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站在大屏幕前,侃侃而谈。
“智能感知模块能跨域汇聚各类异构信息,自动提取目标特征。比如,它可以同时处理光学、红外、毫米波等多源数据,并通过深度学习,对目标进行精准识别和多维透视。”
屏幕上,各种传感器反馈的画面正在神经网络中流淌,重组,很快映射出了一个个清晰的目标轮廓。
“智能决策模块基于强化学习框架,能根据战场态势进行自主推演,寻求最优决策。
它通过持续对弈积累经验,形成了灵活多变的战术谱系,面对未知场景,它还能快速迁移学习,做到见招拆招。”
张恒一边讲解,一边演示了系统推演的过程,赢得阵阵惊叹。
“智能执行模块以军种算法为基础,实现了复杂环境下的自主编队和协同攻防。
比如,无人机集群可以根据空战态势,灵活采取佯攻、吸引等战术,寻求有利时机对敌实施致命打击。”
大屏幕上,一架架无人机正在电磁对抗的阴霾中穿梭,分散诱敌,集中突击,配合天衣无缝。
台下,一张张军人面孔越发兴奋,笔尖在笔记本上飞舞。
哨声再起,一场“揭秘”军事AI的头脑风暴在创新的热浪中翻腾。
会议结束后,许嘉辉与张恒促膝长谈,探讨着未来复智系统的发展路径。
“我们要让复智系统真正融入体系作战的各个环节,成为联合作战的中流砥柱,同时,还要注重实战化迭代,让它在一次次演训中自我进化、不断超越。”
许嘉辉的思路清晰。
“您说得非常对!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高度重视人机协同问题,让人的经验智慧与AI的算力优势深度融合,只有打造出亲密无间的‘战友’关系,我们才能在未来战场上所向披靡。”
张恒接过话茬,补充道。
窗外,夕阳的余晖洒满军营。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
转眼间,复智系统已经完成最后的战场适配。
在一个晴朗的秋日,它迎来了正式投入实战的历史时刻。
“各就各位!”
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一场以“多域协同、体系对抗”为主题的大型实兵演习正式打响。
作为此次演习的“明星”,复智系统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担纲红军作战指挥的“智慧大脑”,与蓝军展开一场巅峰对决。
“红蓝双方进入各自预定区域,开始部署!”
话音刚落,一个个装备精良的作战单元开始在茫茫荒原上滑动。
坦克的履带咬住大地,直升机的旋翼搅动长空,地面无人车编成雪亮的车阵,无人机集群在蓝天上摆出跃跃欲飞的姿态……
“报告!蓝军侦察兵已抵达接触线,双方即将在A区域发生遭遇战!”
随着前哨的紧急告警,战场上空一触即发。
但在红军指挥所内,张恒和研发团队却显得从容不迫。
“天眼一号,立即对A区域展开全谱段扫描;探测到目标信息,及时反馈队列。”
张恒冷静地发出指令,语气不疾不徐。
“收到,正在执行多域立体化探测……”
复智系统应声响应。
顷刻间,一幅幅冷色调的侦察画面跃然大屏——可见光、红外、SAR……
来自各个频谱的数据交织成网,勾勒出了一幅真实的战场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