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78节(1 / 2)

所以姜蓁一点都不着急,稳坐钓鱼台,如果卫国准备接着耗,她就把卫国耗干,再动手。

但姜蓁还指望着卫国投降,所以姜蓁卖地的时候,还是特地给了在卫国一个机会

“永安城皇城外的那几条街的土地,只有姜国的君侯和重臣能购买,但卫王如果想买的话,给我递个话就行。”姜蓁这话说得客气,因为在她眼里,卫王早晚会成为姜国人。

卫国太子老实点头,回道:“此事,我会写信告诉父王。”

永安城所有的土地都是姜蓁的,在城墙和基础设施没弄好之前,姜蓁就没开买卖的口子。

如今姜蓁一松口,一大群人就拿着钱,直冲永安城选地修房。

不过西边那片挨着皇城的地方,一般人有钱也买不到,朝廷只卖给有官职的人,方便大家上朝。

如今大家买到手的,都是一块反反正正的土地,想要什么风格的房子,自己修建。

不管是古朴庄严的楼宇,还是干脆利落的水泥钢筋建筑,姜蓁都不参与,全凭他们个人喜好。

毕竟连永安城新建的王宫,风格也很混搭,一半古典美,一半现代感十足。

虽然现在电灯、空调之类的玩意儿还没折腾出来,可姜蓁总得为以后考虑不是,水泥房就是为以后的新设备建的。

姜蓁作为姜国臣民敬仰的对象,无论她做什么,跟风的人都有一堆。

王宫的风格混搭,其余贵族富商的宅子也跟着混搭,先把水泥房子修来住着,然后慢慢打磨精致的木质楼宇。

那群商贾忙着在坊市里卖东西,坊市那片是最先建起来的。

“还别说,水泥钢筋建的房子虽然粗糙,但速度就是快。我从海外买来的巨木还没阴干,这水泥房子就已经建好了。”

“你的水泥房子粗糙,那些贵族的水泥房子可不粗糙,里里外外都贴满了润白的瓷砖,窗户用的都是玻璃……细致着呢。”

“蓝河县作坊的瓷砖卖得好贵!!贵得我心头滴血!玻璃也是,我就买了几片玻璃,心疼得嘞~”

“我也只买了两片玻璃,装点了正厅。听蓝河县那边的作坊说,他们已经在用新机器了,过两年,玻璃就会很便宜,到时候我再买来装其他房间。”

垄断的钱,是最好赚的。

永安城卖地的钱归国库,但姜蓁在瓷砖玻璃上挣的钱,不比朝廷少。

同一个贵族,朝堂薅一遍羊毛,姜蓁还要再去薅一遍羊毛……

贵族本就是最攀比的那群人,有蓝河县那些作坊源源不断的造钱,姜蓁的私库里的积累,比国库还多。

姜国迁都,不只是人要搬过去,仓库里的东西也要搬过去。

少府的人打开姜蓁的私库,装车离开的时候,那长长的车队,震惊得都邑贵族的下巴都掉了。

“王上还是公主的时候,巨富之名就传遍天下,我之前也就听说,如今一看,名不虚传。”

史官站在路面,默默的数着马车的数量,嘀咕道:“两百车,两百零一车……”

数着数着,史官就凑到了同看热闹的几个尚书郎身边,问道:“你们掌管的国库,东西还没王上的私库多,你们都不闹的吗?”

姜国花钱的地方可太多了,国库有再多的钱都不够花。

反正这天下都是姜蓁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姜蓁私库里的钱,求一求,说不定就掏出来了。

尚书郎看向八卦的史官,神秘兮兮的说道:“你怎么知道朝中大臣没找过王上哭?”

“谁啊?谁啊?谁啊?”史官的眼神亮得像瓜田里的猹。

尚书郎左右看了看,小声说道:“我告诉你,你可别告诉别人。”

“我办事你放心,除非我死了,不然谁都别想知道。”史官赌咒发誓。

“找王上哭诉最多的就数医丑大人,其次就是黑壮将军……”

“嘶~黑壮将军也玩这招?”

“啧~没想到吧。”

第199章

薅羊毛

在医馆设立之前, 医者服务的对象,多是贵族,有点名气的医巫, 都不缺钱财。

可现在大学培养出来的医官, 服务对象变成了姜国所有的百姓, 医者就挣不了什么钱了,反而还需要朝廷往里面大笔的投钱。

天下还没平定,医馆的优先级,排在很后面, 所以姜蓁私下补贴最多。

其他部门, 姜蓁也时常补贴。

朝中大臣把私库和国库分得清楚, 国库里放的是百姓税收, 本就该用到实处, 姜蓁的私库是她自己赚的, 旁人都没有置喙的权利。

姜大头当初补贴姜蓁, 用的也都是自己的私库。姜蓁私库里的东西,以后也该是留给孩子的。

能薅到姜蓁私库的羊毛, 朝中大臣原本已经很满足。

可迁都的时候, 姜蓁一露富, 大家的认知再一次被刷新, 满足感瞬间消失,都跑来找姜蓁哭穷。

“王上,从永安城到出海港口的那条国道, 应该早日提上日程,除此之外, 永安城到都邑这边可以再修一条运河……”

陈冬一边说着, 一边把自己的计划书递给姜蓁, 满脸期待。

【看陈冬浓眉大眼的,怎么也禁不住金钱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