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6(1 / 2)

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书为宗法。

董其昌一生极为勤勉,又享高寿,所以创作了极多的书画作品,流传至今的也很多,其中已定论为真迹的收藏在故宫、上海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处。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董其昌作品最多,绘画方面较著名的有:高逸图轴,作于63岁,略仿倪、黄、笔墨丽秀是中晚年佳作;关山雪霁图卷,作于81岁,是老年的用力之作,根据卷末自题,此卷是从关仝的关山雪霁图原幅改写而成。藏于故宫的著名书法作品有:月赋卷,作于47岁,取法唐晋,笔画秀娟,是早年小楷书精心之作;东方先生画赞碑,作于50岁,所作楷书,师法颜真卿,字体规整,行气疏朗,是中年时期楷书代表性杰作;三世浩命卷,作于71岁,楷书、师法颜真卿,结体端正,法度严谨;岳阳楼记卷,作于54岁,大行书,师法颜真卿、李兆海。运笔中锋直下,转折流畅,反映了中年时期行书面貌。路马湖记卷,代表晚年行书之作。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代表作有:山水画江干三树图、秋兴八景大画册为董其昌一生之精心杰作,与此同样还有一本大画册,已流往海外;北京市文物商店藏有一件书法作品金沙帖;南京博物院藏有书法作品松江府制浩,吉林省博物馆藏有一件著名山水画昼锦堂图卷。

董其昌作品比较珍贵,但在流传过程中赝品不断充进去,至今已难见精品,可说赝品充斥市场,尤其是民间收藏,即使不是赝品,也是小幅泛泛之作。海外艺术市场董其昌作品较多,欧美收藏家喜欢他的书画,但由于难辨真假,所以不敢轻易出大价购买。反之,一旦能确认确是真品,则不惜重金,以购到手为目的。1989年6月纽约拍卖过一幅他的婉娈草堂图被专家认可,价格一下子被抬了上去,高达165万美元,成为当时仅次于元人秋猎图卷的第二幅价格最高的中国古代书画,此图之所以能为专家认可,主要是一些典籍中曾记载过这幅画,此画曾为王鸿绪、安仪周、乾隆收藏,著录于平生壮观、墨缘汇观、石渠宝籍三编。这幅山水画,笔墨韵厚重,皴法细密,气韵雄浑,代表了董其昌文人画的最高成就,画面空白处则填满了各名家题跋,是难得的精品、真品。以后,纽约市场一直没出现过这么好的精品作品,因此价格也一直没上去,1990年共见到5幅作品出售,第一幅是行书二十七开册,售价为165万美元;第二幅是行书手卷,8800美元;第三幅是山水立轴,仅卖到3850美元;第四幅是尺牍十一开册页,售价14万美元;第五幅是九峰雪霁图绢本手卷,卖到15万美元。作品辨伪董其昌作品流传多,其重要原因是生前有许多人为其代笔,这比一般的仿制要难予分辨。启功先生专写一文董其昌书画代笔人考,详加考证。据现代学者研究,书法的主要代笔人最著名的是吴易,作画的代笔有赵左、僧珂雪、沈士充、吴振、赵问、叶有年、杨继鹏等。董其昌的代笔画,大多是自己落款盖章。水平较高的代笔之作大多出于赵左、沈士充之手。

阮大铖约1587约1646中国明末戏曲家。安徽怀宁人。字集之,号圆海、石巢、百子山樵。天启间官给事中,依附阉官魏忠贤,为人奸诈猾贼,嗜权罔利,时人称之为小人中之小人。崇祯二年1629,魏党事败,他名列逆案被罢官,避居南京,招纳游侠,谈兵说剑,但崇祯一朝终未得仕。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破北京,明亡。同年五月,福王在南京即帝位,马士英执政,阮大铖得其荐举,被起用为兵部右侍郎,不久晋为兵部尚书。他索贿敛财,镇压异己,对东林、复社诸人立意报复,大兴党狱。顺治三年1646六月,清军渡钱塘,阮大铖率先剃发降清。清授其内院职衔。他感激涕零,自请为前驱,破金华后随清兵入闽,过仙霞岭时因病发死于道旁。一说阮大铖闻马士英被杀,自投崖下死,被戮尸。阮大铖品格卑劣,为士林所不齿。但他颇有才华,尤善词曲。所作传奇戏曲有春灯谜、燕子笺、双金榜、牟尼合、忠孝环、桃花笑、井中盟、狮子赚、赐恩环、老门生等10种,前4种今存,合称石巢传奇四种。诗文有咏怀堂全集。

