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恒吧,虽然大耳贼肯定不喜欢这种永恒,但是谁叫他的人品这么差呢,哼,敢和我争夺美女的,都必须死尤其是他居然长得像地精,为了人类的未来,更必须死
一下子就去了这么一个对手,又保护了人类的未来,看来我的人品的确是好的掉渣啊。陈举心里越想越得意:孙权嘛,估计现在还是精子吧,书上记载这个家伙长得也很火星,看来也必须为避免地球被火星占领,为保护人类的未来而毁灭他,唉,我为什么就这么高尚呢。他妈的,还有老曹啊,这个家伙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看来也得找个机会解决他啊陈举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可没有某些yy小说猪脚那种把对手养大再玩的心思,既然明知道是强大的对手,还送兵送粮送军火,外交签订不平等条约这种白痴事情,陈举是绝对不会干的。在他看来,把强大对手掐杀在摇篮中,才是最明智的做法,那种故意培养对手的做法简直就是脑壳进水,而且进的还是王水。
可是,到现在为止,陈举还没有自己的班底啊,他很为这个事伤脑筋。不其县那帮人现在也只是把他当朋友而已,远远谈不上什么效忠。这个时代要是没点身份地位,那些稍微有点本事的人根本鸟都不鸟你,别说收来当家臣,能够见上一面都不错了。陈举现在好羡慕那些三言两语就骗了一大票名人充当手下,三两个月就割据一方的猪脚大大们啊。最可气的是这些家伙大部分都还是两个肩膀扛张嘴就跑古代来了,好点的有个笔记本、自动步枪什么的,他妈的,老子这么好的条件,比他们不知好多少倍,咋就玩不转呢,当然,自己的人品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陈举想到这里也没心思继续闭目养神了,他决定以后见机行事。
陈举现在准备去找两个小萝莉,给自己放松一下,上次两个小妖精的小嘴把他爽得不行,让他时不时都在回味。陈举越想火越大,用几乎是小跑的步伐顶着帐篷前进,一进两个小萝莉的房间,就把门一关,流着口水说:“今天主人哥哥又喂你们特殊牛奶吃”
“哥哥,你的眼睛好绿啊。”
“哥哥,你的裤子破了呀。”陈举:“”-_-爽完后的陈举,换了条裤子,去培养室看机器人们的工作进展。陈举这次培养的农作物主要是以高产型的为主,像什么粟小米、黍黄米这些当时的主要作物,由于产量太低,要大幅度提高产量的话,很要花点时间去搞,估计赶不上这次麦收后的播种,所有他这次就没考虑。陈举这次准备的粮食类种子都是21世纪主要的几种,因为这些东东技术极为成熟,只需要少许改进就可以在东汉使用,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甘薯、马铃薯这几种。
水稻这玩意对水需要量大,需要有专门的灌溉系统,青州这地方目前根本没有种植,也没有修建专门的灌溉系统。但是来自21世纪的陈举知道,当时全国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粮,在全国商品粮中,稻米约占一半。因为水稻与其他谷物相比较,稻米含粗纤维最少,容易消化,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较高,最适合人体需要。而且稻米营养价值较高,含有淀粉776、蛋白质73优质米可达15、粗纤维03、灰分08。稻谷加工后的副产品米糠,含有14左右的蛋白质、15左右的脂肪、2左右的磷化物以及相当数量的维生素,可以作为家畜、家禽的精饲料。尤其经过陈举的改良之后,这种稻米的蛋白质含量提高到20,增加了香味,口感更加的好。陈举准备先让吴辽试种一点,相信只要现在的东汉人尝到这种米之后,绝对会忘了小米、黄米什么的,加上在当时看来极其恐怖的产量,根本不用自己动员,这些人就会自动去种自己的超级水稻。
小麦这种东东在21世纪已经达到亩产400公斤,虽然只有水稻的23,但是它的口感与稻米完全不同,用途也完全不同,与稻米是不能互换的。最重要的是,麦和稻的生长季节不同,只要安排得好,就可以在秋季收稻以后种麦,夏季收麦以后插秧,同一块田一年可以两熟,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麦的推广并不妨碍稻的栽培面积。玉米、高粱是适合于旱田和山地的高产作物,不其县这里的山地还是不少的,完全种上。更重要的是,这些主要粮食中,玉米的卖相最好,而且现在除了美洲其他地方根本没有,陈举还指望拿它来出风头呢。再说,玉米、高粱的秆是极好的造纸原料,可以成为自己的造纸厂的原料供应者啊。
甘薯、马铃薯就不说了,这两种东东的产量简直就是恐怖,21世纪就能达到亩产5000公斤鲜薯,而且又好种,陈举只是稍微优化了一下了它们的生长期。至于大麦、燕麦这些东西,陈举是拿来作为饲料,没打算给人吃。现在由于刚开始,也没准备它们的种子。
