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章 野生牡丹王(1 / 2)

春茶一上,福鼎市十个镇都热闹起来。

尤其是头春茶,因为价格好一天就能采上千块,使得许多开面店的小老板,厂里打工的甚至是一些木工水泥师傅都要停下几天回老家采茶。

福鼎市十个镇都有白茶市场,但产量最多的是磻溪镇,点头镇,管阳镇。

尤其是点头镇,被称为白茶小镇,因为最早有白茶市场的就是点头镇。

中午十点开始几乎都要用挤的才能进去,许多凌晨三四点就上山采茶的茶农都会在十点左右将早上采的茶尽快拿下来卖。

否则茶青太热就容易变红,堆积久了甚至变黑,影响品相就卖不了好价钱。

而这几年管阳镇也有了白茶交易市场,也更是热闹。

“爷爷,他这牡丹王好雄壮的芽头!”

林立走窜在管阳镇的白茶市场,翻看着一名茶农的茶叶。

银针已经结束现在长上来的就是牡丹,一芽一叶,除了多一片叶子之外和银针没什么区别。

甚至芽头更为雄壮才被称为牡丹王。

牡丹,一般是指一芽两叶的白茶,因为在杯中冲泡开来形似牡丹盛开而得名。

也被称为白牡丹。

“这是野生牡丹王。”

林贞却是微微点头,神色惊叹。

“老板好眼力,这的确是野生牡丹王,要不要收?要的话一百六给你。”茶农期待地看着林贞跟林立。

“一百六?”

“比一般的银针都贵了!”林立大惊。

“嘿,老板这话说的,我这可是野生牡丹王,你看看他们那个牡丹王都卖一百四了。”

“我这一百六真不贵。”茶农连忙说道。

“野生牡丹王值这个价。”林贞赞同了茶农的说法,爱茶的人最是知道这种荒野茶的珍贵。

抛开金钱不讲,那是想要都没地方买。

“爷爷,你想收?”

林立诧异的看着自己的爷爷。从钰阳村出来就已经收了一批牡丹王,有的一百三十二,有的一百三十五,有的一百四收。

已经收了六十斤。

正要拉去聚白茶厂,此刻是经过管阳镇白茶交易市场看看,却就被这里的热闹吸引。

“收,真正的野茶难得,这样吧,一百五十五全部给我怎么样?”

林贞看向了茶农。

“一百五十五?少了点吧,一百五十八,这二十三斤您拿走。”茶农也是干脆人。

“行。”

林贞更是点头,直接称茶,去掉篮子二十三斤多半两。

“阿立算一下多少钱给他。”林贞收茶,林立给钱。

“二十三斤,一斤一百五十八,给你三千六百三十四块,你数数。”

林立口袋里的一万多块钱一早上几乎全收了茶了。

这是林建如千叮万嘱拿给林立的本钱。

“对头,没错。”

茶农点了钱提着空篮子含笑离去,似乎是再次上山。

采头茶或许是茶农最开心的季节,一天就是几千的收入,但到了下个月最炎热的节气,采茶、除草、修茶整饬,管理茶园就是最苦最累,还没收入的时候。

“爷爷,我们一百五十八收,市场价是一百六,二十三斤的差价是四十六块。”

“聚白茶厂在以市场价一百六的情况下再补贴我们三块,就是六十九块。”..coM

“单单收了这批荒野牡丹王,我们就赚了一百一十五块钱了,加上早上收的六十斤牡丹王,我们今天差不多赚了三百六十多块钱。”

林立有些激动,终于知道了茶贩子是怎么赚钱。

“没什么好激动,都是因为有聚白茶厂我们才敢这么收,如果没有提前联系好茶厂收茶,这种荒野牡丹王茶贩子不敢收。”

“收了这种茶,茶厂都会压你价钱,甚至我们收的牡丹王茶厂也会以比市场低的价格收。”

“一般的茶贩子也就赚个辛苦钱,一个不慎亏钱也很正常。”

“而且就算是提前联系了聚白茶厂收茶,我们收的茶再卖到聚白茶厂,这中间也会有些损耗,六十斤损轻上小半斤都是正常的事情。”

林贞语重心长,仿佛是不想林立掉进这小投小利当中。

“爷爷放心,我的志向可不是为了赚钱,赚钱只是生存的必要,但不是全部。”

经过这些天林立也已经知道爷爷对自己的期望。

林立也更加坚定自己做茶的信念。

茶叶是绿色生态,也是如今唯一能带动钰阳村脱贫攻坚的经济收入。

除了茶叶农民几乎已经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有就是哪里修路去做苦力,去做苦工而已。

没有采茶的时候农妇也只能做做地瓜粉,地瓜粉丝什么的补贴家用。

这却是让林立的志向越发的清晰。

“嗯,爷爷相信你,走,去聚白茶厂。”林贞很是欣慰。

“好,我来开。”

林立开着三轮车直奔聚白茶厂。

今天的聚白茶厂更是热闹。厂内的停的小车大车都有十几辆。三轮车,摩托车更多。

有的是茶贩子,有的是茶农,但似乎也有聚白茶厂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