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业,并非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也是新的转折。】
“王天聪,小名星星。起名的时候,我只是希望他像天上星星一样,无论在哪里,都能有一束自己的光芒闪耀,哪里想过,他竟然真成了‘星星的孩子’。很快,他将成为一年级新生。我很庆幸,能跟他一起来学校。我答应过他,既然带他来到这个世界,就要一直陪伴他。哪怕他的世界里满是孤独,我也绝不放手。因为如果连我都放手了,那他就彻底孤独了。”
田义傻眼,没想到遇见的第一个特殊学生家长,竟是一起入职的同事。一个冷静的气质美女医生,一个孤独症儿童的母亲。
良久,他抬起头,看着唐淇的眼睛,郑重开口。
“不会的,他不会孤独的!我还不知道自己的分工,不知道能否教到他,但通过这段时间,我对学校已真正有了一定了解。我相信,他不会孤独的,因为这里,除了有你,还有我们。”
田义所说的我们,无疑是指所有特教教师。这是他第一次,在还没见到学生时候,就感受到了责任。
“谢谢!”
唐淇的感谢不限于言语,还附赠了一份资料。
“这段时间,我分析了学校学生的健康档案,整理了一份疾病相关资料,虽然不是细化到每个人,但常见的疾病大类、症状、可能出现的认知、情绪、行为、动作问题,都做了梳理。送给你,相信你以后会用得上。不打扰你准备明天的汇报了,再见!”
田义惊喜地翻看着资料,如获宝典。待他回过神想要道谢时,却发现唐淇早已离开了教室。
“谢谢,一定不负所望!”
对着空气,悠悠的一句话,不是说给别人听,而是说给自己。
……
培训的最后一天,每人进行35分钟的汇报。
好几位老师都设计了一堂35分钟的课程,有生活数学、生活语文、康复训练等,既是汇报,又似试讲,非常务实。
唐淇选择的是“孤独者儿童”日常看护主题,她表示,通过调研学校学生健康档案,发现目前学生里,占比最大的是孤独症患者,虽然他们的病重程度不一,情绪问题的表现也有差异,但共性不少。刻板行为的类型、常见情绪问题的状态、敏感点、以及容易造成的自我伤害、或对他人的损伤、相应急救处理等问题,她都一一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