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新军各营也部署到了山东各地,原来青莱镇四府内的部署不变,东昌府由右营驻守,亲卫营、中营、炮营、骑兵营全部驻守在济南府城。
刘衍这一步算是提前打下的伏笔,为将来进一步大规模改动军制和征兵制度做铺垫。
“好!”
随着新军彻底掌控山东全境,幕府各部收取的欠税、追回的军屯耕地越来越多,新政推行的进度也越来越顺畅。
会议散去,王炆镇、李继文、张耒等幕府一众官吏满面春风的出了议事堂,众人跟着刘衍水涨船高,虽然现在众人并没有什么品阶,可是如今众人已经不在乎这些,只要跟着刘衍,众人哪怕是白身布衣,像济南知府这样的高官也要以下属自居,这便是实力使然!
“呵呵,张部长,可有时间?”
此时议事堂上,刘衍见无人反对,便对颜继祖说道:“颜抚台,幕府各部的官署准备好了吗?”
刘衍下令将所有查抄到的钱粮入库,这批钱粮正好可以作为整顿山东兵马的开支,也算那些贪官和劣绅为大明做的最后贡献吧。
驻防军与新军各营一样,都是脱产的职业军人,并且陆续将各地军户转为民户,军屯耕地不再收回,由驻防军士兵的家眷自行耕种,从
当然,也有一些心存侥幸,或者仗着自己朝中有人的贪官、劣绅,这些人不愿补交欠税,也不愿意归还侵占的耕地。这些人始终认为刘衍为了自己的前程,不敢杀他们,毕竟这些人在朝中都是有靠山的。
在刘衍的预想中,驻防军的装备、军饷待遇、训练强度都要弱于新军各营,算是新军的后备兵员,但是战力一定会比普通明军要强。
这一番操作下来,刘衍“屠夫”的名号被彻底叫开,刘衍听闻之后一笑置之,如果杀人可以就华夏,杀人可以阻止甲申国难那样的千古悲剧,刘衍不介意成为杀人魔头!
此时还有不少各州、各县的官吏、军官被吓住,即便补交了欠税、归还了耕地,也担心刘衍会秋后算账,所以纷纷弃官而逃,去往别处投靠亲友,由此山东各处出现了许多空缺官位。
山东驻军除了新军之外,便是各地的卫所兵,可是除了青州府、莱州府的卫所兵经过整顿,还有一定战力之外,其余各府的卫所兵基本上就是豆腐兵,上不得台面。
所以刘衍有意进行整顿,仿效新军军制,对山东各地现有的卫所兵进行裁撤、整编,全部整合成驻防军。
赵才明相同关节,便觉得心情畅快,直接步行来到总督府一侧的幕府农部,正好见到准备进去整理一番的张耒。
各地新军将士大肆出动,十日之内便抓捕了山东各地官吏一百四十多人,随后便是一通抄家拿人,一共抓捕人犯及家眷三千九百六十二人,抄出财物折合银币一百九十二万枚!另外还有耕地三十六万多亩,存量三十五万石!
张耒自然明白,结果地契看了看,说道:“赵大人不必说了,督臣有令在先,只要赵大人主动归还耕地、补交欠税,就一概不予追究。不过今后赵大人做事,可一定要三思而行。”
至于那些罪大恶极的贼寇首领、士兵,刘衍下令全部拉到济南府城外斩首,数百颗血淋淋的首级摆成京观,过往的百姓见了无不拍手称快。而那些文官武将和各地士绅听闻,则畏惧刘衍的手段,大部分人都上赶着交代问题。
“明白,明白,今后一定不会如此了。”
缺点就是总督府的军费开支会急剧增加,刘衍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以现在总督府幕府的收入情况,以及现有钱粮库存的数额下,是可以承担下来的。
济南知府赵才明看到快步离开的高英明,笑着叫了一声,高英明只是抱拳示意,然后一言不发的上轿走了。
刘衍直接下令从幕府各部,以及兖州府、莱州府各处抽调可靠文官,补充到各州、各县的文职空缺中。同时从新军历次战后的伤残新军将士中,抽调合适人选,补充到各处卫所的空缺武职中。
赵才明见农部的官署院内人很多,农部的官吏和人手进进出出的,便将张耒拉到一旁,随后地上了几张地契:“呵呵,本官利令智昏,做了些……,呵呵。”
具体的调动名单,刘衍命李继文写成奏章,尽快上报兵部和吏部核准。
“那些人真是烂泥扶不上墙,自己主动给刘衍腾位置,估计现在刘衍一定很开心。”
颜继祖想到自己这个巡抚日后也将是一个摆设,刘衍是幕府完全就是一个小朝廷,收税、赚钱、管理民政、统筹大军,几乎将山东变成了刘衍自己的天下,只不过在明面上还保留一层朝廷的皮而已。
想到这里,颜继祖只觉得不寒而栗,自己将来何去何从?
“也许,跟着刘衍也不失为一个选择,就好像李继文、胡宗明一样?”
颜继祖想到自己在朝廷中也是升迁无望,难道自己这辈子就止步于此了?想到这里,颜继祖咬着牙把心一横,便做出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