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6(1 / 2)

飞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让秦非继续。秦非拿起那方砚台,细看上去,这方古砚石质优良,莹润细密,屈指敲击两下,有很清脆的声音,摸上去与婴儿皮肤相若,当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歙砚无疑

歙砚产于安徽省婺源歙县一带,其中尤以婺源龙尾山所出的歙石最佳,南唐中主李景就曾经将歙砚,澄心堂纸,李廷墨称作天下之冠,不能说没有道理。

而俞正飞这方砚台,奇峰耸立,山水相依,上有铭文,“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雷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才一看完,秦非是倒吸一口凉气,这方砚台如果是真品,那可真是称得上国宝了

南唐后主,一代词人李煜曾经有一方名砚,叫做“砚山”,是当时的砚务官李少微的作品,被李后主视为至宝这方传奇名砚的经历还不止如此,宋代时候,这方“砚山”还落在了大书画家米芾手上,米芾为它作铭,就是上面那三十个字后来米芾用这方砚台和友人交换了一座豪宅,传说千年

秦非深明这其中的典故,把这方砚台看了又看,基本确定了这应该是南唐时代的砚台无疑,那么就很有可能就是李煜那方传奇名砚,此外这上面的铭文与米芾的书法特点基本吻合。秦非此时心里已经有七分肯定这确实就是那方“砚山”说到价值,这方砚台的材质不用说,是歙砚里最为知名的龙尾金星砚,此外做工也是南唐甚至整个歙砚制作历史上最为知名的雕工李少微,后来他的后人还赠送过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一方歙砚,东坡甚至作了一诗赞扬它,这也可以佐证李少微的名声之盛,手艺之高。另外,这方砚台里蕴含的历史典故和内涵才是它价值连城的最重要的原因,与他关联的两个文人都是千古英才,李煜的传奇在于他是一个做文人的皇帝,谁又敢说他那些传世名篇不是正好用了这方“砚山”写出来的至于米芾,作为一个书法家,与砚台更是息息相关,如此一来,这方“砚山”可能“参与”了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米芾的研山铭帖

有时候文物古玩只需要那么一个似是而非的噱头就足以让它的身家百倍激增,更何况这还是有史料记载的确凿之物

“姥爷,这方砚山”秦非虽然基本肯定,但还是满怀希冀地望向俞正飞,希望听到一个肯定的回复

第十二章一个诱人的想法

俞正飞接过秦非手里的“砚山”,抚了一遍,才开口确实了秦非的判断,“小非知道的可不少啊这就是李后主那方歙砚,一千多年流传下来,不容易啊”

秦非从俞正飞这里得了准话,望向“砚山”的眼光都变了,这可真是绝代珍宝

“呼”秦非实在没有想到俞正飞这间不起眼儿的书房里,在遭受了特殊时期的洗劫之后,还能前有罕见的明代官造紫檀书桌,后有侍奉两代文豪的绝代名砚“砚山”只此两样,怕是连故宫博物院那些老学究都要眼红

“姥爷,这两件国宝都能留存下来可真不容易。”秦非长出了一口气,终于咽下了这份震撼,随即对这方歙砚又细细地看去,歙砚以雕工见长,山水自然,不着痕迹。嘴里却是自然而然的感叹起来,这时候的秦非在俞正飞眼里实在不是一个八岁的孩子了,几乎就和他那些老头子朋友差不多了。

“是啊,这方砚山历时一千余年,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朝代更迭,看过了多少兴衰荣辱,能留存到今天,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俞正飞嘘叹一句,把话题扯开去,“小非,我不知道你怎么能知道这许多的东西,但是这终归是件好事,另外”说到这里,俞正飞略略有些迟疑。

“你先前说的从事文物事业,是真有心么”

秦非放下“砚山”,望向俞正飞,神色极为诚恳,“姥爷,小非喜欢这些老古玩意儿绝对是真的,也愿意去为它们做些什么,虽然我不能保证以后会不会做这一行,但是终此一生,不会放下,也放不下这个,我却是能保证的”

这算是“表白”了,俞正飞的睿智,秦非丝毫不怀疑,把话与他挑明白了,日后行事,就可以展开手脚了。到时候俞正飞就是一堵大墙,为秦非挡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注。

“恩,那你,现在有些什么想法没有”俞正飞这一问,倒也没有期待能得到什么回应,毕竟两人这话才说开,秦非也没有时间去理会思考这个才是。

不过秦非低头理了理思路,也不管俞正飞惊异的眼神,顾自说起来了,“我觉得咱们国家现今最主要的就是文物的抢救,特殊时期期间许多珍贵的文物都被毁了扔了,毁了的,我们也没有办法了,那些个被丢到一边儿上的,我觉得应该马上组织文物部门进行抢救性收回而且应该充分认识到文物的价值,防止文物被贱卖到国外去。”其实秦非对这个也并不太懂,只是由前世的一些见闻提出了这些看法。

据他所知,前世北京的某文物部门,举办了一个青铜器的展览,那些个精美的青铜器全都是废品堆里找回来的。不过这事儿让秦非印象深刻的原因还不止如此,秦非小时候家里边上就是废品站,他也常去玩儿,后来他的一样叫很多人眼热的藏品,一套八十六本的小人书,就有绝大多数是从那个废品站里翻出来的。见着这个展览的时候,秦非心底别提多悔了,当初要是搬几本大书回去,指不定就是孤本善本,要是搭上个名人,立马就是天价

至于贱卖文物,那就格外让人心疼了,八十年代中后期,许多的文物都是用集装箱装着被卖到国外去。简直是中国文物界的耻辱和不可痊愈的伤痛

俞正飞听了这话,却是陷入了思考,秦非这几个建议没什么好想的,都是金玉良言,他想的是自己,连自己的小外孙的觉悟都没有,确实十年浩劫给自己给身边人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是这跟那些亟待保护的文物有什么关系呢作为一个从事了一辈子文物工作的老人,在这个时代不挺身而出,难道真等日后被子孙戳脊梁骨么

秦非看着俞正飞怔怔不语,脸色也变化不停,肯定是挣扎于什么事,他还以为是为了要不要施展影响力去促成这件事呢,却没有想到俞正飞是在自己的后半辈子考量呢

“姥爷”秦非轻轻喊了一声,虽然他不愿意勉强自家姥爷,但是这件事关系太多的文物宝贝,秦非还是希望能够促成的。何况他还知道这以后并没有特殊时期那种事情生了,做这件事情对俞正飞不管是延展他自己对文物工作的爱好,还是赢得千古之名,都是有益的

俞正飞这时候也作了决定了,看向秦非的目光也变得轻松了许多,秦非甚至能感觉出眼前呃姥爷一扫暮气,格外有精神起来,“小非,你下午陪我去见一个爷爷,我们跟他说说这事”

成了秦非一阵惊喜,“好”

“那十年把你姥爷的胆子吓小了,还是小非一言惊醒梦中人啊,趁着还能走得动,姥爷也该多做一些事了。”俞正飞好像是在跟自己说话,扶着紫檀木的书桌。还没等秦非对这个决定表示惊喜,俞正飞又转过头来望着秦非说道:“小非这件事情做的好,这事要是做成了,你可是有大功德的。这种利国利民的大事,你要是有能力,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都应该多做,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