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与楚风见面时,李公公只觉得这年轻人董礼知趣,善解人意,性格态度也是谦逊温和,没有半点年轻人的焦躁鲁莽,十分难得。
这样的人在宫中,只要没有什么大的变故,一般都能混得长久。
是以,他主动与之深交。
直到此刻才发现,在这个年轻人温良的外表下,还有另外一副面孔,狠辣果决的面孔。
幸好初见时自己没有给他脸色看。
否则的话,或许他现在已经是第一个“海公公”了。
心中念头连转,李公公脸上没有丝毫表现,笑意盈盈道:“楚公公说得极是,海公公年纪大了,正该荣归故里,安享晚年才是。”
“此时还要劳烦李公公多费心,早做准备得好。”
楚风猜到了李公公大致会有心思,但此事也算是对两人同盟的一种考验。
上不上自己这艘船,上到什么地步,将直接决定将来能够相互信任的程度。
他心里有一个大计划,而那种计划,又是他一个人无法完成,必须要有信得过的盟友辅助才行。
稍有不慎,自己可能都会丢了性命。
所以如果李公公只是有意与他交好,而没有同生共死的觉悟,那这事儿就得再看看了。
李公公闻言眼中神光一闪,他当然明白楚风话里隐含的意味,犹豫之间,并没有第一时间给出答案来。
而楚风也不着急,这种事情当然要给人充分考虑的时间。
于是话锋一转,又问道:“公公平日都在御书房服侍陛下?”
“差不多是,陛下勤政,除休沐日外,寻常朝会之后,大多数时间也会到御书房继续召见朝中各部官员,处置政事,老奴既然在都知监办差,自然那是要随时跟随陛下左右,跑腿通禀传报,一刻也耽搁不得。”李公公接过话茬点头说道。
“如此,倒是辛苦公公了。”
楚风眼睛一眯。
所谓都知监,实际上就是替皇帝传信通禀的太监机构,平常情况下,都知监的太监都会时刻在皇帝周围恭候。
一旦皇帝要传召什么人,或者下达什么旨意,都是由都知监的太监负责传达。
甚至就连皇帝正式的圣旨,也是由都知监的太监领了去传达。
也就是说,平常情况下,皇帝由什么动作,宫中有什么消息,大抵都是都知监的太监最先知道。
“我等奴才,以佝偻残破之躯,能为陛下办差已是莫大荣幸,谈何辛苦?”李公公微笑道。
“公公客气了,日后还要请公公多多提携才是。”
楚风脑中念头连转,继续说道:“我才入宫中,诸多事情都还不清楚,宫里有什么禁忌忌讳,或者大事发生,也是两眼一抹黑,到时就全靠公公了。”
“楚公公放心,若有用到老奴的地方,万不敢推辞。”
李公公明白楚风的意思,连忙说道。
虽说皇帝旨意,将楚风安排成随侍太监,随时听召,但毕竟只是后宫的小太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