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93(1 / 2)

逐王刘冥的领地为两道。各道长官由诸部落首领兼任。

田豫说:“汉北郡凡牵扯到诸部落利益或者诸部落之间的事情,都由汉北郡太守召集二十五个大小王共议处理。另外,在落日原大战阵亡的部落小王恒祭、心狐、骆驼,还有在早期大战中阵亡的九羊皮、斩马等小王,都由他们的后人继承小王位。这事我已经派人去办了。”

“国让,湟中羌的九羊皮、斩马和骆驼的后人,你务必要派人到西凉湟中把他们接出来。”李弘嘱咐道。

“大人放心,我会办妥的。几位小王的后人一旦接到汉北郡,我立即禀报大人。”

田豫又介绍了一些具体的治理之策,比如农、牧货物互换,互市的地点和开市时间,选派藩属和归属胡族诸部首领的子女到晋阳大学堂学习等等。

李弘非常满意,夸奖了几句,然后说道:“国让,有关筹建漠北都护府的事,我们回头再议议。议好后你写个奏章,等我回到金雪原向朝廷报捷的时候,随同报捷文书一起送到洛阳。有关汉北郡的治策,你直接上奏朝廷吧。至于具体的内容,十二月初的时候,我们召集诸部大小王、左贤王、日逐王,还有鲜卑三部大人共议。有些事情我们还是坐在一起商议的好,大家都满意不是更有助于大漠稳定吗”

田豫连声答应。

“现在北疆的仗算是打完了,北疆大军如何驻防,漠北都护府和汉北郡的边军铁骑如何组建,这些事都要尽快定下来。”李弘看看帐内众人,颇为动情地说道,“我从卢龙塞开始,最早是带着我们自己的铁骑征战,但后来我们自己的铁骑越打越少,我就带着胡族铁骑四处征战,打到今天,竟然只剩下了两万铁骑。北疆大军不能没有铁骑,不能没有胡族铁骑,但更不能没有汉人铁骑,所以,我们要尽一切力量组建自己的铁骑。我希望十年后,在大漠上纵马驰骋的是五万汉人铁骑,而不是五万胡族铁骑,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公定已经拟订了一个北疆驻防之策。”鲜于辅从案几上拿出一卷文卷递给李弘,“公定认为北疆驻防兵力至少要八万。这个数字和大人早期的预测差不多。”

李弘展开细看。朱穆认为,由于北疆未来几年的主要事情是屯田赈济,所以军资必然匮乏,要想在边塞保留十万以上的大军根本不可能。但考虑到大漠初定,北疆尚需保留强大武力以做威慑,因此他建议至少保留三万铁骑,五万步卒共八万大军。一万铁骑、两万步卒在阴山以南,铁骑以黑豹义从营和度辽营为主力。两万铁骑、三万步卒在大漠,铁骑以风云铁骑营为主力。其余五万步卒分驻常山、晋阳和河东三地,一边屯田,一边驻军,这样可以节约部分军资。

朱穆在书中还对战时征募胡族铁骑,完善军屯,筹建牧马苑,整训军备,修葺关隘等事做了详细说明。另外,他提出要收回晋阳和河东军械作坊,改由车骑大将军府专制一事引起了李弘的注意。现在晋阳和河东两地的军械作坊分别由长安徐陵和河东卫阀控制,朱穆说,他已经数次接到这两人私卖军械的消息了。如果将来弩炮、抛石车这样的重型军械也被他们私自卖了出去,那可就危及到大汉社稷了。

李弘把朱穆的文书递给了徐荣,“子烈,这个河东卫阀和长安徐陵是不是对北疆的威胁越来越大了”

第五节

十一月初,洛阳。

车骑大将军府长史李玮奉天子旨,急赴洛阳入宫见驾。尚书恒阶迎于北城夏门之外。

恒阶三十岁左右,中等身材,白面短须,一双眼睛清秀有神,说话时带着浓厚的南方口音,言辞神态之间颇为恭敬。李玮和他互相寒暄一番后,随即坐上马车进城。

李玮觉得现在洛阳的官换得太快了,一批又一批,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自己刚刚离开京城才一个多月,尚书台的尚书就出现新面孔了。恒阶对李玮好象非常了解,上车就恭维了一番。李玮谦让了几句,然后笑着问道:“我九月离开京城的时候,在尚书台还没有看到大人。大人是刚刚到任的吗”

“我是上个月到京的。”恒阶拱手笑道,“长沙府的孙大人把我举荐给了朱俊大人,然后朱俊大人又把我举荐给了天子”

李玮一愣,接着高兴地说道:“你是长沙人这么说你我还是同门怪不得尚书台派你来接我,原来你我竟是同门”他急忙站起来重新给恒阶行礼,恒阶连道不敢,也站起来还了一礼。两人之间的距离霎时拉近了。李玮问了一下恒阶的情况,这才知道他是长沙临湘人,是长沙名士。

“这是孙大人让我带给你的书信。”恒阶从怀内掏出一个绢制的锦囊递给李玮,“孙大人说,如果仲渊有空,一定要携夫人南下到长沙去玩玩。”

“文台还有书信给我”李玮惊喜地问道,“伯绪兄,文台怎么知道你会在洛阳碰到我”

“孙大人说,远征大漠成功与否的关键是粮饷,而现在洛阳政局不稳,粮饷随时都有可能断绝,所以仲渊一定会在洛阳。”

李玮听到“粮饷”几个字,心情顿时差了许多。他一边小心收好孙坚写给他的书信,一边担忧地问道:“伯绪兄,陛下急召我入京,是不是为了远征大军粮饷的事”