群笨蛋来保护?就这么说定了,回到江东门千户所后你们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不许推辞!”

看到杨峰坚定的神情,宋烨等人这才拱手谢过自家伯爷,随后各人的眼中闪过兴奋之色。

作为杨峰的家丁,宋烨他们每个月的饷银是整个江宁军最高的。作为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最坚固的屏障,杨峰自然也不会小气,隔三岔五的就有赏赐发下去,所以这一年多来宋烨等家丁每人都攒下了不菲的身家。虽然明知道这两年江宁卫的日子好过了许多,随着土豆、玉米等高产农作物的开始大面积推广,自己的家人早已告别了昔日饥寒交迫的日子,但人总是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过得更好,既然自己有了银子,这次回去后还是要给自己的家人买些东西,让他们也开心一下。

不出杨峰的意料,当杨峰回到江宁卫的时候,整个千户所都轰动了。留守在这里的各级军官以及官吏们全都涌到了官邸前来拜见,杨峰也不仅如此,各个千户所的千户以及军官也相继涌来,看到蜂拥而来的下属,被打扰得不厌其烦的杨峰只得下令三日后他将在卫所的校场上召开会议,届时所有百户以上的军官全都要参加。

三天后,江宁卫的校场上,全军所有百户以上的军官全都聚集在校场上,密密麻麻的足有三四百人,他们有些人是天启五年就跟着杨峰的,有些人后来才加入的江宁军,有些人甚至还是第一次看到杨峰,这位江宁军的缔造者。

杨峰在耿秉义、褚茂光、齐岩、苟醒马、严狄、广海、何晟、许立、曹迎予等一众中高级军官的陪同下来到高台时,在值星官的口令下,校场上数百名军官齐刷刷的向杨峰经历,高声喊道:“末将(卑职)等参见伯爷!”

杨峰也举起了右手还礼,朗声道:“诸位兄弟好!稍息!”

“哗啦……”

军官们全都站定。

看着将士们齐刷刷的目光,一股满足感从杨峰的心底油然而生,就在两年前,他还是一个现代社会最底层的打工仔,无意中来到明代后凭借着努力加上背靠着现代社会,他已经成为了这个古老帝国一名手握重兵的伯爵,而面前这些军官和江宁卫的数万士兵就是他最大的依仗。

事实上到了今天,权势、金钱对于杨峰已经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如今的杨峰想的是自己能否为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做点什么。

在另一个历史时空里,此时的大明帝国早已是千疮百孔。国家的财政、土地和权利几乎全都集中到了以文官集团、地主和士绅、富商的手里,皇帝的权利已经被消减到了极致,再加上小冰河气候使得粮食大面积歉收。加上官府和地主的横征暴敛,直接导致了国内爆发的大面积的农民暴动,再加上关外的满清不断的掠夺,最终导致了这个延续了近三百年的古老帝国轰然倒塌。

现在杨峰就是想尝试一下,看能不能把这个古老的帝国从死亡的道路上拉回来,虽然他知道这很困难,但他依然想试一试。

“兄弟们!”杨峰看着下面正用或是崇敬或是好奇目光看着自己的军官大声道:“本伯刚前些日接到陛下的圣旨,前些日子福建匪患。以郑芝龙为首的一股海匪纠集了上万的匪徒在福建境内攻城掠地,杀害官兵和官员,福建一省已然糜烂近半,是以陛下特地派了本伯以及我们江宁军前往福建平叛。”

杨峰一边说话,眼睛一眨也不眨的观察着众人,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当众人听到要前往福建平叛的时候流露出的表情不是担心和害怕而是兴奋,这也让杨峰在心里暗自点头,闻战而喜……军心可用啊!

“本伯决定,此次我军除了留下少量兵力作为守卫之外,其余大部分兵力都随本伯一通出征,但在此之前本伯打算将江宁卫的所有兵马重新进行整编,现在众将听令!”

“哗啦……”

所有的军官们全都变得肃立起来,就连耿秉义、齐岩等人脸上也露出了惊讶之色,因为这个消息杨峰事先从未透露过,这让他们有种措手不及的感觉。

只见杨峰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纸大声念道:“由于本伯已经被任命南京总兵,因此继续沿用原先江宁卫的军衔编制已经不再适合,经过本伯慎重考虑,先决定将江宁卫军士重新进行整编,现整编如下!”

