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三百章 人事安排(2 / 2)

刘衍笑了笑,当即表示愿意出银子,将青州府上下未来五年的应缴赋税,全部由刘衍出了。另外,刘衍还给王从义、郭敏泰、韩金楚三人每人一份大礼,具体的数额足以让三人喜上眉梢。

至于此番抄没的耕地,刘衍准备移交给管屯官张耒,下一步就是在青州府和莱州府招募百姓转为军户,这些耕地连同将来准备开垦的荒地,便是新军户的口粮田了。

其实自从刘衍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便对明末的商人一直心怀防备。这不仅是因为明末商人普遍有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种种恶习。更因为此时的商人大多是流通型商人,非后世的生产型商人,难以为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刘衍说道:“此番变乱滋事体大,本镇以为应将一众案犯,以及所有的案卷,全部移交总督府,由卢督臣上报朝廷三司会审,请旨裁决。”

由此,双方便达成一致:刘衍继续安排青州府各处驻军和相关官吏的人事安排,王从义负责向朝廷上报变乱之事,郭敏泰、韩金楚二人则全力配合刘衍的新政事宜。

王从义、郭敏泰、韩金楚三人在过来的路上就合计过,刘衍抄没这些人的家产后,至少可夺得十几万亩的良田,过百万两的资财!

三人虽然没有侵占军户的耕地,但并不代表三人不贪财,所以在话里话外也表露出想要分润一分的意思。

“你们三个今日便走马上任,

刘衍将人事安排部署完毕后,忽然闻报青州知府王从义、同知郭敏泰、通判韩金楚来访,便笑着对众部下说道:“看来知府大人是坐不住了。”

韩金楚与郭敏泰对视一眼,二人都有些畏惧,不过想了想,自己也没做什么,便点头同意。

“另外,本镇已经下令,将所有人犯的家财拨付给钱粮官岳明处理,所有人犯的家眷一律关押在军营内看管,等候处置。”

“另外,本镇决定将青州左卫迁到西北方的博兴县,将青州中卫迁到东北方的寿光县,将青州右卫迁到西南方的诸城县,新军左营、中营、右营将士在整顿三卫原兵丁后,便开拔前往各自驻地。”

刘衍看着皱眉翻看案卷的王从义、郭敏泰、韩金楚三人,继续说道:“本镇如此处置,不知道是否妥当,还请三位大人一同斟酌。”

王从义看了几份案卷之后,便痛心疾首的说道:“此些贼人饱受朝廷恩义,不思报效,却做这等祸国殃民之举,实是狼子野心。”

刘衍直接任命左营都指挥使张义充任青州左卫都指挥使,任命右营都指挥使汪博充任青州右卫都指挥使,任命中营都指挥使沈拓充任青州中卫都指挥使。

此时刘衍正在总兵府内安排部下,青州左卫、青州中卫、青州右卫三个指挥使已经完蛋了,就意味着这三个位置都空了出来。

此番刘衍己经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不但彻底掌控了青州府的军权,而且还沉重打击了本地势力,现在也就没必要越厨代庖,那样就显得过于跋扈了。

刘衍随即将突击审问黄明德、赵威、蔡应文、潘涂等官吏的口供拿了出来。

卢象升叹息一声,说道:“这事闹得太大了,还是看颜巡抚的意思,不过你放心吧,以现在的局面来看,朝中上下怕是没人敢动刘衍的,那小子,现在连我都要忌惮几分。”

双方很是寒暄了一阵,可以用一团和气来形容,相互吹捧许久之后,王从义便谈起青州府的这场变乱。

“指挥使田辉叙可在青州府、莱州府各州县招募良家子为兵,征召之人转为军户,并且分发相应耕地,具体事宜与管屯官张同知使协商。”

他骂了好一会,便对刘衍说道:“不过此次变乱,相关人犯,不知总兵大人准备如何处置?”

刘衍继续说道:“管屯官张耒全面掌管青州府、莱州府屯粮事、田税征收事,钱粮官岳明、政务官赵民全面接管青州府、莱州府相应事务。”

片刻之后,王从义、郭敏泰、韩金楚三人来到正堂上,刘衍笑着招呼三人落座。

同时,刘衍与王从义还前往衡王府禀报了变乱之事,算是给衡王朱由棷一个交代。

经过一番动荡,青州府内外至少有八十多家商贾、三十多家士绅、数十名文武官吏被刘衍扳倒。

到这里,卢象升神情凝重,不知道想起了什么。

巡抚衙门内,颜继祖看着这联名公文,

再仔细看一遍公文,颜继祖更是放心,这奴贼奸细、通虏资敌的大帽子一扣下,谁能说什么反对的话?唯一能让人苟病的,便是刘衍的手段过于粗暴,不过这已经是细枝末节,以他的武人身份也说得过去。

随后卢象升与颜继祖商议了一番,也联名向朝廷写了一封奏章,为此番青州府城的变乱“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