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亲手制造了一场天灾的兴奋,蓝河卫们跑得一个比一个快,等大家终于站到高地,才敢放松下来大口喘气。
“完了,动静这么大,短时间内应该回不去了。”黑壮举起望远镜,踮起脚查看山洪的走向,“路线有点歪,但不影响,是朝着四国的大营去的。”
牧扯了扯黑壮的袖子,眼巴巴的说道:“将军能给我看一眼吗?”
“拿去看吧。”黑壮把望远镜递给牧。
“这山洪果然和书上描写的一样恐怖。”
四国大军的人只听到一声巨响,以为是大峰郡那边又在闹什么幺蛾子,一点都没放在心上。等山洪都冲到跟前了,大家才反应过来这是什么,开始四散奔逃。
黑壮就带着蓝河卫坐在山顶上,轮流用望远镜观察情况。
“这山洪还不够大,有没有办法让山洪再大一点?”黑壮问道。
“不能了,能炸出这波山洪都是运气使然,我没办法控制大小。”牧回道。
“行吧,有就不错了,这次记你一大功。”黑壮欣赏的拍了拍牧的肩膀。
其他军队的功劳还有人敢抢,蓝河卫有姜蓁护着,没人敢和他们抢功。
作为将军,战功就得从战场上来,黑壮看了一眼混乱的四国大营,感叹道:“这次我要是能把四国大军打退,这军功肯定能让我封侯。”
牧举着望远镜,平静的说道:“山洪已经停了,屠将军打开城门带着人杀了出去。咱们是不是也该下去了。”
提起这个,黑壮瞬间精神了,“冲,下去杀敌。在山上蹲了一个时辰,腿都给我蹲麻了。”
黑壮力大无穷,从来不怕战场,一杀入敌营,就直奔敌军的将领杀去,一双大锤使得虎虎生风,普通人蹭一下她的大锤,胳膊就会被拍断,拦得住她的人少之又少。
连着杀了几名大将,等自己这方鸣金收兵了,黑壮才带着蓝河卫往回撤。
杀惊慌失措的兵卒容易,但等对方反应过来,局势对姜国就没那么友善了,毕竟人数不占优势,所以屠野见好就收,收割了一波之后,就立刻带人回城防守。
回去的时候,屠野都乐得合不拢嘴,把黑壮的肩膀拍得砰砰响,“干得不错!明天再弄一个山洪出来,咱们继续去杀个痛快!再来几次,他们那四十万大军,都要被我们杀个干净!”
第95章
卫国撤军
刚打了胜仗, 黑壮也很开心,但她却憨笑着打破了屠野的美好幻想,“这样的天地神威, 能利用一次, 是巧合。下次就没这个机会了。”
“再去炸一次也不行?”屠野可惜的追问。
“不行。”黑壮摸了摸下巴, 说道:“虽然再来一次山洪是没办法了,但我们可以吓一吓他们。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他们又不知道我们的底细。”
对黑壮的主意, 屠野举双手赞成, 夸道:“这主意不错, 不愧是太女教出来的人, 花样就是多。”
四国驻扎的营地, 被山洪冲击了一波, 又被屠带着军队冲杀了一波, 仅剩的三十万人中,又损失了五万的战斗力。
当初他们征集这么多人, 为的是攻下大峰郡, 但现在连防守都防守得艰难。
他们的兵卒再消耗下去, 失去人数的优势, 就再也没法跟姜国的人斗了。
一时间,营帐内愁云惨淡。
“不要气馁,再坚持坚持。姜国此时内忧外患, 国内不止有君侯造反,今年还发生了水灾, 送往前线的粮食,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断掉。到那时, 就是我们的机会。”卫国大将军安慰道。
“我国今年的水灾情况虽然没姜国那么严重,但今年粮食也定会减产。”宋国大将军的表情不是很乐观。
四国看着姜国变法成功,发展速度飞快,都想把姜国这份危险扼杀在摇篮里。他们这是为了未来在打算,但他们也不可能因为未来,就不顾现在。
“最多只能再等两个月,若是两个月再拿不下大峰郡,我齐国就要退兵。”
“不急,姜国的粮仓最多再坚持一个月,应该就会出现亏空。”
一群人盲目的猜测着姜国的现状,还全都往坏处想,否则他们就真的坚持不下去了。
集齐四国之力攻打姜国,都还能失败,这不由得让大家对姜国的更为警惕。
“姜国的新法才实施一年,就能有这么好的效果。此战过后,不论输赢,我王应该都会向姜国效仿。”
“我还是希望此战能赢。姜法比卫法稍好一点,但对君侯也不友善。若是赢了,此事就还有余地。”
打不过,那就加入,这是各国的常用做法。
四国的大军,都在等着姜国出问题,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卫国比姜国还先乱起来。
趁着卫国大军在前线僵持着,卫国的君侯们,也亮出了自己的肌肉。
卫国全民皆兵,有还有胡人威胁,君侯们担心自己的小命,没敢起兵造反添乱,但却联合起来,威胁卫王归还封地,废除新法,同时还要处理掉郭凡的师兄,让大家看到卫王的决心。
卫国都邑当天发生的消息,第二天傍晚,姜蓁就知道了。
“哼哼~我就知道卫国的君侯不甘心。姜国的君侯都恨不得掐死你我,凭什么卫国的君侯那么乖巧听话,现在抓住了机会,全都蹦跶起来了吧。”
把卫国的君侯挑拨成功,郭凡心里终于舒坦了,语气幸灾乐祸,他就看不得别国的君侯那么配合。
姜蓁也笑得开心的说道:“卫王性格强硬,不是会妥协的人,卫国君侯如此做法,只会加剧卫国内斗。”
“卫王强硬又如何。君侯们提的都是正常要求,卫国打不过姜国,就证明姜国的新法更厉害。连姜国都没有剥夺君侯们的封地,卫国凭什么手段那么强硬。”郭凡的表情得意。
分封的制度,在这片土地上流行了几百年,岂是一朝一夕能改的,他之前还没想出办法解决封地的问题,只能通过剥夺盐铁的售卖权,削弱封地的实力,但姜蓁这边拿出来一个推恩令,立马让他豁然开朗。
哪怕是饮鸩止渴,卫国的那群君侯也想再短暂的延续一下曾经的辉煌,更何况,未来的事,怎么能说得清呢,又不是每一任君王都会是聪明绝顶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