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79(1 / 2)

荣寿公主在宫中地位尊崇,整个皇家中人也唯有她可以直面慈禧太后,为人也是八角玲珑,接到谭钟麟的银票之后也未曾推辞,就简单的道谢收下来了。

也许正应了老头子对卖官鬻爵高层的分析,从慈禧太后到庆王奕匡再到底下的诸如周荣曜之辈,他们之间都是有一定利益分配关系的。当三天后老头子收到陈飞在广州发来的电报,依据周荣曜的供述,他在香港汇丰银行中提出了四百五十万两白银,已经转送到广州两广总督府衙。

老头子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去颐和园向慈禧太后禀告了此事,并且还煽风点火地说道:“庆王奕匡在英人汇丰银行中的存款恐怕不过是狡兔三窟中之一,其余存款所在处实难估计”

这句话的潜台词便是周荣曜不过是庆王奕匡的一个包衣奴才而已,他虽是庆王的心腹之一,但却未必能够掌握更多的庆王奕匡存在外国人那里的所有存款账户,现在所查出来的四百五十万两白银存款,很可能是只露出了冰山的一角。

也许是查出庆王奕匡的贪污受贿的金额巨大,惹起了众多清流官员的不满,加上前一段时间卫汝贵贪墨军饷一事,很快清流调转枪口瞄准了庆王奕匡,各种弹章纷至沓来,堆满了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桌面。不过从宫里面传出来的消息,庆王奕匡亦通过其福晋和太监二总管崔玉贵在慈禧太后面前吹风,对此谭钟麟只是老神在在地笑了笑。

奕匡在汇丰银行的存款被查出来证实之后的第四天,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下诏革去庆王奕匡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与海军衙门大臣等一切职务,交由宗人府来看管,并由两广总督谭钟麟来负责彻查庆王贪墨一案;军机领班礼亲王世铎来暂时兼任奕匡留下来的空缺。诏书措辞严厉,处置庆王奕匡的力度也非常大,诏书一出天下清流都各自为之一振,翁同龢亲自到谭钟麟府邸祝贺。

不过就在朝廷上下关注庆王奕匡倒台的时候,六月二十五日北洋水师和日本舰队在距宁波以东三百公里外的南大洋中展开激战李鸿章在沿途密切监视得到从法国返回的日本主力战舰桥立舰的行踪后,派出北洋水师前去拦截,终于在南大洋之处与正在为其护航的日本舰队相遇,双方即刻展开激烈的海战。

南大洋就是谭延闿所熟知的东海,北洋水师以定远为旗舰,致远、经远、靖远、来远、广乙、扬威七舰,外加两艘鱼雷艇福龙艇和左一艇。与日本舰队以松岛为旗舰,吉野、浪速、高千穗、秋津洲、比睿、西京丸外加桥立舰共八艘战舰展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场大规模蒸汽铁甲舰之间的大海战。整个战斗持续四个小时,日本舰队倚仗航速优势率先撤离战场,北洋水师尾随攻击未果后就近返回上海略作修整后正在返回刘公岛的海上。

当谭延闿得到中日南大洋海上大战消息后,第一反应便是这“南大洋之战”完全就是历史上黄海大东沟海战的翻版,历史上的大东沟海战应该是不会出现了这场大海战到底是不是和历史上大东沟海战对应,谭延闿并不是很关心,毕竟中日两国在三月份就开始在牙山海战相互开火,随即两国宣战,这比历史上要早太多,现在由于北洋水师半路截杀桥立舰而引发的大海战也就不足为奇了。

令谭延闿非常庆幸的是北洋水师并没有重蹈历史的覆辙,至少在战果上来看还是说得过去的日本舰队高千穗、松岛、比睿三舰被击沉;北洋水师经远、来远、广乙、扬威四舰在战斗中沉没,鱼雷艇福龙艇在海战中因为偷袭吉野未果,在发射四颗鱼雷皆未命中撤退时被浪速击沉,靖远舰战斗中受损十分严重,在撤退的时候动力系统发生严重故障,被定远拖拽回上海。

整个大战日本和北洋水师是三比四在数量上略胜一筹,可是谭延闿却知道这个战绩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了,他在北洋幕府中待过一段时间,对于所关注的甲午海战自然是不会放松,中日两国战舰的数据他也是倒背如流。如果从数据上看,北洋水师这次战斗吃亏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是一场胜利高千穗和松岛都是日本舰队的绝对主力战舰,仅这两艘战舰的排水量加在一起就已经超过北洋水师的四艘沉没战舰的总吨位了,而且这两艘日本战舰上所搭载的舰炮无论是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要比北洋水师的四艘沉舰要厉害得多。

这场海战再一次的应证了北洋水师的厚装甲、高攻击力,而日本海军似乎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应证了击败北洋水师的办法经远、来远和受伤沉重的靖远舰都是高千穗和浪速的战果。这两艘日本主力战舰上装备的260毫米火炮对北洋水师主力战舰的厚装甲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海战中多次击穿北洋水师除定远舰之外其他战舰的装甲,开战不到一个小时两舰合力围攻靖远舰,致使经远舰成为此次海战中第一艘被击沉的战舰。

这两艘姐妹舰在海战中几乎是压着北洋水师舰队打,在战斗中出尽了风头,好在定远舰的一枚305毫米炮弹击中了高千穗的要害,在海上行动缓慢,随后被致远和来远围攻,被击中十三发210毫米炮弹,在海上动弹不得,最终被赶上来北洋水师速度最快的左一鱼雷艇释放鱼雷所击沉,但来远舰也被浪速主炮攻击,被击中二十三发260炮弹,最为致命的是其中一发击穿装甲命中弹药舱引发大爆炸,管带邱宝仁和一百四十名水手阵亡,和高千穗差不多同时沉没。

第七十八章 燃烧

至于松岛和桥立舰上的320毫米主炮在海战中的作用非常有限,威慑多过于实用在四个小事的战斗中,这两门日本当之无愧的最大口径舰炮仅发射了五次,无一命中。不是它们不想开炮,而是这两门主炮几乎不能转动,日本海军的命中率完全是靠火炮数量和发射速度给堆上去的,但是这两门主炮的发射是需要极佳的战斗时机,它们靠所搭载舰船运行轨迹来完成瞄准射击,不要说是日本海军,就是公认的海军素质最高的英国海军使用这样的主炮也是一样的。至此通过两次海战的战斗经过,北洋水师和日本舰队都看清楚了这三景舰上倚为长城的320毫米舰炮是在摆样子、吓唬人的,在海战中炮塔不能够自由转动发射,再大的口径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