陈举也准备了一些经济作物,他觉得现在的豆油味道实在太逊了,所以特别准备了油菜、芝麻和花生,不过他只打算推广油菜,没打算推广芝麻和花生,他准备垄断高端的香油产业,相信这种香油会让那些有钱人趋之若骛。还有作为糖源的甜菜,这种东东原产于波斯及地中海沿岸,1870年前后才传入中国。虽然甘蔗作为糖源比甜菜好,但青州这地方实在不好种甘蔗,要改造基因也不是不可能,就是太费事,急于人品大爆发的陈举现在可没这么多美国时间来改良甘蔗基因。另外,陈举也准备了一些棉花种子,准备让吴辽试种一批,棉布可比麻布好的多啊。对陈举来说,最最重要的当然是调味品,他对东汉那些缺少调味品的食物,可是深恶痛绝了。几种当时没有的调味品,像大料、辣椒、八角这些东东,陈举全是精心挑选了21世纪最好的品种,这些东西可是他的宝贝啊,在东汉活下去就靠它们了。_
当然,陈举对这些农作物也发挥了他的懒人作风,把它们全部都加入了固氮基因,让它们自己转化空气造氮肥,省事啊。至于什么高产抗旱抗虫型和高营养高热量型,因为这次时间不够,没来得及做,不过仅靠这些也足够了。我国的传统农业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单纯地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而忽视了畜牧业。从直接获取自然物的采集、渔猎的行为,转变为专事人工生产特别是种植业的农业,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一般规律,它能大大提高生产专门化的程度,有利于工具和技术的改进,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的发展和相对的稳定,因而在历史上是进步的现象玩过帝国时代2就知道了 _。我国大体上是在西周春秋期间实现了这一转变的。但在转变过程中过度强调了以粮食生产为主,把桑麻、六畜、园艺等都放到了辅助地位上,畜牧业的发展开始落后于农业。而欧洲中世纪走的却是农牧并重,种植业与畜牧业互相结合的道路。这样,我国农业失掉了畜牧业的支持和补充,形成了所谓的“跛足农业”。这种情况,在汉代已经开始出现了。 从汉代开始,除去饲养军马及西北与游牧民族接壤的草原地带外,在农业地区中与农业结合的大规模的畜牧业就没有得到发展。内地的畜牧业实际上多属于副业性的小规模的家庭圈养,猪、羊等的大规模的饲养、放牧虽也见诸记载,实际上并没有发展起来。至于大牲畜如马、牛的饲养,则是为了役使、军需而非食用。即使是役使,数量也严重不足,以致汉代许多地方还不能推广牛耕,只能用人力耕种。
当然,我国农业走上忽视畜牧业的片面发展的道路,也有它的客观原因。那就是,畜牧业特别是大牲畜的饲养,生产周期比较长,一般超过一年,并且宜于大规模的经营,为个体小生产力所不及;人多地少,精耕细作,使土地利用率高汉代农田基本不休闲,连续耕作,有些地区已经实行复种,无法普遍开辟牧场;农业劳动生产率不算高,口粮标准低,吃饭问题未解决,种植饲料受到很大限制;我国地主经济又多半采用把土地分散给小农户耕种的方式,很少进行大规模的经营。这些都是我国个体小生产的传统农业条件下畜牧业不易发展的原因。但是,畜牧业不发达给我国的发展带来极其不好的后果。它限制了食物品种的多样化及质量的改善,影响了生活水平的提高。汉代农民往往每年只有几个节日才能吃上肉,粮食成了惟一的主食,粮食不足的问题就更为突出。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我国的传统农业就不得不在努力发展粮食生产但粮食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圈子里打转。
最严重的是,由于畜牧业的落后,战马这种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物资极其缺少。汉代因为有政府强制规定养马,情况还好些,到了唐以后,中国腹地几乎没有养马的习惯,当然就更谈不上马种的改良和培养。这直接导致了,唐代之后的中国,虽然在文化、经济、科技都远远领先,但还是屡次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更是在元、清期间两次亡国,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几乎尽毁,华夏的风骨几乎被彻底摧毁,衣冠全部变为夷狄,搞得现在只能在日本、韩国才能看到自己的一些变了味的传统文化,不能不说是中国最大的悲哀。毕竟骑兵,才是冷兵器时代的王者,缺乏骑兵的中国,在对付以骑兵为主的游牧民族时,就极为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