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下马威,两争执(1 / 2)

正当众多官员面上融洽,又都各怀心事时,忽听到有人喊话:“来了,来了!”

由着绥州同知和通判带头,十几位官员鱼贯出了凉亭。

官道上,远远有着车队过来,前后绵延三十四车,还有数十骑随行左右,领头的一人,正是穿着五品白鹇补子,打马过来。

“好生的气派,新任的知州大人不愧出身国公府……”

官道旁,有一站着等候的官员小声感慨。

这就是没见识了,在京中混迹过的都知道,四王八公这些开国勋贵出行,哪里只会有这点人马,许是这贾大人不喜张扬,还是什么缘故,才只带了这些人来。

不过这时无人说话,只见着贾琏近了,便都是上前请见。

听到这些人是来迎接自己的,贾琏也下马来见礼。

州同知越众上前来,先是为贾琏介绍了一下州中诸位同僚,然后笑道:“我等晓得大人当承运使时,就素来不喜挥霍无度。

但大人如今既然来了绥州任上,我等怎么也该替大人接风洗尘,聊表心意,是以已经在知州衙门里备了些酒菜,买来猎户今早刚抓的小鹿煲汤,请大人笑纳。”

贾琏点点头,几人再度见礼,然后骑马的骑马,进轿的进轿,浩浩荡荡的入了绥州城。

到了粉刷清扫了一遍的知州衙门,众人便簇拥着贾琏这个新任主官入内。

古人云县官是百里侯,暗喻县令在地方的权力之大。贾琏这知州不上不下,虽然有一个通判在旁,但到底不比知府那边掣肘多多,正是能用武之地。

……

让绥州通判忧愁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

翌日,知州衙门内,团练使、其余两县的县令都走人,回去任上。

只独独清边县的县令被贾琏留下来,不仅留下,还带到了绥州公堂上来盘问发作,只差让跪着了。

这不合规矩啊!

绥州通判闻讯忙是过来,与早来一步的州同知齐齐站在旁边旁听,眉头紧锁着,犹豫要不要上前制止。

“清边县令!”

贾琏在公案之后坐着,面上一缕怒气隐隐出没。

“本官问你,那武家村一行投贼后,你为何不去招抚?”

这清边县,便是前两月贾琏寻找施贼踏进武家村的地方,正好处于绥州治下。

县令自从晓得新任知州是贾琏后,便是一直在暗中叫苦,见眼前直接事发了,一时间哀声不止。

“贾大人呐!不是下官没有尽到安抚地方的职责,而是武家村的人自从投贼后,便在平安洲那边闹出老大的动静,一看就是铁了心要从贼。小县中又民生不济,配合几位巡检拱卫本县都着实艰难,真个是没了余力再去招抚。”

“诸多借口!尽是推脱!”

眼见着此时的清边县令几乎急出眼泪来,贾琏不屑冷笑。

他情知自个是因为武二郎投贼的事情动了迁怒之心,但是高门大户,县官百里,也敢在这装可怜?将事情退得个一干二净?

县令要是可怜,那被逼投贼的武家村妇孺,又该是怎么个说道。

“知州大人…”

通判此时终于从旁出声,朝着公案后的贾琏拱手道:“贾大人自然是本州主官,但朝廷也没有将属官视作奴仆呼喝的规章在,如今清边县令如此作态,岂不是要失了朝廷颜面?”

“朝廷颜面早就治下民众阖村投敌时,便叫他丢尽了!该处置这厮!”

“那也是有着施贼肆掠的外因在,岂可都怪在属官当中?望贾大人三思!”

绥州通判走出,立于公堂正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