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46(1 / 2)

军从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昆明至巧渡金沙江,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毛zd实在高明,堪称大手笔”。

此一战中,红军强调的是运动,让自己不断地运动起来,让对手摸不着自己的方向,看不见也打不着,通过不断的主动出招让对手始终感到竞压力而疲于应对,不与对手决战,诱敌深入,攻其弱点,或攻其所必救,通过加快速度,使强大对手无法跟得上自己的节奏,这就为自己的生存获得生存时间。

刘建业不指望在座的各位能够立即明白和理解自己所讲述的这些战术思想,但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些给他们一些提示,让他们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从而更有效的打击日军。

在给军官们上课的同时,刘建业还在军内进行了严格的挑选,组织起一支精干的野战分队,试图以此来作为后世特种作战思想的试验。他给这支部队命名为野狼,第一小组强调特种作战,要求必须是全能型的;第二小组则是专门组建的一支狙击分队。

第一部

第一百六十三章前方战事又起

争当刘建业忙于部队的整训和特种部队的编练事务的时候,华中战场上再次发生了大的变化。

在前一年的秋冬季节里,中国军队在广大的战场上同时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冬季大反攻。从华北、华中到华南,在军事委员会的统一计划、统一号令下行动,具有相当规模的声势,改变了此前消极防御单纯防御的作战模式,加进了以攻为守的积极内容,更充实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表现了中国坚持抗战的意志和争取胜利的信心。此次攻势还检验了中国方面第一、二期整军的效果,锻炼了部队,进一步暴露了日军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的弱点,反映出双方力量的消长正在发生相反的变化。而且这次冬季攻势是在欧洲大战爆发之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时展开的,显示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地位。

日军则承认:“这次冬季攻势的规模及其战斗意志远远超过我方的预想,尤其是第三、五、九战区的反攻极为激烈。”“敌人的进攻意志极为顽强,其战斗力量不可轻视。在战术上,鼓励采取夜战,隐蔽中接近和包围我军据点,善于利用工事和以手榴弹进行近战。武器弹药充足,补给能力也很强。”还认为:“这次冬季攻势,对于缺乏进攻作战积极性的日军来说,也是一次教训,使之有机会重新估计敌人的战斗力量。”

最高统帅在总结这次冬季攻势时强调:“战略战术要主动。湘北会战指第一次长沙会战以前,战斗方式完全不同,以前取守势,现在取攻势以前顾虑兵力,节省兵力,取消极,在延长时间。现在则不能再消极,因敌人已到粤汉、平汉以西地区,乃我们转守为攻时期。惟有积极牺牲,始有成功希望。以后须以全力取攻势。”

中国方面所发动的冬季攻势和对南宁昆仑关的反攻,使日军感到中国方面仍保持着很强的抗战意志和作战能力。日军认为只有给中国以更大的军事打击,歼灭中国军队主力,以此为基点,结合政治谋略,才能解决中国问题,才能从中国拔出脚来,对剧烈变动的国际形势作出有力的反应。因此,还在中国军队进行冬季攻势期间,负有机动作战任务的日军第11军就计划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报复性反击作战。这一计划得到“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的支持,并与大本营进行了反复交涉。

第11军于1940年2月25日制定了会战指导方策。其作战目的是:“拟在雨季到来之前,在汉水两岸地区将敌第五战区的主力击败,通过作战的胜利,进一步削弱蒋军,并为推动对华政治、谋略的进展作出贡献。”其会战指导方针是:“在最短期间内作好准备,大概在5月上旬开始攻势。首先在白河以南捕捉汉水左岸之敌,接着在宜昌附近彻底消灭该河右岸之敌核心部队。”

4月7日,第11军又据此制定更为具体的作战计划大纲。这时,接连遭受到南昌和湘北两次会战失败的冈村宁次已经调走,回到东京在军事参议院里坐冷板凳去了。第11军司令官由原关东军第7师团长园部和一郎中将接任。4月10日,日大本营以“大陆令”第426号命令批准“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为完成目前任务,可在5、6月间在华中、华南方面实施一次超越既定作战地区的作战。”

日军认为,中国第五战区包围着武汉的部队约有50个师,其主力部署于鄂西北的汉水其上游亦称襄河两岸地区,进攻宜昌,可给第五战区以沉重打击。而且,宜昌又是进入四川的门户,距中国战时军事、政治领导中枢重庆只有480公里,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攻克宜昌,可给重庆及西南大后方以巨大威胁,有利于推进政治谋略。但是,对于攻克宜昌后是否保持对宜昌的长期占领,由于日军内部的意见分歧,事先未作出决定。

为求达成上述任务,日军第11军决心将其所属7个师团、4个旅团分别为第3、第46、第40、第33、第34、第13、第39师团,第14旅团、第18旅团、临时混成第101旅团及野战重炮兵第6旅团,其中4个师团和1个旅团在江南,3个师团和2个旅团及炮兵旅团在江北各以小部兵力留置现地担任守备,尽可能多抽出主力投入进攻作战。“中国派遣军”也从长江下游第13军所属的第15、第22师团各抽调1个支队相当于旅团配属给第11军。此外,还有第3飞行团、海军“中国方面舰队”第1遣华舰队及第2联合航空队协同作战。日军投入的参战兵力近20万人。

园部和一郎中将将进攻宜昌的作战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打击枣阳地区的第五战区主力,第二阶段再渡过襄河攻略宜昌。第一阶段进攻计划的作战方针是:以机动神速的进攻,歼灭第五战区主力于随县、襄阳以北地区,尔后将汉水以西的中国军队向宜昌地区压缩并歼灭之。其兵力部署是:令第3师团配属第40师团的3个步兵大队、1个山炮兵大队,第34师团的2个步兵大队由信阳经明港至唐河左旋,进攻新野南白河地区与樊城附近,与第13师团会合,切断第五战区主力向北的退路;令第13师团配属第15师团的4个步兵大队,第22师团的3个步兵大队、1个山炮兵大队沿大洪山以西汉水东岸北进,迂回包围樊城一带第五战区主力,与第3师团协同作战;令第39师团配属第6师团的3个步兵大队、1个山炮兵大队于随县正面展开,当两翼师团形成包围后,从中路向枣阳进攻,与第3、第13师团协同,歼灭包围圈内第五战区的第11集团军。为了牵制和迷惑中国军队,江南各师团在进攻开始前对当面的中国军队发动攻击;在枣阳地区作战时,宣传此次作战结束后即返回原防,使中国军队放松第二阶段作战的准备;并制造假命令,故意丢失。日军第一阶段的行动预定5月1日开始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