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85(1 / 2)

闭上了眼睛,准备细细品味这一刻的幸福,突然,“嘭嘭嘭”,远处空中传来的三声脆响惊破了大皇帝的美梦。

“怎么回事”思宗一哆嗦,不由自主地脱口问道。

侍立在一旁的大太监万和鸣赶紧跑了出去,而后又马上回到凉阁禀道:“皇上,好象是信炮的声音。”

“这个时候怎会有信炮”思宗诧异地问道,而后紧接着就跟火烧了屁股似的腾地站起身来。

“快,快去查明怎么回事”思宗一连声地命令道。

片刻之后,就见张廷栋跟头把式地滚了进来。

“皇上皇上皇上,有人劫法场”

“现在现在怎么样了”脑袋嗡地一声,思宗胆战心惊地问道。

“轰轰轰”

思宗话音未落,惊天动地的巨响把大皇帝的屁股又放回道龙椅上。

硝烟散去,原本巨大的城门被大炮轰得支离破碎,这会儿只剩些边角歪七扭八地挂在城门柱上。

“明泰,干得好”赵明教不由自主地大声赞道。

为了以防万一,祖云寿走时在城外埋下了五门大炮,而在起装大炮时,张明泰说若仅为轰开城门用,则一门大炮足矣,不用费人费力把五门大炮都运到城下。

赵明教毫不犹豫就同意了张明泰的意见,一来这些大炮太沉太重,运起来太费事;二来他相信张明泰,而且这些大炮是张明泰亲手藏起来的,所以一定清楚大炮的性能;三来即使没有大炮,仅凭城里伏下的死士也足以打开城门。

用大炮,只不过可以使事情更加顺利,使城里的兄弟少些伤亡。

望着洞开的城门,赵明教激动的心情难以自抑,他毫不怀疑,今天定将彪炳史册,今后跟着大帅扫荡天下也定如他刚才滚汤泼雪似的击溃京城禁军般容易不过,赵大将军还是难免有一点点遗憾。这是多好的机会,但却不能将思宗小儿抓过来踏在脚下,不能这会儿就把大帅推上金銮殿坐天下。

“兄弟们,随我迎接大帅回家”

算了,只要平了离人,今后取天下还不是如探囊取物大刀往空中一挥,赵大将军率先纵马而出。

朝霞,只要想就可以给人以勃勃生机的朝霞又自苍穹的深处升起

摩云岭巅,满身浴血的张素元已静坐了整整一夜;岭下,两万关宁儿郎同样陪伴了他们的统帅一夜,没人睡去。

昨天,当理性自愤怒之海中浮出,张素元已不知手刃了多少刚刚和他同样愤怒的百姓,只是这些百姓死时已不在愤怒,他们死时,疯狂的愤怒已转换成了无边的恐惧。

提着滴血的钢刀,张素元怔怔地站在长街之上一动不动,里八层外八层的关东大汉如一道道铜墙铁壁将他们如父如兄的统帅护在中间。

“啊”,又一声凄厉的长嚎过后,钢刀穿透街石直没刀柄。

太阳西沉,大军途径摩云岭时,张素元纵马驰上摩云岭,等到马上不去了,他便顺着陡峭的山崖攀援而上。

这一夜,张素元究竟想了些什么,后人已无从知晓,当摩云岭成为圣思岭后,所有人都同意,唐人天翻地覆的转折就是从摩云岭开始。

关宁铁骑劫法场,将张素元救出的消息一经传出,辽东大地顿时为之沸腾,所有人都疯了。

宁远的鞭炮一日百价,但即便如此也还是有价无市,没货

宁远的人疯了,宁远被欢乐淹没;辽西的人疯了,辽西的大地被激情淹没。

整整一天一夜,宁远的鞭炮声、锣鼓声就没有减弱过。除了不懂事的娃儿,宁远可能没人睡得着觉,顾忠信也一样,只不过他的心情和别人不一样。

诺大的经略府中空空荡荡,人人都加入了狂欢的行列。帅厅中,只有顾忠信和祖云寿相对而坐。

沉默了多久,顾忠信不知道,自从他问了一句“是真的吗”之后,他们便相对无言。

“你们早就计划好了”语声虚无缥缈,好象不是从顾忠信嘴里说出来的。

“是的,大人。”灰蒙蒙的晨曦中,祖云寿眼中原本火一样的光芒已经淡去。

“素元知道吗”

“不知道。”

“不知道”一丝嘲讽刚起自唇边,便又化作了淡淡的苦意。

“要是大帅知道,这么做不是多此一举吗”

铁嘴依旧是钢牙。

“你们为什么非要等到现在才行动”

唇边的嘲讽又起。

“大人,云寿愚钝,但也知大人和大帅与我等粗鲁武夫不同。刀砍到脖子上会死,枪扎到身上会痛,云寿等辈所知所想不过如此而已,而大人和大帅俱都学富五车,知的想的自不会这么简单。皇帝和朝中那般贼子如何荒唐,大人比云寿清楚得多,当初大帅无辜被执后,将士们大多主张立即攻下京城,救出大帅,但被云寿以大帅训诫所阻。”

“什么训诫”顾忠信有点惊讶地问道。

“在被绑缚死囚牢的途中,大帅严阻云寿不得为他一人叛反朝廷,而云寿也知立即攻城的后果。如此即便救出大帅也非是为大帅好,是故云寿压下将士们的满腔悲愤折返辽东。归来之后,云寿深知朝廷要赶走八旗兵非辽军不可,是故将士们重新入关后士气如虹,一举连克四城,将八旗兵赶出关外,为的就是希望朝廷知道大帅忠心可昭日月,从而让大帅完成五年平辽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