因为关系到自己的前程问题,是以听到这里时所有军官都屏住了呼吸,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杨峰。

“经过慎重考虑,现将江宁军改编为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以及两个骑兵营、一个医护营。步兵第一营统领耿秉义,第二营统领黄振业,第三营统领褚茂光,炮营统领邱迪生。骑兵第一营统领杨大牛,第二营统领曹迎矛,以上这些统领全部授游击将军衔。”

听到这里,被念到名字的人眼睛全都放出了光芒,要知道游击将军这可是正三品的官职啊,要不是江宁军军纪森严,这些人恐怕都要放声欢呼起来了。

杨峰的声音继续响彻着:“步兵营的编制全部为火器编制,每营战兵人数为五千人,骑兵营兵力则是为四千五百人,炮营人数暂编为两千人,火炮数量待定。还有营以下编制为……”

随着命令的下达,江宁卫的整编计划进行得如火如荼。随着整编的进行,江宁卫从此以后改名为江宁军,分为三个步兵营、一个炮营和两个骑兵营,共有兵力两万六千人。当然了,江宁卫也并非是从此撤销,杨峰将剩下的一部分兵力分别分配到了四个卫所里,这些人的任务就是充当江宁军的种子,为江宁军培养源源不断的后辈兵源。

在这次的整编中,以医护营的整编尤为引人注目。医护营虽然没有战斗力,但对于部队的战斗力却是非常重要的,这已经在前几次的战斗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由于有了医护营的存在,江宁军士兵们的阵亡率几乎降低到了非常低的程度,而杨峰任命张白玲作为医护营的统领,这也让众人觉得理所当然的同时也暗自震惊,他们跟随的这位老板用人还真是不拘一格啊。

经历了好几次大战的江宁军可以说是饱经战阵了,经过几天的调整,部队很快就整编完毕,与此同时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也已经完成,可以说大军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天气六年九月十五,杨峰率领江宁军两万六千大军朝着福建进发,开始了一轮新的征程……

第0361章 接风宴

天启六年九月十五日,杨峰率领两万六千大军从南京出发,大军一路南行,除了途径浙江、安徽的时候发现百姓的日子还算勉强,但是当他到了福建境内后便发现这里的百姓生活非常艰难,尤其是福建属于山多地少的地形,百姓想要讨生活非常艰难。

虽然这一年多来杨峰从现代社会带来的土豆、玉米等高产农作物已经开始在大明境内逐渐传播开,但土豆还是主要在北方传播,对于以稻谷为主要食物的南方来说土豆的传播速度还是有些慢了,不过让杨峰感到欣慰的是他一路上已经看到有农户开始在贫瘠的地方种植玉米,这倒是个意外的好消息。

大军一路途径安徽、浙江两省,最后从蒲城到南平,在十月初八的时候大军终于抵达目的地厦门,当杨峰抵达厦门时,此时厦门巡抚夏大言率领布政使丁友文、按察使涂洪亮以及福建一众大小官员数百人出城十里相迎。

按理说夏大言作为一省巡抚,称其为封疆大吏也不为过,用如此隆重的礼节来迎接一名统兵的武将有些不合适,但如今的杨峰可不仅仅是南京总兵、总督京营戎政和江宁伯,现在的他还是征南大都督。

这个大都督一职可不简单,大家看看大明开朝一来担任大都督的都是什么人就知道这个官职是何等的牛逼了。

大明的第一任大都督是枢密院同佥朱文正(朱元璋侄子),随后担任过大都督的人是徐达、常遇春、胡廷瑞,后来老朱同志觉得大都督的权利实在是太大了,到了洪武十三年就把这个职位给撤销了,将大都督府改为了五军都督府,将大都督的权利一分为五,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大都督这个职务。

现在朱由校竟然把这个职务重新捡了起来封给了杨峰,虽然这个职务只是临时的,而且也不能跟开国时期掌控全国兵马的大都督那么牛逼,但也由此可见朱由校对杨峰的信任和重视。

而且福建经过大半年的战祸,正是生产凋零人心惶惶的时候,夏大言也知道自己头上这顶乌纱帽早已经摇摇欲坠,朝廷之所以没有立即撤换自己那是因为暂时没找到合适的人选,等到有了合适的人选之后自己这个巡抚恐怕就要黯然下马了。

或许有人要说,反正既然都要滚蛋,干嘛要来拍杨峰这个家伙的马屁,说这话的人就错了。滚蛋也分很多种,最差的是不但要从巡抚的位子上滚蛋,而且朝廷还要派出缇骑将他从福建押解到京城交由三司会审后定罪,搞不好连老命都得丢掉,更要连累家人。

而比较好的结果是可以朝廷看在自己戴罪立功的份上让自己体面的回家养老,所以说同样是滚蛋,但结果却大不相同,这也是夏大言为什么会亲自迎接杨峰的原因。

当杨峰率领大军来到迎接队伍的前面时,夏大言快步走了上去拱手道:“下官福建巡抚夏大言恭迎江宁伯,伯爷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