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章 两道难题(1 / 2)

小护士笑了,口罩上的双眼弯成月牙形:“你不能吃太油腻,刚好我买了皮蛋瘦肉粥,先给你吃吧。”

外面买的粥,皮蛋瘦肉少得可怜,但是大米浓稠,上面汪着一层米油,舀一勺入嘴,软烂香甜。

华英吸溜吸溜吃完,额头出了一层汗,精神爽利了很多。

希望与目标产生的动力,果然能横扫一切拦路虎,连疾病也不在话下。

她心里盘算,复读所要做的准备。

决心好下,阻力不小。

首先,外婆王春兰第一个不同意。

王春兰是榕江县大户人家的姨太太,生下董翠芬和董坚强,董家仍然没把她当回事。解放初期,董家一大家子辗转到香港,又从香港移民到美国。

独留王春兰母子三人在老家。

历经大宅门的浸淫,王春兰脑子里都是封建思想的糟粕。比如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

三年前,华英参加中考,分数过了中专线。那个年代,中专毕业工作包分配,进的都是事业编制的好单位,就算进工厂,也是干部身份。

和大学毕业生相比,中专生甩他们四五年工龄差,关键还能先入为主,占据好岗位。

所以,中专的分数线,比榕江高中录取分数线还高。

填中考志愿之际,正值端午节,灯泡厂发了盐蛋皮蛋粽子,绿豆糕芝麻糕。华家发了双份,董翠芬让她老妈过来拿点。

王春兰拉着个小拖车过来,把吃的喝的,往拖车里放。

嘴里唠叨:“大丫头读个中专,三年后,也成了公家人,你们家富得流油了。”

华俊气鼓鼓,瞪着外婆的手,最后一个豆沙粽,被她枯瘦的手,扫入拖车内。

他忍无可忍,叫道:“我姐要读高中,她将来是大学生!”

“切,大学生?她要是读大学,哪个还敢娶她?”王春兰的脸转向,眼睛直瞅着董翠芬:“你们还要她念高中?”

董翠芬在外头厉害,在家却害怕老娘,她赶紧摆手:“不念了,读个中专,早点赚钱!”

“这还差不多,女人读书多,没人要!”她满意地离开。

华俊蹑手蹑脚,跟王春兰她身后,从拖车里捡回三个粽子,和一盒绿豆糕,抱在怀里,溜入厨房。

之后,榕江一中的副校长亲自上门,给董翠芬做工作,许诺给予华英100元钱奖学金。

董翠芬把钱交给王春兰,华英才得以回到学校,继续读高中。

这一次,华英病倒,不能参加高考。王春兰又会横插一杠。

王春兰就住在米厂的院墙外,一栋清末建造的旧房子里,她没事就往米厂跑,和一些家属扯野棉花。

刘子金擅长见风使舵,早就用小恩小惠“说服”了老太婆。

王春兰、董翠芬和刘子金结成同盟,是华英复读的第一道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