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67(1 / 2)

这些危险还是远的和相对轻的,若他说张素元的不是,思宗一旦将张素元罢职或杀掉,那由谁来接替张素元放眼帝国,还有谁能比得上张素元何况若将张素元罢职或杀死,辽东军心必散,所以无论由谁来接替,辽东局势恶化都是必然的,而局势恶化到一定程度,思宗必然后悔,那时死就是轻的。

想到此处,闻体仁已定下了此番召对的基调,就是绝不能因他而使张素元离开辽东,总之,多说张素元的好话,少说坏话,但好话也不能说过头,坏话更不能不说。

对思宗的心性,闻体仁已如掌上观纹,他知道思宗用张素元开始时是满心期待,现在则是迫不得已。无论张素元今后立下多少功劳,前者请内帑,今者擅杀徐文龙,就已为自身种下杀身之祸,所以他的应答也要顺着思宗这种隐秘的心思,才可做到万无一失,滴水不漏。

闻体仁年纪虽已老迈,头脑却更加灵活,瞬间就把所有关节想得通透,如何回答也随之成竹在胸。心中谋算虽定,他却不急着回答,故意低头又把两份奏章看了又看。他要让思宗更着急一些,把思宗置于对自己的期待之中。思宗期待的心情越迫切,一旦对自己的回答满意,自然也就对他的印象会越好。

思宗果然沉不住气,终于起身离座来到闻体仁面前说道:“卿是两朝老臣,忠贞体国,老成持重,故而问卿大事,望卿替朕分忧。”

闻体仁诚惶诚恐地站起身来,躬身说道:“皇上勿忧,此事虽难断是非,但也不必急着断是非。”

看到思宗一头雾水,不明所以,闻体仁心里骂了一声“蠢货”后,依旧一脸恭谨地继续说道:“皇上,此事关乎国运,因为难断,自然就更不能急断。徐文龙已死,皇上没必要为一个死人而去降罪手握重兵的边帅。擅杀徐文龙,张素元其心必然惴惴,以臣浅见,为今之计,还是优旨褒答,传谕公布徐文龙罪责,捕其伏京爪牙,以安张素元之心。”

闻体仁说得合情入理,思宗却依然迟疑,他问道:“如果张素元真有媚敌媾和之图,如此岂不是姑息养奸”

张素元为什么要媚敌媾和如果真有此事,那对张素元自己有什么好处如果张素元有别的心思,又何必要杀将媚敌,干脆把京城送给皇天极岂不更好闻体仁一面心中连声地骂着蠢货,一面一脸忠心地劝阻道:“这不是姑息养奸,这是欲擒故纵。现在忠奸未辨,辽事又倚重此人,朝廷千万不可露出猜疑之意。”

闻体仁这话表面上虽对张素元有利,实质上却更加重了思宗的猜忌之心,因而思宗听得也就特别入耳。

思宗决心已定,但仍有很多疑问未解,他又问道:“贤卿,依你之见,徐文龙到底该不该杀”

此时大局已定,闻体仁的心情分外轻松,分外兴奋,但仍不敢有丝毫大意。

“皇上,徐文龙该杀,也不该杀”

“此话何意”思宗不解地问道。

“徐文龙不听将令,空耗数十万粮饷,观望养敌,实是该杀,但皮岛兵将多是其旧部,张素元将其处死,今后恐生变故,所以不该轻易杀他。”闻体仁不急不徐地说道。

闻体仁和徐文龙虽是朋友,但他并不清楚皮岛的局势,他只是看了张素元的奏章后,对张素元的功过留下伏笔,不管今后形势怎么发展,他都没有说错。

沉默了一会,思宗紧绷着脸问道:“处置徐文龙,张素元为什么不事先奏报其后又为什么非杀徐文龙不可难道真如张素元所言事出紧急,迫于无奈这么简单吗”

闻体仁打了个沉儿,随后马上做了决断,现在只要不说张素元想谋反,思宗就不会立即处置张素元,为了保险起见,能给张素元多穿一只小鞋,还是多穿一只为好。于是,他说道:“张素元不事先奏报,一如他在奏章中说的,是怕走漏消息,但老臣以为,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更重要。”

“什么原因,讲”

“张素元可能怕皇上不同意他的计划。”

看着脸色铁青的思宗,闻体仁不禁暗自得意,他这句话有正反两层意思,每层意思都会把张素元向死亡拉近一步:如果徐文龙真的该杀,那张素元显然认为皇上是个不值得信任的昏君;如果徐文龙不该杀,那张素元即便不是杀将媚敌,也是为了争权夺利而肆无忌惮地擅杀大将,丝毫也没将皇上放在眼里。

思宗别的能耐没有,但听话听音这类小聪明却从不缺乏,看到思宗额头暴起的青筋,闻体仁赶紧跪倒在地,诚惶诚恐地说道:“皇上息怒,老臣罪该万死。”

好一阵子,思宗方才将情绪平稳下来,说道:“贤卿,还有什么话都尽管说,朕看重的就是你在朕面前不说假话,敢于得罪天下人的忠心。”

“谢陛下隆恩,老臣以为张素元擅杀徐文龙,而不将其解至京师问罪,可能是迫于无奈,但也可能是怕徐文龙有朝一日卷土重来,威胁到他。”

闻体仁这话说得同样含而不露,如果徐文龙有罪,而思宗却不严惩,显然还是认为思宗是个昏君;如果徐文龙有功无罪,那将他解至京师,张素元岂不是自讨苦吃总之,张素元里外都不是好人。

有了前面的话垫底,思宗已不那么生气了,他又问道:“那个后箭探子的话是真是假”

“是假的。”闻体仁毫不犹豫地说道。

“为什么”

闻体仁本来已经懒得骂了,但还是不由得又骂了一句。

“皇上,张素元若与皇天极有密约,那是何等机密的事,一个探子如何能知道”

闻体仁这么说并不是为张素元开脱,这是他在思宗面前说话的原则。让思宗听得合情入理是一切的出发点,任何演绎都必须以此为基础,而且若一味说坏话,不论多么有理,思宗都可能起疑,以为你或是迎合上意,或是有私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