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广东省对面,隔着一条界河,有一块特殊的土地,这就是香港。
公元1842年8月29日,因战争失败,在英军旗舰汗华号上,清廷全部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耆英与璞鼎查签署《南京条约》 ,战争结束。
《南京条约》共有十三条条款,割地条款为割让香港。自此,香港被割让时间长达155年,直到公元1997年7月1日,帝国的前身共和国才收回了香港。
公元1853年10月29日上午,香港总督府。
总督府会客厅内,第三代香港总督文咸爵士在总督府内召见了一个人。
约翰.包令爵士,历史上继文咸爵士后的第四代香港总督,曾任驻比利时、埃及、叙利亚、土耳其等国商务使节,英国下院议员。公元1849年来华,任英驻广州领事。
此人一心以英国利益为重,心思缜密、奸诈狡滑。历史上,就是此人极力推动了英国对清朝的第二次宣战,并且在战后为英国攫取了大量利益。
“文咸,伦敦方面怎么说?”
“包令,这是伦敦发来的最新电报。”
文咸从保险箱中取出一份电报。
“以伦敦的指示,你准备怎么做?”
等包令看完,文咸开口。
“虽然我和奕訢商谈过多次、虽然从奕訢的嘴里听到过这个林雪手里的军队有多么多么厉害,但我并没有亲眼见到。动用帝国士兵对付他,不能光听奕訢说说就可以。我要亲眼看到。”
“你想去北边亲眼去看看?”
“这片土地上有句俗语叫知己知彼,百战不胜。”
“你想去看看,现在就有一个好机会。”
“什么机会?”
“太平军?”
“太平军?你是说这个林雪要对太平军动手?”
“现在林雪占据的安徽和太平军的首都天京从地图上看离的极近,林雪必会对天京动手。”
“洪秀全也不可能放任林雪扩张而无动于衷。好,我就带上十几名军方的情报和参谋人员去天京。”
同年同月同日同时。
安徽省凤阳府凤阳县。
这里是一座公墓,一场葬礼在此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