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的路上,总是一波三折,打败我们的往往不是天真,就是无邪。】
纵使田义做足心理准备,从事特教工作,将会是“漫长的陪伴+改变旅程”,但过程中的啼笑皆非与无可奈何,却时常冲击着他的心灵,让他哭笑不得。
比如班里能力相对较强的唐氏综合征患者小天,从始至终都是令他最头疼的一个人。
爱搞恶作剧,整蛊捉弄他人,戳气球、在同学凳子上洒水、躲在门后冷不丁恐吓人,千奇百怪的淘点子,层出不穷。
一不注意就伙同静静快速跑出去,经常把教室弄得鸡飞狗跳,折腾得大家都不能安心上课,在宿舍中捣乱,掀翻被子、踢乱鞋子,还经常欺负壮壮、惹哭小木,可谓劣迹斑斑。
还常常将洗手液挤满手、满身都是,让人不忍直视;想逃课就用大便做借口,不愿做操或体育课上不想跑步,便突然蹲在地上一动不动,总之,是幺蛾子百出的“问题行为孩子”。
不仅如此,小天还不服管,每每教训他时,要么撇嘴不听,要么躺地上装死,到后来甚至还坐在冰冷的地上,尿湿裤子,老师看见光屁股坐地上的他,因为担心他会感染细菌或是着凉,急于照顾,便少了批评。
长此以往,田义看见小天,就条件反射地头疼。然而,心疼、无奈、气愤到牙痒痒,都没有实际作用。家访做了不止一次,与陪读家长也多番细聊,可小天妈妈本身精神也不太正常,往往都达不到他想要的谈话效果。
到底该拿小天怎么办?这是困扰田义许久的问题。
有时候,他想,忍无可忍,无须再忍。毕竟,一直忍、一味退让,根本不解决问题,不是长久之计。
可不忍,又能怎样?别说他是特殊儿童,就是普通孩子,也不能打骂,只能教育。可小天这般“油盐不进”,常规教育似乎也不起作用。
想不到更好的办法,田义只好继续忍耐。直到有一天,他终于爆发了。
那是临近期中的一次绘画与手工课,田义组织孩子们用彩泥捏胡萝卜。
从学期初粘胡萝卜、吃饭时认胡萝卜,再到后来画胡萝卜,虽然一年2班的学生整体认知能力有限,但在田义的不断渗透下,孩子们对这一常见蔬菜,已不再陌生。因此,对于用彩泥创意捏胡萝卜,孩子们兴致很高。
在田义和孙鑫的帮助下,每个学生都完成了或大或小、颜色各异的作品,并都准备带回家给家人看。于是,田义很认真地在每一根胡萝卜上,写下学生名字,并轻轻摆放在桌上,只等他们收拾好书包,就能带着各自的作品放学回家了。
就在这时,小天躲过妈妈的视线,绕着所有同学的课桌跑了一圈,并拿走了桌子上所有的彩泥,跑回自己桌前,将彩泥揉成一团。其他孩子陆续反应过来后,都失声大叫起来,叫声中有无辜、有伤心、有气愤,也有惊恐……
因为他们辛辛苦苦一节课,好不容易做出来的彩泥胡萝卜,全被捏坏了。
“小天,你……”田义气急,感觉一口老血闷在胸口,顿时说不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