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73(1 / 2)

,并在实验室,现场看到了一台经过改装的小型八百纳米光刻机。成功地刻制出五百五十纳米地密集图形。才一下动了心。

通常的光刻机,在光刻镜头与硅晶元之间,没有任何遮挡。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们中间。充斥的是空气。

浸入式的思路,就是用液体。来替换中间的空气。由于液体具有折光率,所以当紫外线光通过液体介质后,其光源波长会缩短。从而起到精微刻制的作用。

用主流的三百六十纳米技术来说,采用折射率为一点五的液体,其光波就能变成二百四十纳米

而寰宇公司费尽心机弄回来的二百四十八纳米地光刻机,采用了一点五地浸入式技术,立即就摇身一变,成为一百六十五纳米光刻机,远远超过现有的光刻技术

其实浸入式光刻,并非寰宇公司首创。但真正长期将其作为一个研究项目的研究单位,全世界也只有寰宇公司。

光刻技术的发展,从一代技术向下一代技术发展地时候。总会出现瓶颈。

因此,早在八零年。就有科学家采用浸入技术,成功地提高了光刻效果。然而,由于浸入式光刻技术,它的液体很容易污染光学镜片,所以主流光刻技术研究,只是将其作为一个过渡手段,没有重视。一旦下一代光刻技术成熟,便毫不犹豫地抛弃浸入式光刻。

但寰宇公司不同。

汪工等精密仪器公司的研究人员。虽然使出浑身解数。但限于光学技术的制约。在光刻机上,总是落后于西方。

穷则变。变则通。

他们为了改进光刻精度。把所有可以利用的技术,都使用遍了。最后,经过反复研究。他们在不放弃光学研究地同时,将主要精力。都投入了浸入式光刻技术的研究,并于近期,取得了极大地成果。

他们开发出了全套地浸入式技术。

如折光率不同的液体,就从一点五五到二不等的多种浸入式液体材料。

而影响到光刻效果的液体泡沫、透光率、专用光刻胶等等相关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已经初步可以实用化。

精密仪器实验室,已经选定了一种特制液体,作为浸入式光刻技术地主要材料。

这种液体的折射率高达一点七。通过实验和技术手段改进,其透光率也完全可以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只要汪工等将光刻机改造成功。寰宇公司将马上得到两套一百四十五纳米超高精度的光刻机。只此一项,就可以让寰宇公司遥遥领先世界水平

寰宇公司也对这项成熟技术。进行了最严密的保护。

在国外热衷于更高精度开发光学镜片、而忽略浸入式光刻技术地时候,他们已经为此作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样,哪怕国外推出再先进地光刻机,他们也马上可以利用浸入式技术。超过对手。

而且,这种技术更大地优势在于成本。

新开发地光刻技术,还存在技术不成熟、良品率过低地情况。但寰宇公司所采用的浸入式光刻技术,依托地却是早已成熟的光刻机,在解决了一些液体材料方面的难题之后,其良品率,比新技术要高出数倍

他们只需要使用不同折射率的液体,就能得到不同精度的光刻机

汪工他们申请了一台超级计算机,用作设备改造专用。

他们对这台设备的每个部件,都分别建模,存储在计算机内,进行精确分析。

萧强虽然巴不得设备改造马上完成。但他也明白在这件事上急不得。没有搞清楚光刻机的内部结构,就贸然动手,很可能会破坏其精密构建,得不偿失。

他离开实验室,直接回到了办公室。

在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地球仪。他轻轻转动地球仪,在地球仪上。亚得里亚海边,找到了一个小小的彩色斑块。

这个彩色斑块代表着一个小国家,在九二年以前,这个国家还不存在。

但现在,它已经被全世界所认可。并光明正大地在地球仪上,被标注出来,以和周边国家区分开来。

这个国家。名叫克罗地亚。

如果说萧强用手段搞到两台目前先进的光刻机,目的是为了现在解决数字化单兵装备大批量生产。那么,他正在克罗地亚实施的“奠基石”计划,则关乎着寰宇公司未来地发展。

这项计划展开已经一年多了,经过前期的诸多伪装、准备。才正要进入高潮阶段。

时间推回到一九九五年三月,克罗地亚海滨城市普拉。

人类历史在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生了自二战以来最影响世界格局的巨大变化。东欧如多米诺骨牌般的倒向西方,宣告了苏联势力的彻底瓦解,也将那个庞大地帝国。引向了内部纷争,陷于分裂的边缘。

在这一连串变动中,南斯拉夫成为了欧洲势力角逐的最终受害者。

曾经被铁托强腕统治,捏成的一个整体,轰然倒地。

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亚先后退出南斯拉夫联盟,宣布独立。在欧洲各国地推波助澜下,南斯拉夫只能眼睁睁看着昔日地兄弟,一个个离它而去。由自治联邦,变成和它平起平坐的邻国

克罗地亚从名叫南斯拉夫的这块蛋糕上,分到了五万多平方公里。

其中。包括大片地森林、石油、天然气、铝等自然资源,自然是心满意足。不过。虽然分到了包括南斯拉夫主要工业区在内地不少家产。但克罗地亚的工业依然不景气。落后于西欧的生产设备,东欧的持续震荡,都让他们的工业受到巨大冲击。

在三月中旬地这一天,一辆凯迪拉克房车。后面跟着一辆奔驰,缓缓地驶向普拉郊区的一座大型机械厂,在它的门口停了下来。

工厂地警卫羡慕地看着这辆豪华轿车。不知道是哪位新近爆发的富豪。不敢怠慢。连忙上前询问。

驾驶室的自动车窗降下,露出了一张东欧人的脸。

司机带着一副墨镜。用克罗地亚语傲慢地向警卫说道:“我们老板是美国人。想要在克罗地亚投资。听说你们是这里最大的重型机械厂,他决定过来考察。如果确实不错,他决定将其购买下来”

警卫一听。是美国人,立刻肃然起敬。

克罗地亚地安全。也就全靠美国为首的维和部队,震慑了南斯拉夫,才得以生存。对于他们来说,美国人就是如同上帝一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