明末时人阮大铖15781646字集之,号园海,又号石巢。安徽怀宁人氏。万历丙辰科中会试,天启初,由行人擢给事中,不久因居忧还里。阮大铖曾经列籍东林,为高攀龙弟子,同乡左光斗是一位谠直敢言的御史,也是大铖倚以自重的朋友。天启四年春甲子,吏部都给事中出缺,左光斗通知大铖来京递补。而赵南星、高攀龙、杨涟等以察典近,大铖轻躁不可任,准备改用他人。大铖至北京,使补工科,因此心怀怨恨。于是暗中结交宦官进行活动。吏部不得已,重新任用大铖为吏部都给事中,遂得偿心愿。

大铖自此投靠魏忠贤,与一班阉党结为死友,造百官图,以献媚于魏忠贤。因为畏惧东林党人的口诛笔伐,上任未及一月便自请归里。大铖回到故乡怀宁,难免心有不平,私下谓亲朋曰:“我犹善归,未知左氏何如耳。”已而杨涟、左光斗诸人因弹劾魏忠贤,而被捕入狱死,大铖不免面有得意之色。不久又被召至京城,为太常少卿。再次进京为官,大铖似乎预感到危机即将来临,与阉党的来往总是非常地小心。甚至每一次去拜见魏忠贤,都要以重金贿赂忠贤的门卫,要还其投递的名刺。仅过数月,便又侦知大事不妙,复上书乞归。崇祯改元,忠贤既诛。大铖准备了两本不同的奏章,一起送至北京的朋友杨维垣处。其一专劾崔、魏之阉党。其二“以七年合算为言,谓天启四年以后,乱政者忠贤,而翼以呈秀,四年以前,乱政者王安,而翼以东林”。把天启一朝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对东林和阉党各打五十大板。如此手段既为前史之未有,确实不枉史称有机敏贼猾之誉。崇祯元年,大铖三上京华,任光禄卿。可惜仅过数月,御史毛羽健劾其党邪,不久被罢官,又重回故里。明年更是被钦定为通番逆案,论赎徒为民。从此终庄烈帝世,废斥十七年,郁郁而不得志。

既然无官一身轻,大铖于是游山玩水,作诗,娶妾,拍曲,演戏,也结交了不少东林名士,俨然晚明士绅的风雅生活。其实阮大铖天生不甘寂寞,暗地里一直心存投机钻营之心。针对阮大铖准备卷土重来的阴谋。崇祯十一年七月,复社人士会集南京,起草留都南京防乱公揭。作为明末的一个重大政治事件,签名者多达一百四十余人。这篇檄文揭露阮大铖作为阉党余孽,迫害东林党的罪行;表达了复社志士为国除奸的决心。由于一时声势浩大,吓的阮大铖偷偷跑到南京城外的牛首山,在那里闭门谢客隐居了五六年。公元1643年周延儒复相,大铖亦曾出资相助,仍然期望能够谋得一官半职。延儒曰:“吾此行,谬为东林所推。子名在逆案,可乎”大铖沉吟久之,曰:“瑶草何如”瑶草,士英别字也,延儒许之。此举为大铖弘光时最后一次地出山,得以捞取光宗耀祖的政治资本埋下伏笔。崇祯十七年为躲避农民起义军,正式定居金陵居咏怀堂,位于今日江苏南京城南库司巷,此处即当年被百姓戏称为“裤子裆”的地方。大铖避居南京,颇招纳游侠为谈兵说剑,期望朝廷能以边才见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