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的命令传到了李孝恭的耳中,他心中大喜,早就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这一天终于到了,他一直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如今终于可以崭露头角了。
于是他率领着数百艘战舰浩浩荡荡的顺江而下,出川进攻夷陵。
不过出川之前,他还要面对蜀地的叛乱,巴蜀的总体形势虽然平静,没有人反抗,但是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叛乱还是时有发生。
一旦他离开蜀地,这些地方如果发生了叛乱,后果不堪设想,有可能就堵死了他们回来的路了。到时候唐军前进不能,又无法后退,将会被困死在长江上。
于是李孝恭也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任命那些蛮族酋长的子弟到军中任职,给与这些人极为丰厚的待遇,并且随军出征。
这明着是提高蛮族的地位,实质上是为了控制蛮族,将这些子弟都视为人质,一旦蛮族发生叛乱,首先倒霉的就是手中的这些人质,以此来控制蛮族。
不过这些光鲜的待遇,让没有见识的蛮族非常高兴,并没有看出这是计策,反而十分的高兴,引以为傲。
这样一来就搞定了蛮族,李孝恭解决了后顾之忧。利用上游可以顺流直下的优势,迅速地占据了夷陵。这让他非常的高兴,志得意满。
李孝恭上书李渊:臣已经占据夷陵,攻克江陵指日可待。
当时平定江南第一人的称号让他窥视已久,那可是当初杨广才有的殊荣,如果落到自己的头上,那是多么荣耀的事情。
可是他马上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他发现陈乘风的夏军占据了长江对岸的宜昌,还有荆门。比他还要靠近江陵。
并且和他隔江相对,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夏军的掌控之中。
这让他感觉到了万分的郁闷,好不容易打到三峡口了,难道还要退回去吗?如果不退回去就要和夏军抢时间,看谁能够先攻进江陵。
他打听了一下,和他隔江相对的就是阚陵。阚陵为陈乘风训练了水军。
在得到巴蜀的唐军有所动作之后,陈乘风果断地下令出兵占领宜昌和荆门,控制长江出三峡口,把唐军控制在巴蜀。
于是李靖亲自带领陆军,配合阚陵的水军攻占了宜昌,荆门这两个长江上的要塞。
当然他们并没有暴露神威舰的实力,只是用了普通的战舰就打下了这两个重镇。
将三峡出口牢牢地控制在手中。
李孝恭并不甘心就此退回巴蜀,他想就算你占据了长江对岸,也不过是和我共同占据这个出口而已,如果你强行阻拦我出兵,将挑起战争的帽子也能套在你的头上。
于是李孝恭向李靖发出了将要通过长江进攻江陵的通报,要求夏军不要阻拦他的大军前进。他的意思是先礼后兵,如果李靖不同意,那样就有了发动全面战争的借口。
可是没想到李靖给他回书,上面说,夏军攻占宜昌并不是为了对付唐军,而是为了切断萧铣的西线。
唐军既然想要顺江而下攻击萧铣,那就去吧,夏军绝不干扰,并且预祝唐军取得成功。
李孝恭觉得奇怪,不知道陈乘风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不和唐军撕破脸。不过这也是一个机会,一旦他攻克了江陵,那么整个江南就尽在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