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九十五章 战略(1 / 2)

肥安、永和二城在魏城上游,两城中间便是漳水河,金国大军南下,必要从二城过,才能继续一路攻至巨鹿城。

而两城当中,肥安一侧多山林险隘,过了肥安,后面便是新固城,新固城依仗山林,背靠渭水,易守难攻,金国大军若是主力从肥安一侧进攻,打过了肥安,还要打新固,打了新固,还要设法过渭水。

中间只要大奉军依靠渭水建立防线,那么便少说也可以将金国大军拦在渭水河另一侧十天半个月。

前后相加,从这一条线打下来,就最少也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从金国大军挥师南下,沿线占据了大奉如此多的城池土地,一共才耗费了多少时间?

光打这两个地方,就要浪费这许多,还会给大奉大军整顿建立防线,甚至是侧翼包抄突袭的机会,除非金国大军指挥之人是个蠢货,否则定不会如此选择。

所以金国大军的主力,一定会强攻永和。

永和后面便是魏城,而魏城在漳河及漳河汇聚渭水而成的合江之间,左近只有新阴这一城可以增援。

且永和魏城一线,全都是河滩大平原,非常适合靺鞨骑兵作战。

只要拿下永和魏城,那么就可以依仗合江左侧平原建立大军的大本营,徐徐图谋渡江便是。

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条更加合适保险的战线。

楚风最早合卢象升沙盘推演时,卢象升便断定金国大军的路线一定会是如此,只不过卢象升的建议,是重兵囤守永和、魏城一线。

再利用新固与新阴两城,在三河盘绕的合江平地做成一个大口袋,将金国大军包进去。

如此一来,只要再有一支奇兵,抄了金国大军的后路,把肥安与永和两城重新夺取回来,金国大军就会成为瓮中之鳖,插翅难逃。

楚风承认卢象升的布局有合理的地方,但他最终并没有选择这个战略。

因为楚风心底很清楚,他手上的卢家军,加上巨鹿郡的人马,一共也不过十万人出头而已。

而金国大军足足有二十万,双方在人数上根本不成正比。

更何况金国大军连战连胜,气势最是强盛之时,且不说楚风能不能抽调出一支奇兵来,包抄金国大军的后路,从他们手上把肥安、永和二城给夺取回来。

就算真的成功了,就能守住这两座城池,叫金国无法后撤吗?

楚风心中决断,那一支奇兵怕是守不住两城,反而是白白给金国大军送军功去的,坚守不了几日便会被吞没。

于是楚风将卢象升的战略做了优化,不以三河交汇的合江北岸平原做口袋,而是以南岸做口袋。

首先南岸当面是巨鹿城,城高,兵多,粮足,且后备补充增援轻松。

其次巨鹿城旁侧的新阴和旧丰二城互成犄角之势,只要有少量兵马,便可以守住侧翼,让金国大军无法突破。

另外一边也有新固城依托渭水堵住金国大军的退路,让他们无法后撤。

唯一可以撕破的口子,便是新固与巨鹿中间的空间地带,那里地势平坦低洼,难以建立防守线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