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拿出几十块大洋,要求与被选拔的飞行员进行交换,然而没有一个愿意。
经过测算,这些重型轰炸机完全可以对日本本土全境进行长达34小时的轰炸,但几个激动的大队长还是命令机械师拆除飞机上所有不需要的东西,机枪、炸弹、备用燃料卸下来,一律被改装燃烧弹,一些飞机还将汽油也作为武器携带上飞机,以图尽情发泄一番。
至于为什么全是燃烧弹,这还用说明么早在卫国军有了第一架远程轰炸机时,吴克就命令情报部门对日本各城市情况进行搜集,并命令吴小飞针对这些城市特点进行预演,其中备选炸弹为集束炸弹、燃烧弹、以及毒气和细菌炸弹。
根据情报,日本没有雷达防空系统,因此夜晚防空能力几乎等于没有,而此次目标东京,绝大多数房屋为木质结构,且住房密集极易起火,同时情报表明,此时东京的消防能力极差,一旦起火将很很难控制。对付木质的东京,还有什么炸弹能比凝固汽油弹来的更为有效呢
“兄弟们,让我们烧掉东京,烧掉那些木板,烧掉日本那个狗屁皇帝的皇宫,让我们告诉那些所有想打我们主意地国家,冒犯我们就必须付出血的代价”
吴小飞对这些家伙的情绪非常理解,毕竟自开战以来,一直是日本飞机在中国上空炸来炸去,难得开始对日本土进行轰炸,这些小伙子怎么能不激动。既然要轰炸其本土,那能带多少炸弹就带多少,直至晚10点,这些家伙才完成准备。
每架轰炸机在这些家伙玩命地填充下,个个都携带总重将近8吨的凝固汽油弹和一些汽油。晚10零5分,这些飞机满载这吴克地报复,分成四个中队升入夜空,在夜间导航罗盘的精确引导下,以近4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万米高空上方向着日本东京飞去。
于此同时,在吴小飞地命令下,部分中型轰炸机也自天津、连云港两地趁着夜色,对日本九州岛以及旅顺、大连、釜山以及关东军部分军事基地,实行极限距离攻击。当夜在吴小飞的调动下,200多架轰炸机,150余架护航战斗机陆续起飞,执行有史以来最大的空袭任务,同时,各飞行基地总计850余架飞机也连夜转场进入前线基地,所有雷达也开始紧张工作,随时准备迎接敌机反扑。
相比39年那会,此时的空军力量获得极大增长,出去陆航直升机外,各种用于作战、轰炸、侦查、以及指挥的飞机,已经达到2500多架。这其中德国的技术合作占据相当大的功劳,同时那些拥有熟练技术的犹太移民和吴克大力培养的技工,均给飞机制造带来意想不到的腾飞速度,当然,这也与吴克对空中力量培养的重点关注有很大关系。
海军一时三刻是根本无法和日本发达的航海制造工业进行对比,想要在以后的战争中能对日本本土进行打击,空军是吴克目前最好的选择。
日本在进攻中国的军事行动中,被卫国军打得狗血喷头,精锐尽失,一段时间内曾使日本上下颇为沮丧,反战呼声也迅速高涨。然而日本自偷袭海参崴,并迅速占领远东后,巨大的胜利又使日本军部重新振作起来。
随着一次次胜利,直至香月清部竟突袭到西西伯利亚地区,并且通过蒙古西部以及海军自叶尼塞河入海口对其部的间歇性补给,勉强维持住对西西伯利亚和中西伯利亚铁路交界处的截断,迫使俄军中西伯利亚防御陷入困境,日本朝野都异常兴奋。
尤其是东京、大阪、神户等城市,被巨大胜利所刺激的日本人,对战争的热情重新高涨起来,整个日本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呼喊着开拓疆土,移民满洲、移民远东、移民西伯利亚。而这时的日本,在日军进攻远东后,也曾进行过一些象征性防空演习。
然而随着北亚攻势的迅速推进,俄军飞机已经很难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对日本本土空袭,日本当局又逐渐放松了演习的次数。当中国发生逼蒋下野、金融危急、以及改选新政府等一系列事件,同时德军也大举陈兵波俄边境,使得俄军连试图通过中国基地,对日空袭的计划都无法实现,使得日军大本营对防空准备极端忽视。
当然,对于中国的空军力量,日本情报部分也在积极侦查,为此相距中国胶东半岛较近的九州、四国等地防空措施依旧比较到位。只是东京、大阪、神户这些距离中国较远的城市,日军大本营认为以中国弱小的空中力量,根本不可能对这些地区构成威胁,因此不仅取消了上述地区的防空演习,甚至连其空中防卫力量也有部分被调入北亚战场。
可惜,日军大本营根本不清楚吴克对空军的重视程度。自新政府组建以来,原有的40架远程重型轰炸机此时已经变成了120架,同时喷气式战斗机在经过演习测试后,也被迅速扩大生产,此时已经达到200余架。
而这些尖端飞机,也因为新政府的组建,使其可以在西南地区进行隐秘训练,从而避开了日军的情报侦查,这就给日军造成一种,中国只有短距离内轻型轰炸能力的假象,让日本军部对中国的空战能力大为轻视。然而正是这样的轻视,让日本吃了一个大大的苦头。
未完待续,
第四卷 大战 第五卷 博弈 第232章 “燃烧的东京”
本章节来源 请到阅读
此时的东京、大阪、神户、横滨等城市正在夜幕之中闪闪发光,战争让这些城市内的大小作坊正在连夜加班赶制军用物资,星星点点的灯火,让这些城市在夜幕中非常明显。
日本政府告诉民众“天皇之国,有神灵庇护”,而从未受过空袭的日本国民,对日军大本营以及政府这一宣传,也深信不已。东京大大小小的作坊内,日本人正在疯狂的生产着物资支援前线,街头偶尔还有狂热的军国分子,一边饮酒作乐,一边向身边的人宣传着“帝国在远东的辉煌战绩”,以及即将获得“国际认可”的“满洲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