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亲生父亲尚且如此薄情,他又如何能要求世人也记得他母亲?
现在回忆,母亲向他讲‘林宴’这一名字的由来之时,脸上那温柔且甜蜜的笑意,如今想来……
还真是讽刺。
在继母有了身孕那一年,也算得上他人生的转折点。
他在恩业寺中观摩之时,寺中母亲生前多年的好友,慧持方丈给了他一柄剑。
这剑名为裂魄,据慧持方丈所言,此剑是母亲多年前留下的,放在寺中已经许多年。
彼时,林宴疑惑。
母亲她是寻常的闺阁女子,并不会舞刀弄剑,那这把剑,又到底是谁的?
慧持方丈告诉他,这柄剑与你有缘,况且是母亲多年前留下的,如今,也是时候交给你了。
林宴看着手中那柄闪着寒光的长剑,内心满是迷茫。
他一遍遍问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
是在并不需要他的‘圆满家庭’里继续寄人篱下,还是该自食其力混出个名堂来?
他问自己很多很多遍,最终给了自己一个答案。
他说海阔凭鱼跃,他说天高任鸟飞。
于是,十三岁的少年拎着又重又长的灵剑,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一人离开了林府。
没有回头。
听闻城北尽头有仙山,山上有仙人。
人们说,若成为仙人的徒弟,便能名扬天下,便能斩断尘缘,做无情人。
那一刻,他似乎受到了某种指引。
他徒步登上几千台阶,提着剑的手也愈发酸痛,他望着几乎没有尽头的台阶,远处好似没入云层,就像他的人生一样——
被层层遮掩,根本看不清未来。
汗水从少年的眉骨滑下,他抬着手擦去,略有些短的衣袍也沾染了不知从哪儿碰到的灰。
十几岁的少年长身体快,而自从母亲去世后,他便再也没做过新衣服了。
他不说,父亲便当做不知道,继母更不会主动去问。
那一刻,在台阶上一步一步迈上去的他,好像就那样释然了。
那些对父亲的怨,顷刻间只留下了一个不轻不重的痕迹,他也是从那时候才知道……
原来真正不在意的时候,便不会对一个人失望的。
一层一层迈过去,身体的负累逐渐加重,在他头晕眼花将要昏厥之际,便被拽住了衣领。
“哟,清彦今日起卦倒是准的很。”
说完,林宴便失去了意识,而等到醒来之后,他便多了个师傅。
时至今日,林宴仍不知为何净台真人要收他为徒。
其实道理很简单,清彦真人说,净台下山会收一个天生剑骨的徒儿,没想到刚催动御剑诀,徒弟就自己送上门来。
净台真人戏言,“若你早两年来爬山,便会早当我的徒儿。如今你虽然岁数大了些,倒也不打紧。”
净台真人问,“徒儿,为师还没问你名字。”
林宴,宴取欢乐吉祥,寓意顺遂平安。
如今看来,是个笑话罢了。
“林厌。”
“哪个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